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两个独立驱动轮的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113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2
自行车(10)包括车架,车架具有由车把定向的前车轮(12)、车座(39)和曲柄。自行车(10)还包括两个枢轴后支柱(18、19),每个支柱承载后车轮(22、23),枢轴后支柱通过独立的枢轴连接部件安装在车架上。曲柄驱动独立于后车轮驱动两个驱动装置(26、27、59、60)。每个后车轮的驱动装置包括自由轮(59、60)。驱动装置被配置以使得在弯道中只有位于弯道内侧的后车轮由曲柄驱动,位于弯道外侧的后车轮自由转动而不受曲柄驱动。曲柄驱动。曲柄驱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两个独立驱动轮的自行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两个独立驱动轮的自行车。它特别适用于个人交通领域,无论它是否有电动辅助。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已知的自行车有单车、三轮车和四轮车。单车有很多缺点,尤其是在城镇。这是因为它们在滑的地方(例如油泄漏、潮湿的鹅卵石或潮湿的路标)很容易打滑。尽管三轮车和四轮车更稳定,但它们的宽度太大了,无法在车流车道之间穿梭,也无法在自行车道(需要注意,自行车道有1.3米宽)上通过。
[0003]文献WO 2005/066015是已知的,其中如在附图2、3和4中所示,提供差动轮系以补偿后车轮之间的角速度差异。因此,该文献中描述的自行车既复杂、笨重、易碎,生产成本也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弥补这些缺陷的全部或部分。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设想了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架设置有由车把定向的前车轮、车座、曲柄以及两个枢轴后支柱,每个枢轴后支柱都承载与自行车的车架相倾靠的后车轮,枢轴后支柱通过车架上独立的枢轴连接部件安装,曲柄驱动独立于后车轮的两个驱动装置,每个后车轮的驱动装置包括自由轮,驱动装置被配置以使得在弯道中,只有位于弯道内侧的后车轮由曲柄驱动,位于弯道外侧的后车轮自由转动的而不受曲柄驱动。
[0006]由于这些设置,关于与自行车的车架平行的偏移量并且关于旋转速度,两个后车轮都是相互独立的。以这种方式,本专利技术主题的自行车可以在弯道中倾斜,并得益于后车轮增加的抓地力。此外,两个后车轮的存在增加了骑行者的安全,减少了另一车辆撞到他的腿或脚的风险。
[0007]因为只有弯道内侧的后车轮被驱动,所以没有机械力与后车轮之间的转速差相关联。此外,由于弯道内侧的后车轮是唯一由曲柄作用驱动的后车轮,因此由曲柄作用驱动的地面对后车轮施加的力参与了自行车的矫直。因此,自行车的倾斜角更小,因此摔倒的风险更小。
[0008]最后,由于不需要差动轮系来补偿弯道中后车轮旋转速度的差值,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自行车显示出非常低的重量、低的复杂性、较低的制造成本和更高的可靠性。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本专利技术主题的自行车包括用于阻塞枢轴后支柱的枢轴连接部件的装置。
[0010]由于这些设置,当阻塞枢轴连接部件的装置被激活时,例如当自行车低速行驶时,自行车将稳定地支撑在三个车轮上。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阻塞枢轴连接部件的装置配置为阻塞枢轴后支柱的相对位置。
[0012]由于这些设置,即使地面是倾斜的,当阻塞装置被激活时,自行车在三个车轮上也
能保持稳定。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本专利技术主题的自行车包括抑制阻塞枢轴连接部件的装置和根据自行车速度控制抑制装置的装置。
[0014]由于这些设置,当自行车速度增加时,枢轴连接部件是自由的,允许自行车在转弯时倾斜。相反,在低速或停车时,自行车在三个车轮上保持稳定。因此,当自行车处于静止状态时,骑行者可以将脚放在曲柄上。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控制抑制装置的装置包括加速器。
[0016]一旦自行车的加速方向和骑行者的重心离开由车轮接触地面形成的三角形,即自行车不稳定时,加速器就会触发对阻塞装置的抑制。这样,如果地面坡度不恒定,或者当自行车进入弯道时,不阻塞枢轴后支柱的相对位置,骑行者就可以重新使自行车平衡。注意,加速器可以是属于智能手机中已知的类型的电子式的;或者是弹球机中常见的机械式(具有使电接触超过一定的倾角的阻尼摆)。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后车轮的驱动装置各自包括安装在曲柄的一个齿轮和至少一个附接到后车轮的链轮之间的链条,每个链条都穿过枢轴后支柱,每个枢轴后支柱支撑每个所述链轮和所述后车轮之间的一个后车轮的轴。
[0018]由于这些设置,枢轴后支柱上的力减小。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枢轴后支柱成形为两个正弦峰值之间的半正弦曲线的形状。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本专利技术主题的自行车在每个后车轮的轴和车架之间包括后阻尼器,该后阻尼器置于后车轮轴上,与承载后车轮的枢轴后支柱位于同一位置。
[0021]由于这些设置,骑行者的舒适度得到了提高,枢轴后支柱上的力也减少了。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后车轮之间的间隔小于31厘米。
[0023]通过这种方式,作为本专利技术主题的自行车可以在行车道之间穿梭。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本专利技术主题的自行车包括用于后车轮的马达驱动器。
