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融合历史淹没强度的洪涝风险评估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面向国土空间管控下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融合历史淹没强度的洪涝风险评估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洪涝已成为全球损失最严重的灾害之一,我国也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和频次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面临着严重的经济损失。如2020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直接损失超1400亿。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加剧,人口和经济的集聚度仍不断增加,洪涝发生频率和强度仍呈上升趋势,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仍是应对洪涝灾害的热点内容。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建设韧性城市成为应对灾害风险的重点内容,在应对洪涝灾害方面也提出了相应要求指南。如强调“双评估”,通过灾害风险评估“形成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相匹配的国土空间布局”,划定洪涝风险控制线等。但整体来说,如何加强风险评估与国土空间管控仍属于探索阶段,如何快速进行洪水灾害风险评估并使其与国土空间管控有效衔接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难点。
[0003]目前,典型洪水灾害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历史淹没强度的洪涝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研究区按照单元尺度划分为多个栅格单元,将汛期前和汛期内多景遥感影像的栅格单元分辨率与研究区的单元尺度匹配后提取汛期前和汛期内多景水体范围影像;对汛期前多景水体范围影像进行中值合成得到固定水体,将同一天内的汛期内多景水体范围影像合并为汛期内一景水体范围影像,将汛期内各景水体范围影像与固定水体对比,得到汛期内各景水体范围影像中每个栅格单元的洪泛频次;将汛期内各景水体范围影像中的栅格单元叠加,计算汛期内各景水体范围影像中各栅格单元的累积洪泛频次,从研究区的规划资料中获取研究区的用地类型,将研究区的用地类型与研究区内各栅格单元进行匹配后获取各栅格单元的最大淹没水深阈值;将各栅格单元归一化后的累积洪泛频次和归一化后的最大淹没水深阈值相乘,得到各栅格单元的历史淹没强度,将各栅格单元的历史淹没强度与基本风险评估指数融合,得到各栅格单元的洪涝风险评估综合指数,用于评估研究区的洪涝风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历史淹没强度的洪涝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汛期前和汛期内多景水体范围影像的提取包括:将汛期前和汛期内多景遥感影像的栅格单元分辨率与研究区的单元尺度匹配,然后计算汛期前和汛期内多景遥感影像的水体指数,提取汛期前和汛期内多景遥感影像中水体指数大于临界阈值的栅格单元组成汛期前和汛期内多景水体范围影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融合历史淹没强度的洪涝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汛期前和汛期内多景遥感影像的水体指数的计算方式相同,其中,汛期内多景遥感影像中栅格单元的水体指数为:该栅格单元的绿色波段与中红外波段之差与绿色波段与中红外波段之和的比值。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融合历史淹没强度的洪涝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汛期前和汛期内多景遥感影像中水体指数的临界阈值的确定方式相同,其中,汛期内多景遥感影像中水体指数的临界阈值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按照随机确定的水体指数阈值k将汛期内多景遥感影像中的栅格单元划分为两类,计算两类栅格单元的类间方差σ2(k):σ2(k)=ω0(μ0‑
μ)2+ω1(μ1‑
μ)2其中,ω0为汛期内多景遥感影像中第一类栅格单元数占总栅格单元数的概率,ω1则为汛期内多景遥感影像中第二类栅格单元数占总栅格单元数的概率,μ为汛期内多景遥感影像中所有栅格单元水体指数的均值,μ0为第一类栅格单元数水体指数在该类中的均值,μ1为第二类栅格单元数水体指数在该类中的均值;随机确定多个水体指数阈值后计算类间方差,将类间方差最大时对应的水体指数阈值作为临界阈值。5.如权利要求1
‑
4任一所述的一种融合历史淹没强度的洪涝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洪涝风险评估综合指数为:其中,R为洪涝风险评估综合指数,K为历史淹没强度,I为基本风险评估指数,w
K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