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插头、电连接装置和电动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138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插头、电连接装置和电动汽车,所述电连接插头设置在电动汽车上并用于插接在车端电连接器的电连接插座上,所述电连接插头包括壳体、插接头和电缆插接口,所述插接头和所述电缆插接口设于所述壳体两端,所述插接头用于与电缆连接并插接于所述电连接插座,所述电缆插接口用于供所述电缆插接,所述电缆插接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插接头的插接方向一致。电缆无需在电连接插头外部转弯调整方向,即可实现后驱式电动汽车的电缆与车端电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同时通过电连接插头和电连接插座对电缆固定连接,能够防止电缆晃动,有效避免了发生电连接松动现象,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稳定可靠性。了电连接装置的稳定可靠性。了电连接装置的稳定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插头、电连接装置和电动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插头、电连接装置和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一般采用可换式的电池包,电池包可以随时取下,以进行更换或充电,在更换或充电完毕后,再安装到车体上。现有可换式结构的电动汽车中,电动汽车上的电缆通过插头插接在车端电连接器的插座上,在车体的车身支架上设置相应的安装位,电池包放入安装位后通过电池端电连接器与车体上的车端电连接器连接,再利用锁定装置进行固定。在该过程中,电池包上的电池端电连接器的电极需要与车端电连接器上的电极接触,以保证电力输出。
[0003]目前,车端电连接器的安装位置相对固定,车端电连接器一般安装在电动汽车的前端,对于电动汽车采用前驱的驱动方式,电缆可以通过插头直接插入至车端电连接器的插座上,但是对于电动汽车采用后驱的驱动方式,则电缆需要弯折180度方向才能将插头插接在电动汽车前端的车端电连接器的插座上,电缆转弯半径大,易导致电连接松动,相应地连接在车端电连接器上的电缆在弯折部位以及连接点受电缆拉力较大,易造成电连接松动,甚至造成电连接失效或烧毁等异常,容易影响电连接稳定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缆转弯半径大,易造成电连接松动,甚至造成电连接失效或烧毁等异常,容易影响电连接稳定可靠性及使用寿命的缺陷,提供一种电连接插头、电连接装置和电动汽车。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电连接插头,其设置在电动汽车上并用于插接在车端电连接器的电连接插座上,所述电连接插头包括壳体、插接头和电缆插接口,所述插接头和所述电缆插接口设于所述壳体两端,所述插接头用于与电缆连接并插接于所述电连接插座,所述电缆插接口用于供所述电缆插接,所述电缆插接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插接头的插接方向一致。
[0007]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电缆插接口的开口方向与插接头的插接方向一致,壳体的一端通过电缆插接口与电缆相连接,壳体的另一端的插接头与车端电连接器的电连接插座相插接,通过壳体、插接头和电缆插接口实现电连接插座与电缆之间电连接,电缆无需在电连接插头外部转弯调整方向,即可实现后驱式电动汽车的电缆与车端电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同时通过电连接插头和电连接插座对电缆固定连接,防止电缆晃动,有效避免了发生电连接松动现象,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稳定可靠性,延长电连接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8]较佳地,所述插接头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供所述电连接插座插入连接。
[0009]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壳体具有防护作用,有效避免插接头与电连接插座之间的电连接点暴露在外,连接稳定可靠,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稳定性。
[0010]较佳地,所述壳体包括插头安装部和电缆安装部,所述插头安装部和所述电缆安装部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插头安装部和所述电缆安装部内分别设置有插头腔和电缆腔,所述电缆插接口设于所述电缆安装部的端部并与所述电缆腔连通,所述插接头设置于所述插头腔内,所述电缆插设于所述电缆腔内。
[0011]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将插接头设置于插头腔内,电连接插座将伸入至壳体内并与插接头相互插接,有效避免插接头与电连接插座之间的电连接点暴露在外;将电缆插设于电缆腔内,有效避免插接头与电缆之间的电连接点暴露在外,连接稳定可靠,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稳定性。同时,通过插头安装部和电缆安装部的延伸方向一致,电缆插设于电缆腔的插设方向与电连接插座插接于插接头的插接方向相同,电缆无需在电连接插头的外部转弯调整转向,安装连接非常方便,有效避免了发生电连接松动现象,电连接稳定可靠。
[0012]较佳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插头安装部和所述电缆安装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内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连通所述电缆腔和所述插头腔。
[0013]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通道将便于实现插接头与电缆之间电连接,从而实现连接方向的180度方向的改变,电缆无需在电连接插头外部转弯调整方向,有效解决电动汽车后驱电连接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壳体整体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
[0014]较佳地,所述插头安装部具有第一密封圈,用于与所述电连接插座之间密封连接;
[0015]和/或,所述电缆安装部具有第二密封圈,用于与所述电缆之间密封连接。
[001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别实现壳体与电连接插座、电缆插接口之间的密封,同时,实现壳体与电连接插座、电缆插接口浮动式电连接,进一步保证电连接的稳定性。
