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杂芳基氨基喹唑啉酮衍生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135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6
提供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

杂芳基氨基喹唑啉酮衍生物
[0001]本公开涉及具有神经回路过度兴奋抑制作用的、用作药物的2

杂芳基氨基喹唑啉酮衍生物和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含有它们作为有效成分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已知脑神经回路的兴奋异常与各种中枢神经疾病相关。例如,癫痫是由神经回路的过度兴奋引起的发作性的运动、意识、知觉的异常和行动异常反复的慢性疾病。认为为了使神经系统正常地发挥功能,需要巧妙地调节兴奋信号和抑制信号,但癫痫由于兴奋信号和抑制信号的平衡紊乱,从而产生过度兴奋。疾病的原因分为多种,大致区分为已知的基因异常成为直接原因的遗传性病因、脑结构的异常成为原因的结构性病因等(非专利文献1)。例如,患者的约80%确认有SCN1A基因的病变的Dravet 综合征是遗传性病因的代表例,伴随海马硬化的内侧颞叶癫痫是结构性病因的代表例。任一癫痫均通过问诊、脑电波检查被诊断,神经回路的过度兴奋作为称作为棘波、棘慢波的异常脑电波被捕捉到。
[0003]癫痫发作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中心,抗癫痫药主要通过抑制兴奋信号、或增强抑制信号而抑制神经回路的过度兴奋。尽管迄今为止批准、市售有多种抗癫痫药,但是3例癫痫中就有1例是对于现有药物治疗显示抗性的难治性癫痫。另外,现有抗癫痫药的有效浓度(治疗域)较窄,在对于得到抗痉挛活性所需要的用量下易于产生不期望的副作用(例如,运动失调、镇静、眩晕等)。而且,对于癫痫患者而言,精神发育障碍、精神障碍、认知障碍等的并发风险高(非专利文献2,3),而现有药物不具有这些并发的神经/精神症状的治疗效果。
[0004]认为神经回路中的兴奋信号与抑制信号的平衡异常不仅存在于癫痫、而且具有与精神发育障碍相关的疾病(自闭症谱系障碍、雷特综合征、天使综合征、脆性 X 染色体综合征、注意力不集中的过度反应症等)、与精神障碍相关的疾病(精神分裂症、双相性精神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强迫性精神失调等)、与认知障碍相关的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或其他痴呆症、帕金森病等)、各种中枢神经疾病的病情的背景(非专利文献4,5,6)。因此,期待调节过度兴奋的药物对于这些疾病发挥病情改善效果。
[0005]现有技术文献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 1 : Scheffer, IE. 等, Epilepsia, (2017), 58(4), 512

521.非专利文献 2 : Aaberg, KM. 等, Pediatrics, (2016), 138(3), e2016921.非专利文献 3 : Gaitatzis, A. 等, Epilepsia, (2004), 45(12), 1613

1622.非专利文献 4 : Selten, M. 等, F1000Research, (2018), 7.非专利文献 5 : Palop, JJ. 等, Nature Review Neuroscience, (2016), 17(12), 777

792.非专利文献 6 : Charvin, D. 等, Nature Review Drug Discovery, (2018), 17(11), 804

822。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努力研究,结果发现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显示强的神经回路过度兴奋抑制作用,从而完成了本公开。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下述式(1)所示的2

杂芳基氨基喹唑啉酮衍生物(以下有时也称为“本公开的化合物”)。
[0007]即,本公开如以下所述。
[0008](项1)式(1)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化学式14][式中,X1表示CR1或N,X2表示CR2或N,X3表示CR3或N,X4表示CR4或N,其中,(1)X1为N时,X2为CR2、且X3为CR3、且X4为CR4,(2)X2为N时,X1为CR1、且X3为CR3、且X4为CR4,(3)X3为N时,X1为CR1、且X2为CR2、且X4为CR4,(4)X4为N时,X1为CR1、且X2为CR2、且X3为CR3,Y表示任选取代的C1‑6烷基、任选取代的C3‑
10
脂环族基、任选取代的4~10元的非芳基杂环、任选取代的C6‑
10
芳基或任选取代的5~10元的杂芳基,Z表示任选取代的5~10元的杂芳基,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氰基、C1‑6烷基磺酰基、

