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翻式垃圾收集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9608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6:57
本申请公开了后翻式垃圾收集车,涉及垃圾车的领域,其包括车身、车厢和顶升机构,所述车厢的后侧壁与所述车身铰接,所述顶升机构用于顶升所述车厢,所述顶升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车身连接,所述顶升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车厢的后端连接,所述车厢连接所述顶升机构的部位低于所述车厢连接所述车身的部位。本申请中顶升机构只需要顶升较小距离,即可使车厢翻转较大的角度,有利于提升车厢顶升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垃圾车的领域,尤其是涉及后翻式垃圾收集车


技术介绍

1、垃圾收集车用于装卸运输市政垃圾,垃圾收集车包括车头、车身、车厢和液压顶升机构,垃圾收集车的车厢收集完垃圾后,需要利用液压顶升机构将车厢靠近车头的部位向上顶起,使垃圾从车厢内倒出。

2、现有技术中垃圾收集车的液压顶升机构一般用来顶升车厢的中部或前部,因此,液压顶升机构所需的顶升行程较长,使得车厢的顶升速度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垃圾收集车的卸除垃圾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垃圾收集车顶升机构的顶升行程较长,影响车厢顶升和复位速度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后翻式垃圾收集车。

2、本申请提供的后翻式垃圾收集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后翻式垃圾收集车,包括车身、车厢和顶升机构,所述车厢的后侧壁与所述车身铰接,所述顶升机构用于顶升所述车厢,所述顶升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车身连接,所述顶升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车厢的后端连接,所述车厢连接所述顶升机构的部位低于所述车厢连接所述车身的部位。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厢铰接车身的部位以及连接顶升机构的部位均位于车厢的后端,当顶升机构向上顶升车厢时,顶升机构与车厢的旋转中心之间的力臂尺寸较小,因此,顶升机构只需要顶升较小距离,即可使车厢翻转较大的角度,有利于提高顶升机构顶升车厢以及带动车厢复位的速度,从而提高垃圾收集车卸出垃圾的效率。再者,顶升机构行程缩短后,有利于减少顶升机构在使用中出现挠曲变形的情况。

5、可选的,所述车厢的后侧壁倾斜设置,所述车厢的后侧壁的内表面倾斜朝上设置,所述顶升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车厢的后侧壁铰接,所述顶升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身铰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厢的后侧壁倾斜设置,当顶升机构顶升车厢时,顶升机构的顶升方向与垃圾箱后侧壁之间的位置关系较为接近垂直状态,有利于使顶升机构能够更为省力地将车厢向上顶起。

7、可选的,所述车厢的后侧壁倾斜设置,所述顶升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所述顶升机构远离车身的一端与车厢的后侧壁之间连接有滑移组件,所述滑移组件包括滑轨和滑块,所述滑轨与所述车身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沿所述车厢的后侧壁的倾斜方向设置,所述滑块与所述顶升机构铰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顶升机构顶升车厢的过程中,顶升机构下端位置保持不变,顶升机构上端与车厢之间的相对位置出现变化,顶升机构与车厢之间通过滑移组件连接,能够适应顶升机构与车厢之间位置变化。

9、可选的,所述车身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车身,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车厢的底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厢向上抬起后,利用支撑杆辅助支撑车厢的重量,可以减轻顶升机构的负荷,有利于保护顶升机构。

11、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车身铰接,所述车厢的底部设有供所述支撑杆远离铰接端的一端插接的插接筒;所述车身设有用于承托所述支撑杆的承托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杆未使用状态下,将支撑杆旋转至受承托件承托的状态,实现对支撑杆的收纳;当需要使用支撑杆时,向上旋转支撑杆,使支撑杆远离铰接端的一端插入插接筒内,使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受到定位,从而使支撑杆能够发挥支撑车厢的作用。

13、可选的,所述支撑杆远离铰接端的一端设有弧面,所述弧面的曲率中心线方向沿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设置,当支撑杆支撑车厢时,所述弧面同时抵接所述插接筒的内壁和所述车厢的底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支撑车厢时,支撑杆通过弧面同时抵接插接筒和车厢的底部,有利于减少支撑杆与车厢和插接筒抵接状态下的压强。

15、可选的,所述插接筒的外侧壁与所述车厢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插接筒远离所述顶升机构的一侧。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杆支撑车厢时,支撑杆的支撑力主要直接于车厢,另外部分支撑力通过插接筒的筒壁和加强筋间接作用于车厢,从而有利于提高支撑杆与车厢之间实际的作用面积,有利于保护车厢的底部结构

