一种垃圾分类流转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443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分类流转屋,涉及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屋体,所述屋体上开设有多个垃圾投放口,所述屋体内设有垃圾桶换桶机构,所述垃圾桶换桶机构与垃圾投放口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所述垃圾桶换桶机构包括若干个支撑座以及调整装置,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垃圾桶,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称重器,所述称重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调整装置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器上,所述屋体的一侧设置有垃圾桶收集门,且所述屋体内设置有输送线,所述输送线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垃圾桶堆满时自动及时更换垃圾桶,方便后续的垃圾投放,具有提高其使用便捷性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分类流转屋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回收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垃圾分类流转屋。

技术介绍

[0002]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552625U,公告日为2017.10.1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垃圾屋,包括屋体,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屋体的前侧壁开设有投料口、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盖设于所述投料口的盖板及驱动所述盖板打开或关闭的驱动机构,所述屋体内设有垃圾桶及检测所述垃圾桶内垃圾容量的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所述垃圾桶的设置位置与所述投料口的设置位置相适配,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驱动机构及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电连接。
[0003]使用者携带垃圾靠近屋体后,自动化打开投料口,使得垃圾投放至垃圾屋内的垃圾桶上,投递完成后关闭投料口,从而方便集中收集垃圾,并防止垃圾裸露在外。但是垃圾桶的容量有限,不断投放将堆满垃圾桶,若不及时进行更换,将影响后续的垃圾投放,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分类流转屋,能够在垃圾桶堆满时自动及时更换垃圾桶,方便后续的垃圾投放,具有提高其使用便捷性的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垃圾分类流转屋,包括屋体,所述屋体上开设有多个不同类别垃圾的垃圾投放口,所述屋体内对位于垃圾投放口的位置处设有垃圾桶换桶机构,所述垃圾桶换桶机构与垃圾投放口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所述垃圾桶换桶机构包括若干个支撑座以及驱动各个支撑座交替对位于垃圾投放口处的调整装置,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垃圾桶,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用于称量垃圾桶内垃圾重量的称重器,所述称重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调整装置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器上,所述屋体的一侧设置有垃圾桶收集门,且所述屋体内设置有用于将垃圾桶自屋体朝垃圾桶收集门外进行输送的输送线,所述输送线位于垃圾桶换桶机构远离垃圾投放口的一侧,所述输送线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器上。
[0007]进一步设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流转线以及用于驱动流转线流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流转线呈环状分布,且所述流转线两端分别对位于垃圾投放口与输送线上,并形成为垃圾投放端与垃圾桶出料端,多个所述支撑座均匀设置于流转线上。
[0008]进一步设置:所述垃圾投放口与输送线对位于流转线的位置处均用于感应支撑座到位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器上。
[0009]进一步设置:所述屋体位于垃圾桶出料端远离输送线的一侧设置有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用于推动垃圾桶由垃圾桶出料端转移至输送线上,所述支撑座上对称设置有限位条,所述垃圾桶放置于两限位条之间,所述垃圾桶出料端处的限位条的延伸方向朝垂直
于输送线的方向设置。
[0010]进一步设置:多个所述垃圾投放口分别设置为厨余垃圾口、可回收垃圾口、有害垃圾口以及其他垃圾。
[0011]进一步设置:所述屋体外壁上设置有标识板,所述标识板对应于不同的垃圾投放口处设置有若干个相应垃圾的种类标识。
[0012]进一步设置:所述垃圾投放口处铰接有封盖,且所述封盖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不受力时所述封盖将垃圾投放口封住,所述垃圾投放口设置有朝垃圾桶开口延伸的导料板。
[0013]进一步设置:所述屋体上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设置有用于过滤气体的除臭过滤器。