SO2‑
NR5R6、

NR7R8、

NR9‑
C(=O)R
10


NR
11

SO2‑
R
12


C(=O)NR
13
R
14


C(=O)OR
15
、任选取代的C1‑6烷基、或任选取代的C1‑6烷氧基,R5、R6、R7、R8、R9、R
10
、R
11
、R
12
、R
13
、R
14
和R
15
各自独立地为多个时,各自独立地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C3‑6脂环族基、和C1‑6烷基(该脂环族基和该烷基各自独立地任选被选自卤素、羟基、C3‑
10
脂环族基、C1‑6烷氧基、和4~6元的非芳基杂环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其中,R5和R6、R7和R8、R
13
和R
14
任选与键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4~10元的含氮非芳基杂环基(该环任选被选自卤素、羟基、C1‑6烷基、和C1‑6烷氧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5个取代基取代),其中,下述的化合物除外:式(W

1)所示的化合物[化学式15]{式中,Z
a
为任选取代的5~10元的杂芳基}、式(W

2)所示的化合物[化学式16]{式中,X
a
为O或S,Y b
为乙基、未取代苯基、4

氯苯基、或4

甲氧基苯基}、式(W

3)所示的化合物[化学式17]{式中,X
c


S



SO2‑
,Y c
为未取代苯基、4

氯苯基、或4

甲氧基苯基}、式(W

4)所示的化合物[化学式18]{式中,X
d
为甲氧基、氯或二甲基氨基,Y d
为乙基、未取代苯基、4

氯苯基、或4

甲氧基苯基}、2

{(4,6

二甲基嘧啶
‑2‑
基)氨基}
‑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式(1)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式中,X1表示CR1或N,X2表示CR2或N,X3表示CR3或N,X4表示CR4或N,其中,(1)X1为N时,X2为CR2、且X3为CR3、且X4为CR4,(2)X2为N时,X1为CR1、且X3为CR3、且X4为CR4,(3)X3为N时,X1为CR1、且X2为CR2、且X4为CR4,(4)X4为N时,X1为CR1、且X2为CR2、且X3为CR3,Y表示任选取代的C1‑6烷基、任选取代的C3‑
10
脂环族基、任选取代的4~10元的非芳基杂环、任选取代的C6‑
10
芳基或任选取代的5~10元的杂芳基,Z表示任选取代的5~10元的杂芳基,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氰基、C1‑6烷基磺酰基、

SO2‑
NR5R6、

NR7R8、

NR9‑
C(=O)R
10


NR
11

SO2‑
R
12


C(=O)NR
13
R
14


C(=O)OR
15
、任选取代的C1‑6烷基、或任选取代的C1‑6烷氧基,R5、R6、R7、R8、R9、R
10
、R
11
、R
12
、R
13
、R
14
和R
15
各自独立地为多个时,各自独立地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C3‑6脂环族基、和C1‑6烷基(该脂环族基和该烷基各自独立地任选被选自卤素、羟基、C3‑
10
脂环族基、C1‑6烷氧基、和4~6元的非芳基杂环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其中,R5和R6、R7和R8、R
13
和R
14
任选与键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4~10元的含氮非芳基杂环基(该环任选被选自卤素、羟基、C1‑6烷基、和C1‑6烷氧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5个取代基取代),其中,下述的化合物除外:式(W

1)所示的化合物{式中,Z
a
为任选取代的5~10元的杂芳基}、
式(W

2)所示的化合物{式中,X
a
为O或S,Y b
为乙基、未取代苯基、4

氯苯基、或4

甲氧基苯基}、式(W

3)所示的化合物{式中,X
c


S



SO2‑
,Y c
为未取代苯基、4

氯苯基、或4

甲氧基苯基}、式(W

4)所示的化合物{式中,X
d
为甲氧基、氯或二甲基氨基,Y d
为乙基、未取代苯基、4

氯苯基、或4

甲氧基苯基}、2

{(4,6

二甲基嘧啶
‑2‑
基)氨基}
‑3‑
异戊基喹唑啉

4(3H)

