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203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5
本申请涉及一种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包括输送机构、推料机构和承接件,输送机构可驱动秸秆原料移动,输送机构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推料机构设置于第一端,承接件设置于第二端,承接件上设置有转动件,转动件可相对于承接件转动,承接方向与重力方向相交,在秸秆原料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秸秆原料的一部分被推料机构推倒至承接件上,转动件与秸秆原料的一部分接触,秸秆原料的另一部分位于输送机构上,输送机构驱动秸秆原料移动,转动件随秸秆原料移动而转动。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秸秆原料与挡板之间的静摩擦力较大而导致秸秆原料容易在挡板上卡住,从而导致需要人工拖拽调位,进而导致该装置的下料效率不佳的问题。不佳的问题。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饲料自动化下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对于畜牧业所需的饲料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例如,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壮大,畜牧业所需的饲料量也是越来越多,秸秆原料的生产效率也大幅提高,从而如何提高秸秆原料的快速下料成为了难题。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专利号为202122269545 .0的中国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倒包装置,自动倒包装置通过设置的输送机与输送皮带、挡板、驱动电机、倒包机构、倒包气缸的配合,可以实现将竖立的包装袋自动推倒后,摆正位置输送到下个工位,在通过直接采用该装置对秸秆原料进行下料时,秸秆原料与挡板之间的静摩擦力较大,从而导致秸秆原料容易在挡板上卡住,从而导致需要人工拖拽调位,进而导致该装置的下料效率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提供一种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秸秆原料与挡板之间的静摩擦力较大,从而导致秸秆原料容易在挡板上卡住,从而导致需要人工拖拽调位,进而导致该装置的下料效率不佳的问题。
[0005]一种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包括输送机构、推料机构和承接件,所述输送机构可驱动秸秆原料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移动,在沿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且垂直于重力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输送机构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推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所述承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端,所述推料机构与所述承接件相对,在沿所述承接件的承接方向上,所述承接件上设置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可相对于所述承接件转动,所述承接方向与重力方向相交,在所述秸秆原料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秸秆原料的一部分被所述推料机构推倒至所述承接件上,所述转动件与所述秸秆原料的一部分接触,所述秸秆原料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上,所述输送机构驱动所述秸秆原料移动,所述转动件随所述秸秆原料移动而转动。
[0006]优选地,上述一种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中,所述承接方向与所述重力方向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在90
°
与180
°
之间。
[0007]优选地,上述一种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中,所述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件,在沿所述输送方向上,所述承接件和所述第一限位件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秸秆原料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秸秆原料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接触,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秸秆原料沿第一方向限位配合,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输送方向相交。
[0008]优选地,上述一种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中,所述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还包括
第二限位件,在沿所述输送方向上,所述推料机构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秸秆原料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秸秆原料与所述第二限位件接触,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秸秆原料沿第二方向限位配合,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输送方向相交,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不相同。
[0009]优选地,上述一种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均为无动力滚筒。
[0010]优选地,上述一种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中,所述转动件为万向球。
[0011]优选地,上述一种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中,所述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在沿所述输送方向上,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推料机构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且所述第二导向件和所述承接件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均与所述秸秆原料沿所述输送方向导向配合。
[0012]优选地,上述一种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中,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气压驱动件和推杆,所述气压驱动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所述推杆与所述气压驱动件的另一端相连,在所述秸秆原料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气压驱动件驱动所述推杆移动,所述秸秆原料的一部分被所述推杆推倒至所述承接件上。
[0013]优选地,上述一种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中,所述承接件包括基座、承接板和振动电机,所述基座设置于所述第二端,所述振动电机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振动电机的另一端与所述承接板相连,在所述秸秆原料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秸秆原料的一部分被所述推料机构推倒至所述承接板上,所述振动电机开启,所述振动电机驱动所述承接板振动。
[0014]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中,在沿垂直于输送方向、且垂直于重力方向的方向上,输送机构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推料机构设置于第一端,承接件设置于第二端,推料机构与承接件相对,在沿承接件的承接方向上,承接件上设置有转动件,转动件可相对于承接件转动,其中,承接方向与重力方向相交。在上述结构中,在秸秆原料移动至第一位置(即秸秆原料移动至与推料机构相对的位置)的情况下,秸秆原料的一部分被推料机构推倒至承接件上,转动件与秸秆原料的一部分接触,其中,转动件与秸秆原料的接触为线接触,从而减小秸秆原料与承接件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秸秆原料的静摩擦力,从而避免秸秆原料在承接件上出现停滞,同时,秸秆原料的另一部分位于输送机构上,输送机构驱动秸秆原料移动,转动件随秸秆原料移动而转动,从而提高秸秆原料的下料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的俯视图;
[0018]图3为图2的局部剖视图。
[0019]其中:输送机构100、推料机构200、气压驱动件210、推杆220、承接件300、基座310、承接板320、振动电机330、缓冲弹簧340、转动件400、第一限位件510、第二限位件520、第一导向件610、第二导向件6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顶部”、“底部”、“底端”、“顶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3]请参考图1至图3,本申请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推料机构和承接件,所述输送机构可驱动秸秆原料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移动,在沿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且垂直于重力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输送机构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推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所述承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端,所述推料机构与所述承接件相对,在沿所述承接件的承接方向上,所述承接件上设置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可相对于所述承接件转动,所述承接方向与重力方向相交,在所述秸秆原料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秸秆原料的一部分被所述推料机构推倒至所述承接件上,所述转动件与所述秸秆原料的一部分接触,所述秸秆原料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上,所述输送机构驱动所述秸秆原料移动,所述转动件随所述秸秆原料移动而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方向与所述重力方向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在90
°
与180
°
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件,在沿所述输送方向上,所述承接件和所述第一限位件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秸秆原料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秸秆原料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接触,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秸秆原料沿第一方向限位配合,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输送方向相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原料下料调位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件,在沿所述输送方向上,所述推料机构和所述第二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定涛赵西博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和生源饲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