17、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插接筒的内腔与所述支撑杆适配,所述插接筒靠近靠近所述顶升机构的内侧壁设有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伸出所述插接筒的下开口,所述金属弹片用于抵接所述支撑杆的侧面,当所述支撑杆支撑车厢时,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倾斜朝向顶升机构。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使支撑杆插入插接筒,需要通过顶升机构将车厢顶升至高于车厢实际受支撑杆支撑时的高度,接着再将支撑杆向上旋转,直至拨开弹片,并越过弹片,然后将支撑杆地靠于弹片,接着将顶升机构缓慢回退,使插接筒逐渐套接支撑杆的顶部,在此过程中弹片对支撑杆与套筒之间的插接形成导向作用,从而无需人工扶住支撑杆,有利于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车厢铰接车身的部位以及连接顶升机构的部位均位于车厢的后端,当顶升机构向上顶升车厢时,顶升机构与车厢的旋转中心之间的力臂尺寸较小,因此,顶升机构只需要顶升较小距离,即可使车厢翻转较大的角度,有利于提高顶升机构顶升车厢以及带动车厢复位的速度。

21、2.车厢的后侧壁倾斜设置,当顶升机构顶升车厢时,顶升机构的顶升方向与垃圾箱后侧壁之间的位置关系较为接近垂直状态,有利于使顶升机构能够更为省力地将车厢向上顶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后翻式垃圾收集车,包括车身(2)、车厢(3)和顶升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3)的后侧壁与所述车身(2)铰接,所述顶升机构(4)用于顶升所述车厢(3),所述顶升机构(4)的一端与所述车身(2)连接,所述顶升机构(4)的另一端与所述车厢(3)的后端连接,所述车厢(3)连接所述顶升机构(4)的部位低于所述车厢(3)连接所述车身(2)的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翻式垃圾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3)的后侧壁倾斜设置,所述车厢(3)的后侧壁的内表面倾斜朝上设置,所述顶升机构(4)的一端与所述车厢(3)的后侧壁铰接,所述顶升机构(4)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身(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翻式垃圾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3)的后侧壁倾斜设置,所述顶升机构(4)的一端与所述车身(2)固定连接,所述顶升机构(4)远离车身(2)的一端与车厢(3)的后侧壁之间连接有滑移组件(9),所述滑移组件(9)包括滑轨(91)和滑块(92),所述滑轨(91)与所述车身(2)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滑轨(91)的长度方向沿所述车厢(3)的后侧壁的倾斜方向设置,所述滑块(92)与所述顶升机构(4)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翻式垃圾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2)设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车身(2),所述支撑杆(5)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车厢(3)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翻式垃圾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的一端与所述车身(2)铰接,所述车厢(3)的底部设有供所述支撑杆(5)远离铰接端的一端插接的插接筒(6);所述车身(2)设有用于承托所述支撑杆(5)的承托件(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翻式垃圾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远离铰接端的一端设有弧面(51),所述弧面(51)的曲率中心线方向沿所述车身(2)的宽度方向设置,当支撑杆(5)支撑车厢(3)时,所述弧面(51)同时抵接所述插接筒(6)的内壁和所述车厢(3)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翻式垃圾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筒(6)的外侧壁与所述车厢(3)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筋(61),所述加强筋(61)位于所述插接筒(6)远离所述顶升机构(4)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翻式垃圾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插接筒(6)的内腔与所述支撑杆(5)适配,所述插接筒(6)靠近所述顶升机构(4)的内侧壁设有金属弹片(8),所述金属弹片(8)伸出所述插接筒(6)的下开口,所述金属弹片(8)用于抵接所述支撑杆(5)的侧面,当所述支撑杆(5)支撑车厢(3)时,所述支撑杆(5)的上端倾斜朝向顶升机构(4)。

...

【技术特征摘要】

1.后翻式垃圾收集车,包括车身(2)、车厢(3)和顶升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3)的后侧壁与所述车身(2)铰接,所述顶升机构(4)用于顶升所述车厢(3),所述顶升机构(4)的一端与所述车身(2)连接,所述顶升机构(4)的另一端与所述车厢(3)的后端连接,所述车厢(3)连接所述顶升机构(4)的部位低于所述车厢(3)连接所述车身(2)的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翻式垃圾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3)的后侧壁倾斜设置,所述车厢(3)的后侧壁的内表面倾斜朝上设置,所述顶升机构(4)的一端与所述车厢(3)的后侧壁铰接,所述顶升机构(4)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身(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翻式垃圾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3)的后侧壁倾斜设置,所述顶升机构(4)的一端与所述车身(2)固定连接,所述顶升机构(4)远离车身(2)的一端与车厢(3)的后侧壁之间连接有滑移组件(9),所述滑移组件(9)包括滑轨(91)和滑块(92),所述滑轨(91)与所述车身(2)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滑轨(91)的长度方向沿所述车厢(3)的后侧壁的倾斜方向设置,所述滑块(92)与所述顶升机构(4)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翻式垃圾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2)设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车身(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玉儒曾德耀郑泽彬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鑫雷发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