酮、3

(吡啶
‑2‑
基)
‑2‑
(吡啶
‑2‑
基氨基)喹唑啉

4(3H)

酮、3

甲基
‑2‑
{[2

((1

甲基哌啶
‑4‑
基)甲氧基)吡啶
‑3‑
基]氨基}吡啶并[3,4

d]嘧啶

4(3H)

酮和
3

甲基
‑2‑
{[2

((1

甲基哌啶
‑4‑
基)甲氧基)吡啶
‑3‑
基]氨基}吡啶并[2,3

d]嘧啶

4(3H)

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X1为CR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X2为CR2。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X3为CR3。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X4为CR4。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氰基、C1‑6烷氧基、或C1‑6烷基(该烷氧基和该烷基各自独立地任选被选自卤素、羟基、和C1‑6烷氧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R3和R4均为氢原子,R2为氢原子、卤素、氰基、C1‑6烷基(该烷基任选被1~3个氟或甲氧基取代)、或C1‑6烷氧基。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R3和R4均为氢原子,R2为氢原子、氟、氯、氰基或C1‑6烷基(该烷基任选被1~3个氟或甲氧基取代)。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R3和R4均为氢原子,R2为氟或氰基。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Y为(1)任选被选自卤素、羟基、氨基、二甲基氨基、C3‑6脂环族基、4~10元的含氮非芳基杂环基、C1‑6烷氧基、C6‑
10
芳基(该脂环族基、该含氮非芳基杂环基、该烷氧基、和该芳基各自独立地任选被选自卤素、氰基、C3‑6脂环族基、任选被1~5个氟取代的C1‑6烷基、和C1‑6烷氧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和5~10元的杂芳基(该杂芳基任选被选自卤素、氰基、C3‑6脂环族基、任选被1~5个氟取代的C1‑6烷基、和C1‑6烷氧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C1‑6烷基、(2)任选被选自卤素、羟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任选被1~5个氟取代的C1‑6烷基、C3‑6脂环族基、4~10元的含氮非芳基杂环基、C1‑6烷氧基、C6‑
10
芳基(该脂环族基、该含氮非芳基杂环基、该烷氧基、和该芳基各自独立地任选被选自卤素、氰基、C3‑6脂环族基、任选被1~5个氟取代的C1‑6烷基、和C1‑6烷氧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和5~10元的杂芳基(该杂芳基任选被选自卤素、氰基、C3‑6脂环族基、任选被1~5个氟取代的C1‑6烷基、和C1‑6烷氧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C3‑
10
脂环族基、(3)任选被选自卤素、羟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任选被1~5个氟取代的C1‑6烷基、C3‑6脂环族基、C1‑6烷氧基和C6‑
10
芳基(该脂环族基、该烷氧基、和该芳基各自独立地任选被选自卤素、氰基、C3‑6脂环族基、任选被1~5个氟取代的C1‑6烷基、和C1‑6烷氧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4~10元的非芳基杂环基、(4)任选被选自卤素、氰基、二甲基氨基、C1‑6烷氧基和C1‑6烷基(该烷氧基和该烷基各自独立地任选被选自卤素、羟基、和C1‑6烷氧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C6‑
10
芳基、或(5)任选被选自卤素、氰基、二甲基氨基、C1‑6烷氧基和C1‑6烷基(该烷氧基和该烷基各自
独立地任选被选自卤素、羟基、和C1‑6烷氧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5~10元的杂芳基。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Y为(1)任选被选自氟、C3‑6脂环族基、5元或6元的含氮非芳基杂环基、苯基(该脂环族基、该含氮非芳基杂环、和该苯基各自独立地任选被选自氟、氰基、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和甲氧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和5~6元杂芳基(该杂芳基任选被选自氟、氰基、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和甲氧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C1‑3烷基、(2)任选被选自氟、氨基、二甲基氨基、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5~6元的含氮非芳基杂环基、苯基(该苯基任选被选自氟、氰基、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和甲氧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和5~6元杂芳基(该杂芳基任选被选自氟、氰基、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和甲氧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C3‑6脂环族基、(3)任选被选自氟、氨基、二甲基氨基和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5元或6元的含氮非芳基杂环基、(4)任选被选自卤素、氰基、二甲基氨基、C1‑3烷氧基和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苯基、或(5)任选被选自卤素、氰基、二甲基氨基、C1‑3烷氧基和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5元或6元杂芳基。12.