[0014]进一步设置:所述屋体内布设有送水管路,所述送水管路的一端连接于供水端,另一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屋体外设置有洗手台,所述洗手台上设置有洗手龙头,所述出水管与洗手龙头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6]1、通过多个垃圾投放口供不同类别的垃圾投放,并利用称重器称量垃圾桶的重量变化,以判断垃圾桶是否满载,从而由控制器控制调整装置启动,切换支撑座以及垃圾桶,自动及时更换垃圾桶,方便后续的垃圾投放,具有提高其使用便捷性的效果;
[0017]2、通过设置的输送线,管理人员在对垃圾屋内装满垃圾的垃圾桶进行回收时,将装有垃圾的垃圾桶放置于输送线上,即可通过输送线传送至垃圾桶内收集门处,打开垃圾桶收集门,即可进行垃圾回收,方便管理人员集中收集处理;
[0018]3、通过设置的推动气缸,能够在装满垃圾的垃圾桶随流转线转移至垃圾桶出料端时,将垃圾桶直接推入输送线上,方便自动化转移垃圾桶,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0019]4、通过设置的标识板,有利于垃圾投递者了解垃圾类别,从而打开对应的垃圾投放口进行投递,提高垃圾分类回收的准确性与便捷性;
[0020]5、通过设置的洗手台与洗手龙头配合,方便垃圾投递者使用洗手龙头进行洗手,使得垃圾投递后及时进行清洁,无需去其他地方寻找水源洗手,提高使用的卫生性以及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垃圾分类流转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垃圾分类流转屋剖开后俯视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4为垃圾分类流转屋部分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25]图中:1、屋体;2、垃圾投放口;21、厨余垃圾口;22、可回收垃圾口;23、有害垃圾口;24、其他垃圾口;3、垃圾桶换桶机构;31、支撑座;311、限位条;32、调整装置;321、机架;322、流转线;3221、垃圾投放端;3222、垃圾桶出料端;323、驱动电机;4、垃圾桶;5、称重器;6、控制器;7、垃圾桶收集门;8、输送线;9、传感器;10、推动气缸;11、标识板;12、封盖;13、扭簧;14、导料板;15、通风口;16、除臭过滤器;17、送水管路;18、出水管;19、洗手台;20、洗手龙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参照图1至图4对垃圾分类流转屋做进一步说明。
[0027]一种垃圾分类流转屋,如图1所示,包括屋体1,在屋体1上开设有多个不同类别垃圾的垃圾投放口2,垃圾投放口2处铰接封盖12,且封盖12的外壁上设置有供使用者打开封盖12的把手,以便于打开垃圾投放口2进行垃圾投放,其中,多个垃圾投放口2分别设置为厨余垃圾口21、可回收垃圾口22、有害垃圾口23以及其他垃圾,以便于进行分类收集垃圾。
[0028]如图1所示,在屋体1外壁位于垃圾投放口2上方的位置处设置有标识板11,标识板11对应于不同的垃圾投放口2处设置有若干个相应垃圾的种类标识,如厨余垃圾口21处为各种厨余垃圾的标识,以便于垃圾投递者辨识对应的垃圾种类,并投递至对应的垃圾投放口2处,有助于垃圾分类回收。
[002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屋体1内对位于垃圾投放口2的位置处设有垃圾桶换桶机构3,垃圾桶换桶机构3与垃圾投放口2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垃圾桶换桶机构3包括若干个支撑座31以及驱动各个支撑座31交替对位于垃圾投放口2处的调整装置32,支撑座31上设置有垃圾桶4,通过调整装置32调整各个支撑座31的位置,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分类流转屋,包括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屋体(1)上开设有多个不同类别垃圾的垃圾投放口(2),所述屋体(1)内对位于垃圾投放口(2)的位置处设有垃圾桶换桶机构(3),所述垃圾桶换桶机构(3)与垃圾投放口(2)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所述垃圾桶换桶机构(3)包括若干个支撑座(31)以及驱动各个支撑座(31)交替对位于垃圾投放口(2)处的调整装置(32),所述支撑座(31)上设置有垃圾桶(4),所述支撑座(31)上设置有用于称量垃圾桶(4)内垃圾重量的称重器(5),所述称重器(5)连接有控制器(6),所述调整装置(32)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器(6)上,所述屋体(1)的一侧设置有垃圾桶收集门(7),且所述屋体(1)内设置有用于将垃圾桶(4)自屋体(1)朝垃圾桶收集门(7)外进行输送的输送线(8),所述输送线(8)位于垃圾桶换桶机构(3)远离垃圾投放口(2)的一侧,所述输送线(8)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器(6)上;所述调整装置(32)包括机架(321)、设置于机架(321)上的流转线(322)以及用于驱动流转线(322)流动的驱动电机(323),所述流转线(322)呈环状分布,且所述流转线(322)两端分别对位于垃圾投放口(2)与输送线(8)上,并形成为垃圾投放端(3221)与垃圾桶出料端(3222),多个所述支撑座(31)均匀设置于流转线(32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流转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投放口(2)与输送线(8)对位于流转线(322)的位置处均用于感应支撑座(31)到位的传感器(9),所述传感器(9)与控制器(6)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23)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器(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玉儒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鑫雷发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