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母加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411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模具领域的一种螺母加工模具,包括下模具,下模具的上方放置有上模具,下模具的上表面开设有冷却槽,下模具的右侧放置有储液箱,下模具的正面安装有增压泵,增压泵的输出端贯穿下模具并延伸至下模具的内部,增压泵的输入端贯穿储液箱并延伸至储液箱的内部,通过设置有增压泵提供的吸力,能够将储液箱中提前储存的冷却液向外抽出,并排入冷却槽的内部,利用冷却液在冷却槽内部进行流动,能够快速吸收下模具内部的热量,从而能够带走浇注完成后螺母的热量,无需进行长时间的自然冷却,有效提高了模具对螺母的加工生产效率,避免不能快速降低模具和螺母的温度,导致加工周期过长,不便于人们对螺母进行大批量生产的问题。产的问题。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母加工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是一种螺母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在螺母的加工中也需要用到模具。
[0003]现有的螺母加工模具在使用时,不能够快速降低浇注完成后螺母的温度,需要长时间的自然冷却,才能使螺母彻底定型,严重影响了螺母的生产效率,不便于人们对螺母进行大批量生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螺母加工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母加工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螺母加工模具,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方放置有上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开设有冷却槽,所述下模具的右侧放置有储液箱,所述下模具的正面安装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贯穿下模具并延伸至下模具的内部,所述增压泵的输入端贯穿储液箱并延伸至储液箱的内部,所述储液箱的左侧面连通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外表面与冷却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箱的内侧壁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散热片。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和上模具的底面均开设有模具槽,所述上模具的内部开设有浇注槽,所述储液箱的上表面连通有加液管。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模具的底面安装有底板,所述储液箱的底面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底面安装有固定架。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上方放置有两个固定块,每个所述固定块的底面均与上模具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均安装有连接板。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柱,所述上模具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定位通孔,每个所述定位柱的顶端均贯穿每个定位通孔并延伸至上模具的上方。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液管的下方放置有两个稳固板,两个所述稳固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与增压泵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安装有两组稳定块,两组所述稳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下模具的正面和下模具的背面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增压泵提供的吸力,能够将储液箱中提前储存的冷
却液向外抽出,并排入冷却槽的内部,利用冷却液在冷却槽内部进行流动,能够快速吸收下模具内部的热量,从而能够带走浇注完成后螺母的热量,无需进行长时间的自然冷却,有效提高了模具对螺母的加工生产效率,避免不能快速降低模具和螺母的温度,导致加工周期过长,不便于人们对螺母进行大批量生产的问题。
[0015]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导液管配合冷却槽,能够将冷却槽内部的冷却液重新导入储液箱的内部,使其可以进行循环利用,有效节约了资源,避免无法对吸热完成的冷却液进行回收,造成不必要浪费和增加冷却成本的问题,通过设置有散热片配合储液箱,能够通过热交换的原理将储液箱内部冷却液中的热量置换出来,使冷却液始终保持低温,达到增加冷却性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中底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下模具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上模具剖视图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储液箱剖视图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下模具;2、底板;3、固定块;4、上模具;5、连接板;6、散热片;7、储液箱;8、固定架;9、冷却槽;10、模具槽;11、定位柱;12、浇注槽;13、定位通孔;14、导液管;15、稳定块;16、加液管;17、增压泵;18、稳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螺母加工模具,包括下模具1,下模具1的上方放置有上模具4,下模具1的上表面开设有冷却槽9,下模具1的右侧放置有储液箱7,下模具1的正面安装有增压泵17,增压泵17的输出端贯穿下模具1并延伸至下模具1的内部,增压泵17的输入端贯穿储液箱7并延伸至储液箱7的内部,储液箱7的左侧面连通有导液管14,导液管14的外表面与冷却槽9的内壁固定连接,储液箱7的内侧壁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散热片6。
[0023]其中,下模具1的上表面和上模具4的底面均开设有模具槽10,上模具4的内部开设有浇注槽12,储液箱7的上表面连通有加液管16,通过浇注槽12配合模具槽10,能够实现对螺母的浇注加工工作,利用加液管16能够方便人们补充冷却液,下模具1的底面安装有底板2,储液箱7的底面与底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底板2的底面安装有固定架8,利用底板2和固定架8,能够将下模具1进行固定,起到方便人们固定下模具1位置的作用,底板2的上方放置有两个固定块3,每个固定块3的底面均与上模具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固定块3的上表面均安装有连接板5,通过固定块3配合连接板5,能够将上模具4与升降设备相连接,起到方便人们进行安装使用的作用。
[0024]其中,下模具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柱11,上模具4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
定位通孔13,每个定位柱11的顶端均贯穿每个定位通孔13并延伸至上模具4的上方,通过定位柱11配合定位通孔13,能够增加上模具4和下模具1闭合时的精准度,起到增加螺母生产质量的作用,加液管16的下方放置有两个稳固板18,两个稳固板18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与增压泵1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利用稳固板18能够增加增压泵17的稳定性,起到增压泵17运行更加平稳可靠的作用,底板2的上表面安装有两组稳定块15,两组稳定块15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下模具1的正面和下模具1的背面固定连接,通过稳定块15能够增加下模具1与底板2的连接性,起到下模具1与底板2连接更加牢固的作用。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首先将增压泵17与电源相连通,然后利用固定架8固定好下模具1的位置,再将上模具4通过固定块3和连接板5与升降设备相连接,当需要使用模具生产加工螺母时,先将上模具4与下模具1相闭合,然后通过浇注槽12将金属融液倒入模具槽10的内部,浇注完成后,利用增压泵17提供的吸力,能够将储液箱7内部事先填充的冷却液抽出,并送入冷却槽9的内部进行流动,当冷却液在冷却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母加工模具,包括下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上方放置有上模具(4),所述下模具(1)的上表面开设有冷却槽(9),所述下模具(1)的右侧放置有储液箱(7),所述下模具(1)的正面安装有增压泵(17),所述增压泵(17)的输出端贯穿下模具(1)并延伸至下模具(1)的内部,所述增压泵(17)的输入端贯穿储液箱(7)并延伸至储液箱(7)的内部,所述储液箱(7)的左侧面连通有导液管(14),所述导液管(14)的外表面与冷却槽(9)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箱(7)的内侧壁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散热片(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母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上表面和上模具(4)的底面均开设有模具槽(10),所述上模具(4)的内部开设有浇注槽(12),所述储液箱(7)的上表面连通有加液管(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母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底面安装有底板(2),所述储液箱(7)的底面与底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炳强何志强曾潮李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人民标准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