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Y为(1)任选被选自氟、C3‑6脂环族基、5元或6元的含氮非芳基杂环基、苯基(该脂环族基、该含氮非芳基杂环、和该苯基各自独立地任选被选自氟、氰基、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和甲氧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和5元的杂芳基(该杂芳基任选被选自氟、氰基、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和甲氧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C1‑3烷基、(2)任选被选自氟、氨基、二甲基氨基、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2‑3烷基、5~6元的含氮非芳基杂环基、苯基(该苯基任选被选自氟、氰基、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和甲氧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和5~6元杂芳基(该杂芳基任选被选自氟、氰基、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和甲氧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C5‑6脂环族基或苯基环丙基、(3)任选被选自氟、氨基、二甲基氨基、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2‑3烷基和苯基(该苯基任选被选自氟、氰基、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和甲氧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4~6元的含氮非芳基杂环基、苯基氧杂环丁烷基或四氢吡喃基、(4)任选被选自卤素、氰基、二甲基氨基、C1‑3烷氧基和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苯基、或(5)任选被选自卤素、氰基、C1‑3烷氧基和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中的相同或不
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6元杂芳基。13.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Y为(1)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2)任选被选自氟、氨基、二甲基氨基、和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C5‑6脂环族基、(3)任选被选自氟、氨基、二甲基氨基和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5元或6元的含氮非芳基杂环基、(4)任选被选自卤素、氰基、二甲基氨基、C1‑3烷氧基和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苯基或(5)任选被选自卤素、氰基、二甲基氨基、C1‑3烷氧基和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5元或6元杂芳基。14.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Y为(1)任选被选自氟、氨基、二甲基氨基和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C5‑6脂环族基、(2)任选被选自氟、氨基、二甲基氨基和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5元或6元的含氮非芳基杂环基、(3)任选被选自卤素、氰基、甲氧基和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苯基、或(4)任选被选自卤素、氰基、甲氧基和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5元或6元杂芳基。15.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Y为(1)任选被选自氟、氰基、甲氧基和甲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2个取代基取代的苯基、或(2)任选被选自氟、氰基、甲氧基和甲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2个取代基取代的5元或6元杂芳基。16.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Y为(1)任选被选自氟、氰基、甲氧基和甲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2个取代基取代的苯基、或(2)任选被选自氟、氰基、甲氧基和甲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2个取代基取代的6元杂芳基。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Z为任选被选自卤素、氰基、二甲基氨基、C1‑6烷氧基、和C1‑6烷基(该烷氧基和该烷基各自独立地任选被选自卤素、羟基、和C1‑6烷氧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5~10元的杂芳基。18.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
Z为任选被选自卤素、氰基、C2‑6烷氧基、和C1‑6烷基(该烷氧基和该烷基各自独立地任选被选自卤素、羟基、和C1‑6烷氧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6~10元的杂芳基。19.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Z为任选被选自氟、氰基、C2‑6烷氧基、和C1‑6烷基(该烷氧基和该烷基各自独立地任选被选自卤素、羟基、和C1‑6烷氧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6~10元的杂芳基、噻吩基、吡咯基、噻唑基、异噻唑基、异噁唑基或噻二唑基。20.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Z为任选被选自氟、氯、氰基、C1‑6烷氧基、和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6~10元的杂芳基。21.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Z为任选被选自氟、氯、氰基、甲氧基、和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吡啶基、嘧啶基、吲唑基或咪唑并吡啶基。22.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Z为任选被选自氟、氯、氰基和任选被1~3个氟取代的C1‑3烷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1~3个取代基取代的吡啶基。23.根据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选自以下的化合物:4

