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代步车后轮组件拆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1479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代步车后轮组件拆装结构,包括搭接勾、活动挂钩组件、第一搭接柱、第二搭接柱及限位挡片,所述搭接勾分别设置在所述活动挂钩组件的两侧,所述搭接勾设置在车底架后端,所述第一搭接柱对应所述活动挂钩组件,所述第二搭接柱对应所述搭接勾,所述第一搭接柱和所述第二搭接柱固定设置在所述后轮组件的前侧,所述限位挡片设置所述活动挂钩组件下方并抵扣在所述第一搭接柱上通过搭接勾与搭接柱插接配合,通过活动挂钩组件进行限位锁定,结构简单稳定;在活动挂钩组件底部还设置有限位挡片对搭接柱进行进一步限位,当活动挂钩组件实效时,限位挡片能够对搭接柱进行限位,防止搭接柱从搭接座中脱离并造成危险,更加安全可靠。加安全可靠。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代步车后轮组件拆装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代步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代步车后轮组件拆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对于腿脚不方便的人士,代步车是很好的代步工具,为了使得代步车能够更加方便的放置于汽车的箱内,往往将代步车的后轮组件设计成可拆卸的,如申请号为CN202011216387.6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代步车,通过挂钩与挂钩柱配合,通过活动结构组件对挂钩柱进行锁定,当所述活动结构组件实效时,所述挂钩会与所述挂钩柱分离及后轮组件则会脱离车架主体,造成代步车侧翻从而使得使用者的安全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代步车后轮组件拆装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代步车后轮组件拆装结构,包括搭接勾、活动挂钩组件、第一搭接柱、第二搭接柱及限位挡片,所述搭接勾分别设置在所述活动挂钩组件的两侧,所述搭接勾设置在车底架后端,所述第一搭接柱对应所述活动挂钩组件,所述第二搭接柱对应所述搭接勾,所述第一搭接柱和所述第二搭接柱固定设置在所述后轮组件的前侧,所述限位挡片设置所述活动挂钩组件下方并抵扣在所述第一搭接柱上。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搭接柱可卡接在所述活动挂钩组件及所述限位挡片之间,所述第二搭接柱可插入到所述搭接勾内。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挂钩组件包括搭接座、活动把手、活动限位块及第一弹性部件,所述搭接座通过限位件固定在所述车底架上,所述活动把手转动设置在所述搭接座上,所述活动限位块通过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搭接座上,所述活动把手与所述活动限位块通过第一销轴连接,当所述活动把手向上拉起,所述活动限位块同步向上活动。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搭接座上设置第一旋转轴及第二旋转轴,所述活动把手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所述活动限位块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所述活动限位块上设置腰槽,所述第一销轴穿过所述腰槽与所述活动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限位块与所述搭接座配合将所述第一搭接柱卡接在内。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车底架后端设置连接器组件,所述限位挡片通过限位件设置在所述连接器组件上,所述限位挡片设置顶压部与所述搭接座配合将所述搭接座卡接在内。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把手通过限位件与装饰盖固定连接。
[0010]本申请专利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搭接勾与搭接柱插接配合,通过活动挂钩组件进行限位锁定,结构简单稳定;2.在活动挂钩组件底部还设置有限位挡片对搭接柱进行进
一步限位,当活动挂钩组件实效时,限位挡片能够对搭接柱进行限位,防止搭接柱从搭接座中脱离并造成危险,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产品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本申请的立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申请的车底架与后轮组件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申请的图2的A

A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4是本申请的车底架与后轮组件分离的爆炸示意图。
[0016]图5是本申请的图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本申请的图5的B

B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7是本申请的图5的C

C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8的本申请的图2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9是本申请的图5的D

D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10是本申请的插销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22]图11是本申请的车底架与电池包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2是本申请的图11的E