[0025]马达驱动器,特别是电动马达驱动器,可以驱动曲柄,也可以直接驱动每个后车轮或前车轮,具体取决于车型。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马达驱动器包括两个马达,每个马达被并入后车轮中。因此,每个后车轮在地面上施加的力可以调节,例如作为自行车平衡的函数。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自行车包括用于控制每个马达施加到每个后车轮的动力的模块。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车轮包括驱动前车轮的马达,控制模块还控制前车轮马达施加的动力。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自行车包括用于定位车把方向的马达驱动器,控制模块还控制车把定位马达。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每个马达所施加的动力的控制模块连接到:车架相对于垂直方向的角度的的角度传感器;自行车的速度传感器;以及车把的角度位置传感器;控制模块被配置以使得由并入到车轮中的每个马达施加的动力引起地面在所述自行车上施加的力的差值,根据速度、车把的角度位置和自行车的倾斜度,这个差值与这些力相对于自行车和骑行者重心的力矩相匹配。
[0031]由于这些设置,控制模块可以补偿自行车的轻微不稳定性。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配置为实现自行车的通过弯道的平缓曲线和良好稳定性。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配置为通过控制车轮施加在地面上的力来校正自行车的轻微倾斜以响应马达施加的力,从而提供自行车在直线和曲线上的稳定性。
[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利用函数将速度值、车把的角度位置和由于马达的控制而产生的自行车倾斜度耦合起来,函数通过自主学习确定。
[0035]在一些实施例中,自主学习由经验丰富的骑行者和初学骑行者进行,自行车突然倾斜对应失败,长时间倾斜对应成功。
[0036]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自行车的使用者继续进行自主学习。
附图说明
[0037]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的和具体特征将从作为本专利技术主题的自行车的至少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非限制性描述中显而易见,参考附录中包含的附图,其中:
[0038][图1]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主题的自行车的特定实施例的俯视图;
[0039][图2]表示图1所示自行车的侧视图;
[0040][图3]表示图1和图2中所示自行车的局部立体图;
[0041][图4]表示图1至图3所示自行车的直线行驶情况的局部后视图;
[0042][图5]表示图1至图3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自行车(10),包括车架(11),所述车架(11)设置有由车把(13)定向的前车轮(12)、车座(39)、曲柄(14和15),所述车架连接到两个枢轴后支柱(18,19),每个枢轴后支柱都承载与所述自行车的车架相倾靠的后车轮(22、23),所述枢轴后支柱通过所述车架上独立的枢轴连接部件(40、56、57)安装,所述曲柄驱动独立于所述后车轮的两个驱动装置(16、17、26、27、28、29、59、60),每个后车轮的驱动装置包括自由轮(59、60),所述驱动装置被配置以使得在弯道中只有位于所述弯道内侧的所示后车轮由所述曲柄驱动,位于所述弯道外侧的所示后车轮自由转动的而不受所述曲柄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10),其中,所述自行车(10)进一步包括所述枢轴后支柱(18、19)的枢轴连接部件(40、56、57)的阻塞装置(43、44、45、46、47、48、49、55、5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10),其中,所述枢轴连接部件(40、56、57)的阻塞装置(43、44、45、46、47、48、49、55、58)配置用于阻塞枢轴后支柱(18、19)的相对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行车(10),其中,所述自行车(10)进一步包括用于所述枢轴连接部件(40、56、57)的阻塞装置(43、44、45、46、47、48、49、55、58)的抑制装置和用于根据所示自行车的速度控制所述抑制装置的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10),其中,所述用于控制所述抑制装置的装置包括加速器。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10),其中,所述后车轮(22、23)的驱动装置(16、17、26、27、28、29、59、60)各自包括在所述曲柄的一个齿轮(16、17)和附接到所述后车轮的至少一个链轮(26、27)之间安装的链条(28、29),每个链条经过枢轴后支柱(18、19),每个枢轴后支柱支撑每个所述链轮和所述后车轮之间的一个后车轮的轴(24、25)。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10),其中,每个枢轴后支柱(18、19)成形为两个正弦峰值之间的半正弦曲线的形状。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10),其中,所述自行车(10)在每个后车轮的所述轴(24、25)和所述车架(11)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保罗
申请(专利权)人:布莱克拜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