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天线设计实现3D全向读取的RFID电子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974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标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天线设计实现3D全向读取的RFID电子标签,包括外壳、面纸层和热熔胶,外壳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面纸层和热熔胶,面纸层的底部设有自带胶,且热熔胶覆盖外壳的底部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面纸层可通过下端贴覆的自带胶与外壳表面进行粘合,而由于面纸层由铜版纸组成,使得面纸层的印刷、打印效果更加清晰确保后续读取标签内容时能够准确读取,而装置需要安装时只需要将热熔胶底部离型纸撕去,再将热熔胶贴覆于安装设备即可完成安装,使得装置在安装时牢固性较高,造成装置安装后不容易掉落。装置安装后不容易掉落。装置安装后不容易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天线设计实现3D全向读取的RFID电子标签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标签
,具体为一种通过天线设计实现3D全向读取的RFID电子标签。

技术介绍

[0002]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读头、通信器、读写器。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
[0003]但是,现有的通过天线设计实现3D全向读取的RFID电子标签,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采用的3D芯片的成本过高,而且天线的排列组成不能有效的优化装置的采集效果,从而导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缺陷,不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在使用时表面印刷标记清晰度不足,导致后续读取标签内容时存在读取错误的情况,而且装置在安装时牢固性较差,造成装置安装后容易掉落,不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天线设计实现 3D全向读取的RFID电子标签,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通过天线设计实现3D全向读取的RFID电子标签,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采用的3D芯片的成本过高,而且天线的排列组成不能有效的优化装置的采集效果,从而导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缺陷,不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在使用时表面印刷标记清晰度不足,导致后续读取标签内容时存在读取错误的情况,而且装置在安装时牢固性较差,造成装置安装后容易掉落,不利于实际使用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通过天线设计实现3D全向读取的RFID电子标签,包括外壳、面纸层和热熔胶,所述外壳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面纸层和热熔胶;
[0007]所述面纸层的底部设有自带胶,且热熔胶覆盖外壳的底部表面。
[0008]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部呈空心状,且外壳的内部分别设有芯片板和天线板,并且天线板和芯片板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面纸层为铜版纸组成,且热熔胶的底部包覆一层离型纸。
[0010]优选的,所述芯片板的四角均设有定位孔,且芯片板的中间安装有RFID射频芯片。
[0011]优选的,所述芯片板的表面设有光纤,且光纤的与收发器衔接,并且天线板的内部设有扩散状分布的蚀刻铝天线。
[00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天线设计实现3D全向读取的 RFID电子标签,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装置整体的成本较低,可大量投入生产,而且天线的排列组成能有效的优化装置的采集效果,从而减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缺陷,有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在使用时表面印刷标记清晰度较高,确保后续读取标签内容时能够准确读取,而且装置在安装
时牢固性较高,造成装置安装后不容易掉落,有利于实际使用。
[0013]1、通过设置芯片板、RFID射频芯片、光纤以及天线板,将安装有RFID射频芯片的芯片板放入外壳内部完成整体的安装,而天线板通过内部扩散状分布的蚀刻铝天线能够全面采集数据,随后数据通过光纤导入收发器内部,并由收发器输入RFID射频芯片内部进行储存,使得装置整体的成本较低,可大量投入生产,而且天线的排列组成能有效的优化装置的采集效果,从而减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缺陷。
[0014]2、通过设置外壳、面纸层以及热熔胶,面纸层可通过下端贴覆的自带胶与外壳表面进行粘合,而由于面纸层由铜版纸组成,使得面纸层的印刷、打印效果更加清晰确保后续读取标签内容时能够准确读取,而装置需要安装时只需要将热熔胶底部离型纸撕去,再将热熔胶贴覆于安装设备即可完成安装,使得装置在安装时牢固性较高,造成装置安装后不容易掉落,有利于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外壳结构拆分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芯片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外壳;2、面纸层;3、离型纸;4、自带胶;5、热熔胶;6、芯片板;601、定位孔;7、RFID射频芯片;8、光纤;801、收发器;9、天线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实施例:如图1

3所示,一种通过天线设计实现3D全向读取的 RFID电子标签,包括外壳1、面纸层2和热熔胶5,由于外壳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面纸层2和热熔胶5,面纸层2可通过下端贴覆的自带胶4与外壳1表面进行粘合。
[0022]具体的,请参阅图2和图3,由于外壳1的内部呈空心状,且外壳1的内部分别设有芯片板6和天线板9,并且天线板9和芯片板6 贴合,使得芯片板6和天线板9拼接后可放入外壳1的内部进行安装,通过外壳1将芯片板6和天线板9进行保护。
[0023]具体的,请参阅图2,由于面纸层2为铜版纸组成,且热熔胶5 的底部包覆一层离型纸3,使得面纸层2的印刷、打印效果更加清晰确保后续读取标签内容时能够准确读取,而装置需要安装时只需要将热熔胶5底部离型纸3撕去,再将热熔胶5贴覆于安装设备即可完成安装,使得装置在安装时牢固性较高,造成装置安装后不容易掉落。
[0024]具体的,请参阅图3,由于芯片板6的四角均设有定位孔601,且芯片板6的中间安装有RFID射频芯片7,芯片板6在安装时可通过定位孔601的位置确认芯片板6的安装位置,避免芯片板6在安装时出现安装角度出现偏差的情况。
[0025]具体的,请参阅图3,由于芯片板6的表面设有光纤8,且光纤8的与收发器801衔接,并且天线板9的内部设有扩散状分布的蚀刻铝天线,将安装有RFID射频芯片7的芯片板6放
入外壳1内部完成整体的安装,而天线板9通过内部扩散状分布的蚀刻铝天线能够全面采集数据,随后数据通过光纤8导入收发器801内部,并由收发器 801输入RFID射频芯片7内部进行储存,使得装置整体的成本较低,可大量投入生产,而且天线的排列组成能有效的优化装置的采集效果,从而减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缺陷。
[0026]工作原理:面纸层2可通过下端贴覆的自带胶4与外壳1表面进行粘合,而由于面纸层2由铜版纸组成,使得面纸层2的印刷、打印效果更加清晰确保后续读取标签内容时能够准确读取,而装置需要安装时只需要将热熔胶5底部离型纸3撕去,再将热熔胶5贴覆于安装设备即可完成安装,使得装置在安装时牢固性较高,造成装置安装后不容易掉落,且将安装有RFID射频芯片7的芯片板6放入外壳1内部完成整体的安装,而天线板9通过内部扩散状分布的蚀刻铝天线能够全面采集数据,随后数据通过光纤8导入收发器801内部,并由收发器801输入RFID射频芯片7内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天线设计实现3D全向读取的RFID电子标签,包括外壳(1)、面纸层(2)和热熔胶(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面纸层(2)和热熔胶(5);所述面纸层(2)的底部设有自带胶(4),且热熔胶(5)覆盖外壳(1)的底部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天线设计实现3D全向读取的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呈空心状,且外壳(1)的内部分别设有芯片板(6)和天线板(9),并且天线板(9)和芯片板(6)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天线设计实现3D全向读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鑫王成贺宋文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鸥思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