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接骨板、人体的骨骼应变监测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407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外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科接骨板、人体的骨骼应变监测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其中,骨科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本体,接骨板本体的预设位置处由预设材质以预设方式制成,以感测其上的应变,输出应变信号;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应变信号,并将应变信号发送至预设终端,以基于应变信号得到人体骨折愈合期间骨折端的受力应变数据;封装体,封装体用于对接骨板本体和通信单元进行封装。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的材质及配套的传感器制备过程复杂、成本较高,从而不利于推广应用的技术问题。从而不利于推广应用的技术问题。从而不利于推广应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科接骨板、人体的骨骼应变监测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外科
,特别涉及一种骨科接骨板、人体的骨骼应变监测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骨折的术后愈合监测一直是骨科领域棘手的问题之一,传统的监测方式是通过X光平片或CT(Computer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方式进行,这种借助医学影像的方法具有随访率和采样频率低的问题,同时医学影像提供的信息是骨折断端愈合情况的间接反应,特别是在骨折愈合早期,能提供的信息比较有限,不能详尽地反映出骨折愈合的状态。根据应变理论,骨折断端的愈合组织,在愈合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弹性模量变化,对应的其分担的力学载荷逐步增加,骨植入物分担的力学载荷逐渐减少,从而引起骨科植入物产生相应的力学响应变化,因此可以通过对骨折植入物进行力学监测,从而监测骨折愈合的进程。
[0003]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应变传感监测方式:即将骨植入应变传感器件通过粘接、物理固定等方法附加在植入体上,通过接触式应变传感方式获得力学环境信号,实现对骨折端处受力应变情况的监测。然而,相关技术中骨科接骨板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钛合金材质,配套的传感器采用半导体工艺,制备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应用,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骨科接骨板、人体的骨骼应变监测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的材质及配套的传感器制备过程复杂、成本较高,从而不利于推广应用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骨科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本体,所述接骨板本体的预设位置处由预设材质以预设方式制成,以感测其上的压力,输出应变信号;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应变信号,并将所述应变信号发送至预设终端,以基于所述应变信号得到人体骨折愈合期间骨折端的受力应变数据;以及封装体,所述封装体用于对所述接骨板本体和所述通信单元进行封装。
[0006]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材质为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所述预设方式为辐照碳化方式。
[0007]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位置为所述骨折端对应的位置处。
[0008]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骨板本体包括中和板、支撑板、防滑板和桥接板中的至少一项。
[0009]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单元包括:在预设材质的表面形成的射频标签,以基于所述射频标签将由所述应变信号形成的射频信号传输至所述预设终端。
[0010]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装体为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一层派瑞林制得。
[0011]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人体的骨骼应变监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骨科接骨板,用于采集人体骨折愈合期间骨折端的应变信号;通信装置,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骨科接骨板的应变信号;以及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骨科接骨板的应变信号得到至少一位患者的受力应变数据。
[0012]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器,所述接收器包括至少一个天线,以在距离骨科接骨板预设距离内时,接收所述骨科接骨板的射频信号,并基于所述射频信号解析所述应变信号。
[0013]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人体的骨骼应变监测方法,其利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人体的骨骼应变监测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骨科接骨板,采集人体骨折愈合期间骨折端的应变信号;根据所述人体骨折愈合期间骨折端的应变信号得到至少一位患者的受力应变数据。
[0014]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的人体的骨骼应变监测方法。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基于不同的骨折或伤患位置,植入骨科接骨板,其中,接骨板本体可以由具有良好生物兼容性、对比强度较高的预设材质以预设方式制成,以获得骨折或伤患位置的应变信号,与接骨板本体一同由封装体进行封装的通信单元,可以发送应变信号,以得到人体骨折愈合期间骨折端的受力应变数据,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可实现对骨折伤患处非侵入式的持续监测,有利于实现患者术后高效随访及个性化康复治疗,且可以通过后端实现数据上传云端及数据共享,从而通过大数据方法,提高对愈后问题的防治,提高随访的可靠性和及时性。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的材质及配套的传感器制备过程复杂、成本较高,从而不利于推广应用的技术问题。
[0016]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科接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骨科接骨板的应用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以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为基体的髓内钉本体的三点弯曲测试结果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体的骨骼应变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人体的骨骼应变监测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体的骨骼应变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骨科接骨板、人体的骨骼应变监测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的材质及配套的传感器制备过程复杂、成本较高,从而不利于推广应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骨科接骨板,在该骨科接骨板中,可以基于不同的骨折或伤患位置,植入骨科接骨板,其中,接骨板本体可以由具有良好生物兼容性、对比强度较高的预设材质以预设方式制成,以获得骨折或伤患位置的应变信号,与接骨板本体一同由封装体进行封装的通信单元,可以发送应变信号,以得到人体骨折愈合期间骨折端的受力应变数据,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可实现对骨折伤患处非侵入式的持续监测,有利于实现患者术后高效随访及个性化康复治疗,且可以通过后端实现数据上传云端及数据共享,从而通过大数据方法,提高对愈后问题的防治,提高随访的可靠性和及时性。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的材质及配套的传感器制备过程复杂、成本较高,从而不利于推广应用的技术问题。
[0020]具体而言,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骨科接骨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如图1所示,该骨科接骨板10包括:接骨板本体101、通信单元102和封装体103。
[0022]具体地,接骨板本体101的预设位置处由预设材质以预设方式制成,以感测其上的压力,输出应变信号。
[0023]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通过接触式应变传感方式,获得骨折或病患位置的力学信号,形成力学反馈机制,具体可以将接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接骨板本体,所述接骨板本体的预设位置处由预设材质以预设方式制成,以感测其上的应变,输出应变信号;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应变信号,并将所述应变信号发送至预设终端,以基于所述应变信号得到人体骨折愈合期间骨折端的受力应变数据;以及封装体,所述封装体用于对所述接骨板本体和所述通信单元进行封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材质为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所述预设方式为辐照碳化方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位置为所述骨折端对应的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板本体包括中和板、支撑板、防滑板和桥接板中的至少一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包括:在预设材质的表面形成的射频标签,以基于所述射频标签将由所述应变信号形成的射频信号传输至所述预设终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体为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一层派瑞林制得。7.一种人体的骨骼应变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浠凝赵喆胡行健李庆昂黄金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