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沃柑果树的自动化喷、滴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945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沃柑果树的自动化喷、滴灌系统,包括控制器和喷头固定杆,喷头固定杆的顶面设有喷头和喷嘴,喷头的底部设有水管,喷头固定杆的底部设有一个蓄水圆桶,蓄水圆桶内设有第二水泵,第二水泵的出水口处设有滴灌结构,滴灌结构从蓄水圆桶侧面的圆孔伸出,滴灌结构由若干个滴灌部件首尾相连组成,滴灌部件由第一弯管,连接管,第二弯管,水压传感器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系统通过提升喷头的高度,使喷头在较高处喷出水雾,形成大面积的对沃柑果树叶面进行喷灌补水,将喷头的压力调小,喷头中的水会持续流到蓄水圆桶中,蓄水圆桶中的微型泵会抽水给到滴灌结构中,从而实现喷灌和滴灌一体化。从而实现喷灌和滴灌一体化。从而实现喷灌和滴灌一体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沃柑果树的自动化喷、滴灌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沃柑种植灌溉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沃柑果树的自动化喷、滴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果中富含大量的人体所需维生素,多吃水果有益身体健康,因此对于水果的种植现也多采用园林种植的模式进行种植,沃柑,以早秋梢为结果母枝,结果枝梢多为有叶花枝,一般树冠中下部坐果率较高,具有长势旺盛、冬季果实落地少、挂果能力强、挂果采收期长的特点。果肉嫩滑、汁多,口感甜柔。在进行园林果树的种植中,为了保证果树的正常生长,进行及时的灌溉是必不可少的。
[0003]传统对沃柑果树的灌溉中,通常采用小车推灌、喷灌系统喷灌、滴灌系统滴灌等方式对沃柑树进行补水,当果树生长较为茂密的时候,果树之间的过道会变窄,使用小车推灌的方式不便于在果树之间穿梭,并且小车推灌的范围小,需要多次取水灌溉,因此小车推灌的方式不能保证对所有的沃柑果树进行灌溉,灌溉效率较低;采用传统的喷灌系统喷灌,通常是采用螺旋机构打散水束,从而形成水幕对果树进行喷灌,但是此种喷灌方式的喷水量并不是太均匀,造成有的区域水量喷灌过多,有的区域水量喷灌较少,从而浪费了水资源;而使用滴灌系统对果树滴灌,现都是在一根长管上开孔滴灌,一般开孔的管道内的水压较小,如果出现孔点堵塞的问题,需要整根拆除,疏通或者更换滴灌比较困难。
[0004]上述三种灌溉的方式只能对果树的叶面或者茎部补水,作用单一,并且启动和停止通常需要人为操控,自动化程度较低,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沃柑果树的自动化喷、滴灌系统,以解决上述提到的相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沃柑果树的自动化喷、滴灌系统,以解决现有对沃柑果树的补水存在废水;推灌方式蓄水量和喷灌的范围较小,对于茂密的果树群不便推灌,不利于持续补水;采用传统的喷灌方式喷出的水量不均匀;采用长管开孔的滴灌方式因喷点较多,出现堵塞不利于维护人员疏通或更换;补水和停止补水需要操作人员控制,自动化程度较低等问题。
[0006]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沃柑果树的自动化喷、滴灌系统,包括控制器和喷头固定杆,所述喷头固定杆的顶面设有喷头,所述喷头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口,若干出水口处分别设有一个喷嘴,所述喷头的底部开设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处设有水管,所述水管末端设有第一水泵,所述喷头固定杆的底部设有一个蓄水圆桶,所述喷头固定杆位于蓄水圆桶内,所述蓄水圆桶的顶部设有滤网,所述蓄水圆桶内设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处设有滴灌结构,所述蓄水圆桶的侧面还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滴灌结构从蓄水圆桶侧面的圆孔伸出,所述滴灌结构由若干个滴灌部件首尾相连组成,所述滴灌部件由第一弯管,连接管,第二弯
管,水压传感器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组成,所述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的顶面开设有滴灌孔,所述第一弯管以及第二弯管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和第一弯管侧壁的通孔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和第二弯管侧壁的通孔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管的顶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管顶面的通孔内密封设有水压传感器,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设有土壤水分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和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水压传感器以及土壤水分传感器相连。
[0008]进一步地,所述喷头为圆碟形,所述出水口圆周对称开设在喷头的侧壁上,所述喷嘴为雾化喷嘴。
[0009]进一步地,所述喷头固定杆为中空圆杆,所述水管设于喷头固定杆内,所述喷头固定杆的中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孔,所述蓄水圆桶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圆孔,所述水管从喷头固定杆中下部侧壁的圆孔中伸出后,再从蓄水圆桶侧壁的第二圆孔中伸出,所述喷头固定杆侧壁上的圆孔以及蓄水圆桶侧壁的第二圆孔和水管为密封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蓄水圆桶的底部设有地脚。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管的两个端口处分别设有外螺纹的塑料螺纹筒。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弯管的两个端口处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塑料螺纹帽,所述第二弯管的两个端口处分别设有凸圆,凸圆对塑料螺纹帽形成限位,使塑料螺纹帽不会从第二弯管中脱出,所述塑料螺纹帽可在第二弯管的端口处转动,所述塑料螺纹帽的螺纹处的底部、第二弯管的端口的端面处设有橡胶垫圈。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管的两个端口处的塑料螺纹筒分别和所述第二弯管的塑料螺纹帽接触,通过旋转塑料螺纹帽,使第一弯管的塑料螺纹筒和橡胶垫圈的一端面紧密贴合。
[0014]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系统通过提升喷头的高度,使喷头在较高处喷出水雾,形成大面积的对沃柑果树叶面进行喷灌补水,当对沃柑果树叶面补水完毕之后,将喷头的压力调小,喷头中的水会持续流到蓄水圆桶中,蓄水圆桶中的微型泵会抽水给到滴灌结构中,从而实现喷灌和滴灌一体化;当喷头喷灌的过程中,蓄水圆桶可以回收一部分水,避免水资源浪费,同时蓄水圆桶还可以收集雨水,蓄水圆桶顶部的滤网可以隔绝大的杂质,节约了水资源,有利于持续滴灌;滴灌结构为若干个滴灌部件组成,如果滴灌部件发生堵塞,滴灌部件中的水压传感器的压力值会发生变化,并反馈到控制器,发现有对堵塞现象,可以将其中一端取下更换新的滴灌部件,有利于维护人员及时发现损坏,便于及时更换,无需对整体更换,节约了成本;本系统采用现有的控制器控制,当土壤水分传感器感应到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少时,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陆续工作,对沃柑果树进行补水,同时也可以定时控制第一水泵供水给喷头对沃柑果树进行喷灌,减少人工监控的次数,提高自动化喷、滴灌的程度。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的剖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滴灌结构的俯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滴灌部件的俯视图;
[0020]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0021]1、喷嘴;2、喷头;3、水管;4、滤网;5、沃柑果树;6、滴灌结构;6