E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13是本申请的图11的F

F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中,1.车把手组件,2.车底架,21.连接器组件,22.插接凹部,221.导向筋,23.安装凸部,24.第一魔术贴,25.排水凹槽,26.第一排水孔,27.第二排水孔,3.车座椅组件,4.后轮组件,41.后轮驱动装置,5.车前轮,6.快拆结构, 61.搭接勾,62.活动挂钩组件, 621.搭接座, 6211.第一旋转轴, 6212.第二旋转轴, 622.活动把手, 623.活动限位块, 6231.腰槽, 624.第一弹性部件, 625.第一销轴, 626.装饰盖,63.第一搭接柱, 64.第二搭接柱, 65.限位挡片, 651.顶压部,7.电池包,71.底壳,711.插接凸部,712.安装凹部,713.导向凹槽,72.第二魔术贴,73.电池把手,74.充电接口,8.插接组件,81.公插头,82.母插头,9.前悬架系统,91.横架,911.连接杆,912.羊角连接件,92.转向杆,921.转向座,922.转向管体,9221.定位孔,93.车架头杆,94.转臂连杆,941.球头,942.球杆,943.转向连杆,95.转臂组件,96.保险杆管,961.缓冲块,97.插销组件,971.插销手柄,9711.定位凹部,972.把手固定销,9721.定位凸部,973.转向固定套,9731.定位滑槽,974.第二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参照图1

13所示,一种使用该后轮组件拆卸结构的代步车,包括车把手组件1、车底架2、车座椅组件3、后轮组件4、车前轮5和后轮驱动装置41,所述车把手组件1可折叠的安装在车底架2的前侧,且所述车把手组件1与车前轮5连接,所述车把手组件1可驱动车前轮5做转向运动,所述后轮组件4设置在车底架2后侧,所述后轮驱动装置41可驱动后轮组件4的后轮做旋转运动,所述后轮组件4通过快拆结构6与车底架2可拆卸连接,所述车座椅组件3可升降安装在车底架2上,所述电池包7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车底架2上。
[0027]为了使得搬运更加方便,将车底架2与所述后轮组件4通过快拆结构6连接,所述快拆结构6包括搭接勾61、活动挂钩组件62、第一搭接柱63、第二搭接柱64及限位挡片65,所述
搭接勾61分别设置在所述活动挂钩组件62的两侧,所述搭接勾61设置在所述车底架2后端,所述第一搭接柱63对应所述活动挂钩组件62,所述第二搭接柱64对应所述搭接勾61,所述第一搭接柱63和所述第二搭接柱64固定设置在所述后轮组件4的前侧,所述限位挡片65设置所述活动挂钩组件62下方并抵扣在所述第一搭接柱63上,所述第一搭接柱63可卡接在所述活动挂钩组件62及所述限位挡片65之间,所述第二搭接柱64可插入到所述搭接勾61内。
[0028]为了使得拆卸更加方便,设置活动挂钩组件62通过拉动活动把手622即可完成初步解锁,所述活动挂钩组件62包括搭接座621、活动把手622、活动限位块623及第一弹性部件624,所述搭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代步车后轮组件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搭接勾、活动挂钩组件、第一搭接柱、第二搭接柱及限位挡片,所述搭接勾分别设置在所述活动挂钩组件的两侧,所述搭接勾设置在车底架后端,所述第一搭接柱对应所述活动挂钩组件,所述第二搭接柱对应所述搭接勾,所述第一搭接柱和所述第二搭接柱固定设置在所述后轮组件的前侧,所述限位挡片设置所述活动挂钩组件下方并抵扣在所述第一搭接柱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代步车后轮组件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柱可卡接在所述活动挂钩组件及所述限位挡片之间,所述第二搭接柱可插入到所述搭接勾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代步车后轮组件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挂钩组件包括搭接座、活动把手、活动限位块及第一弹性部件,所述搭接座通过限位件固定在所述车底架上,所述活动把手转动设置在所述搭接座上,所述活动限位块通过所述第一弹性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杭丽周泽鹏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绿迪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