氧代
‑3‑
苯基
‑2‑
(吡啶
‑3‑
基氨基)

3,4

二氢喹唑啉
‑6‑
甲腈、6


‑2‑
(5

氟吡啶
‑3‑
基)氨基)
‑3‑
(邻甲苯基)喹唑啉

4(3H)

酮、6


‑2‑
(2

甲氧基吡啶
‑3‑
基)氨基)
‑3‑
苯基喹唑啉

4(3H)

酮、6


‑3‑
苯基
‑2‑
(吡啶
‑3‑
基氨基)喹唑啉

4(3H)

酮、3

苯基
‑2‑
(吡啶
‑3‑
基氨基)喹唑啉

4(3H)

酮、6


‑3‑
(2

氯苯基)
‑2‑
(吡啶
‑3‑
基氨基)喹唑啉

4(3H)

酮、6


‑3‑
苯基
‑2‑
(吡啶
‑3‑
基氨基)喹唑啉

4(3H)

酮、6,8

二氟
‑3‑
苯基
‑2‑
(吡啶
‑3‑
基氨基)喹唑啉

4(3H)

酮、6


‑3‑
(吡啶
‑3‑
基)
‑2‑
(吡啶
‑3‑
基氨基)喹唑啉

4(3H)

酮、6


‑3‑
苯基
‑2‑
(吡嗪
‑2‑
基氨基)喹唑啉

4(3H)

酮、6


‑3‑
苯基
‑2‑
(吡嗪
‑2‑
基氨基)喹唑啉

4(3H)

酮、6


‑2‑
(5

氟吡啶
‑3‑
基)氨基)
‑3‑
苯基喹唑啉

4(3H)

酮、5

((6


‑4‑
氧代
‑3‑
苯基

3,4

二氢喹唑啉
‑2‑
基)氨基)烟腈、6

甲基
‑3‑
苯基
‑2‑
(吡啶
‑3‑
基氨基)喹唑啉

4(3H)

酮、2

((5

氯吡啶
‑3‑
基)氨基)
‑6‑

‑3‑
苯基喹唑啉

4(3H)

酮、6


‑3‑
(2

氟苯基)
‑2‑
(吡啶
‑3‑
基氨基)喹唑啉

4(3H)

酮、2

((1

甲基

1H

吲唑
‑6‑
基)氨基)
‑3‑
苯基喹唑啉

4(3H)

酮、2

(咪唑并[1,5

a]吡啶
‑8‑
基氨基)
‑3‑
苯基喹唑啉

4(3H)

酮、3

(4

甲氧基
‑2‑
甲基苯基)
‑4‑
氧代
‑2‑
(吡啶
‑3‑
基氨基)

3,4

二氢喹唑啉
‑6‑
甲腈、3

(5


‑2‑
甲基苯基)
‑4‑
氧代
‑2‑
(吡啶
‑3‑
基氨基)

3,4

二氢喹唑啉
‑6‑
甲腈、
6


‑2‑
(吡啶
‑3‑
基氨基)
‑3‑
(对甲苯基)喹唑啉

4(3H)

酮、6


‑2‑
(吡啶
‑3‑
基氨基)
‑3‑
(邻甲苯基)喹唑啉

4(3H)

酮、6


‑3‑
(2

氟苯基)
‑2‑
(吡啶
‑3‑
基氨基)喹唑啉

4(3H)

酮、4

氧代
‑2‑
(吡啶
‑3‑
基氨基)
‑3‑
(邻甲苯基)

3,4

二氢喹唑啉
‑6‑
甲腈、6


‑3‑
(2

氟苯基)
‑2‑
((5

氟吡啶
‑3‑
基)氨基)喹唑啉

4(3H)

酮、2

((5

氟吡啶
‑3‑
基)氨基)
‑4‑
氧代
‑3‑
苯基

3,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和土北野浩之古田智行关一小林洋平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制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