1、滴灌孔;6

2、第一弯管;6

3、连接管;6

4、第二弯管;6

5、塑料螺纹帽;6

6、塑料螺纹筒;6

7、凸圆;7、蓄水圆桶;8、第二水泵;9、喷头固定杆;10、地脚;11、土壤水分传感器;12、第一水泵;13、水压传感器;14、橡胶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及其应用。
[0024]如图1

4所示,一种用于沃柑果树的自动化喷、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沃柑果树的自动化喷、滴灌系统,包括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固定杆,所述喷头固定杆的顶面设有喷头,所述喷头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口,若干出水口处分别设有一个喷嘴,所述喷头的底部开设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处设有水管,所述水管末端设有第一水泵,所述喷头固定杆的底部设有一个蓄水圆桶,所述喷头固定杆位于蓄水圆桶内,所述蓄水圆桶的顶部设有滤网,所述蓄水圆桶内设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处设有滴灌结构,所述蓄水圆桶的侧面还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滴灌结构从蓄水圆桶侧面的圆孔伸出,所述滴灌结构由若干个滴灌部件首尾相连组成,所述滴灌部件由第一弯管,连接管,第二弯管,水压传感器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组成,所述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的顶面开设有滴灌孔,所述第一弯管以及第二弯管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和第一弯管侧壁的通孔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和第二弯管侧壁的通孔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管的顶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管顶面的通孔内密封设有水压传感器,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设有土壤水分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和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水压传感器以及土壤水分传感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沃柑果树的自动化喷、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为圆碟形,所述出水口圆周对称开设在喷头的侧壁上,所述喷嘴为雾化喷嘴。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秋罗华福陈浩生唐建平刘炬韦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鸣鸣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