[0017]较佳地,所述插头安装部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电连接插座相连接的第一安装耳;
[0018]和/或,所述电缆安装部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电动汽车相连接的第二安装耳。
[0019]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壳体通过第一安装耳与电连接插座相连接,加强了壳体与电连接插座之间的连接强度,有效避免了插接头与电连接插座之间发生脱离现象,提高了电连接插头与电连接插座电连接的安全稳定性。
[0020]另外,壳体通过第二安装耳与电动汽车相连接,从而对电连接插头实现固定,有效避免了电连接插头产生偏移错位现象,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稳定可靠性。
[0021]较佳地,所述电缆安装部的端部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的一端套接于所述电缆安装部,所述端盖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电缆以实现所述电缆固定于所述电缆插接口。
[002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电缆与电缆插接口之间连接稳定可靠,且安装连接方便。
[0023]较佳地,所述电连接插头包括盖板,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车端电连接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壳体并完全遮盖于所述第一安装口。
[002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第一安装口实现电连接插头安装连接非常方便。同时,通过盖板对第一安装口进行遮盖,实现对电连接插头内部结构的遮盖防护,提高电连接装置的稳定可靠性。
[0025]较佳地,所述电连接插头包括绝缘套,所述绝缘套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绝缘套包覆于所述插接头与至少部分所述电缆。
[002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绝缘套对插接头、电连接插座与电缆起到防护作用,对电连接插头、电连接插座和电缆具有良好的绝缘、密封效果,可有效解决电连接不稳定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性。
[0027]较佳地,所述绝缘套包括套本体和绝缘片,所述套本体套设于所述插接头与至少部分所述电缆,所述套本体中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口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绝缘片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口设置所述壳体内并完全遮盖于所述第二安装口。
[002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实现电连接插头安装连接非常方便。同时,通过绝缘片对第二安装口进行遮盖,实现对插接头与至少部分电缆的绝缘防护,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插头,其设置在电动汽车上并用于插接在车端电连接器的电连接插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插头包括壳体、插接头和电缆插接口,所述插接头和所述电缆插接口设于所述壳体两端,所述插接头用于与电缆连接并插接于所述电连接插座,所述电缆插接口用于供所述电缆插接,所述电缆插接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插接头的插接方向一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头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供所述电连接插座插入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插头安装部和电缆安装部,所述插头安装部和所述电缆安装部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插头安装部和所述电缆安装部内分别设置有插头腔和电缆腔,所述电缆插接口设于所述电缆安装部的端部并与所述电缆腔连通,所述插接头设置于所述插头腔内,所述电缆插设于所述电缆腔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插头安装部和所述电缆安装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内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连通所述电缆腔和所述插头腔。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安装部具有第一密封圈,用于与所述电连接插座之间密封连接;和/或,所述电缆安装部具有第二密封圈,用于与所述电缆之间密封连接。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安装部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电连接插座相连接的第一安装耳;和/或,所述电缆安装部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电动汽车相连接的第二安装耳。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安装部的端部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的一端套接于所述电缆安装部,所述端盖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电缆以将所述电缆固定于所述电缆插接口。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插头包括盖板,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车端电连接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壳体并完全遮盖于所述第一安装口。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插头包括绝缘套,所述绝缘套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绝缘套包覆于所述插接头与至少部分所述电缆。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黄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