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242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制作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翻转装置,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主框条和第一油缸,第一主框条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边框条和第二边框条,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夹持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二主框条和第二油缸,第二主框条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边框条和第四边框条,第一边框条的另一端和第三边框条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第二边框条的另一端和第四边框条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自行对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翻转,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人工成本,省时省力。时省力。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翻转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制作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预制构件是以混凝土为基本材料预先在工厂制成的建筑构件,包括梁、板、柱及建筑装修配件等,在生产和生活中预制件使用广泛。
[0003]在混凝土预制构件浇筑成型后,混凝土预制构件需要再露天环境下进行一段时间的放置,为了防止混凝土预制构件暴晒干裂,因此需要对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喷淋作业,在喷淋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翻转。
[0004]然而混凝土预制构件都尺寸、重量都较大,一般需要多个工人才能搬动,人工成本高,费时费力。
[0005]因此,亟需一种能够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翻转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翻转装置,本技术能自行对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翻转,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人工成本,省时省力。
[0007]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翻转装置,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机构和用于驱动第一夹持机构升降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主框条和用于驱动第一主框条翻转180度的第一油缸,所述第一主框条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边框条和第二边框条,所述第一边框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边框条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主框条的左右两端铰接;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夹持机构和用于驱动第二夹持机构升降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二主框条和用于驱动第二主框条翻转180度的第二油缸,所述第二主框条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边框条和第四边框条,所述第三边框条的一端和所述第四边框条的一端分别与第二主框条的左右两端铰接;所述第一边框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边框条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第二边框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边框条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第一电磁吸片和第二电磁吸片,所述第一边框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电磁吸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三边框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电磁吸片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主框条的中部和所述第二主框条的中部均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一油缸的转轴与第一主框条中部的轴承过盈配合,所述第二油缸的转轴与第二主框条中部的轴承过盈配合。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边框条的内侧、第二边框条的内侧、第三边框条的内侧和第四边框条的内侧均设置有辅助夹臂。
[0011]作为优选,所述辅助夹臂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有夹臂部。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螺杆、用于驱动螺杆转动的电机和与螺杆传动连接的升降台,所述第一油缸设置于升降台的上端。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翻转装置,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机构和用于驱动第一夹持机构升降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主框条和用于驱动第一主框条翻转180度的第一油缸,所述第一主框条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边框条和第二边框条,所述第一边框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边框条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主框条的左右两端铰接;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夹持机构和用于驱动第二夹持机构升降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二主框条和用于驱动第二主框条翻转180度的第二油缸,所述第二主框条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边框条和第四边框条,所述第三边框条的一端和所述第四边框条的一端分别与第二主框条的左右两端铰接;所述第一边框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边框条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第二边框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边框条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本技术能自行对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翻转,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人工成本,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展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第一边框条和第三边框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第一油缸与第一主框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辅助夹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5,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
[0020]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翻转装置,包括第一夹持组件1和第二夹持组件2,所述第一夹持组件1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组件1包括第一夹持机构11和用于驱动第一夹持机构11升降的第一驱动机构12,所述第一夹持机构11包括第一主框条111和用于驱动第一主框条111翻转180度的第一油缸112,所述第一主框条11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边框条113和第二边框条114,所述第一边框条113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边框条114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主框条111的左右两端铰接;所述第二夹持组件2包括第二夹持机构21和用于驱动第二夹持机构21升降的第二驱动机构22,所述第二夹持机构21包括第二主框条211和用于驱动第二主框条211翻转180度的第二油缸212,所述第二主框条21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边框条213和第四边框条214,所述第三边框条213的一端和所述第四边框条214的一端分别与第二主框条211的左右两端铰接;所述第一边框条
11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边框条213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第二边框条114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边框条214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
[0021]本实施例第一边框条113、第二边框条114、第三边框条213和第四边框条214的开始状态如图2所示均为展开状态,随后,第一驱动机构12和第二驱动机构22将第一夹持机构11和第二夹持机构21同时降至混凝土预制构件处,随后通过人工操作将第一边框条113和第三边框条213对齐设置,第二边框条114和第四边框条214对齐设置,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闭合(如图1所示,第一主框条111分别与左右两端的第一边框条113和第二边框条114呈90度夹角设置,第二主框条211分别与左右两端的第三边框条213和第四边框条214呈90度夹角设置),形成包围、固定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框架,随后第一驱动机构12和第二驱动机构22将第一夹持机构11和第二夹持机构21同时上升至一定高度,再通过第一油缸112和第二油缸212进行180度翻转,本技术能自行对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翻转,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人工成本,省时省力。
[0022]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机构和用于驱动第一夹持机构升降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主框条和用于驱动第一主框条翻转180度的第一油缸,所述第一主框条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边框条和第二边框条,所述第一边框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边框条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主框条的左右两端铰接;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夹持机构和用于驱动第二夹持机构升降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二主框条和用于驱动第二主框条翻转180度的第二油缸,所述第二主框条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边框条和第四边框条,所述第三边框条的一端和所述第四边框条的一端分别与第二主框条的左右两端铰接;所述第一边框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边框条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第二边框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边框条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恩潘灿崇熊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通洲预制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