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沃柑种植用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455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沃柑种植用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蓄水池、混肥池、混药池、分水室、淋管、喷管、灌管;蓄水池通过水管连接混肥池、混药池和分水室;混肥池和混药池通过水管分别连接分水室;分水室连接有淋管、喷管、灌管;淋管连接淋水头;喷管连接喷水头;灌管连接灌溉头;淋管、喷管、灌管都随沃柑种植行分布在种植基地中,淋水头设于沃柑顶部位置,并使用立柱进行固定;灌溉头设于地面位置,并靠近树根部;喷水头设于地面上,位置比灌溉头略高,分布在沃柑种植行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三种灌溉模式进行连接,通过分水室的重新分配和控制,在缺水的时候使用灌溉头,在需要补少量水的时候使用喷水头,在打农药、降低温度时使用淋水头。用淋水头。用淋水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沃柑种植用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沃柑种植培育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沃柑种植用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也随着不断地更新换代,国家对于农业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加,农业实现自动化、精细化、国际化发展也需要更大的进步。目前在农场中都有使用现代化生产工具,极大的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并且农场机构企业积极寻求在良种培育、节水灌溉、防治虫害、节本节源等规模自动化高新技术。
[0003]沃柑是一个晚熟杂交柑桔品种,有外观漂亮、晚熟高糖、树势强旺、丰产优质等特点,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沃柑种植过程中肥水要充足,对土质、砧木配合比较讲究,对微量元素敏感,极易缺乏镁锌硼等营养元素。
[0004]沃柑的种植肥水的施用量要求足够和利用高,传统的人工施肥有缺点,施肥量和均匀程度都得不到保障,同时采用的多是漫灌的形式,不仅会造成水肥流失,还会浪费水;并且人工施肥的劳动强度大,效率极低,因此多采用到滴灌和喷管结合一体的灌溉系统,或者采用的是水肥一体化的灌溉方式,但是滴灌器的使用寿命并不长,受限于滴灌孔,若滴灌中水压过大,可能因为过大的水压的冲击造成滴灌器受损,大大较少了滴灌系统的使用寿命,若是使用的是地表滴灌,用作滴灌带的塑料水管铺土壤表面,但是滴灌器的防堵能力较弱,容易被地表面的泥沙堵住滴灌器,导致滴灌不能完全发挥作用,也会造成施用水肥不均匀的情况,无论是何种情况,滴灌器都需要进行及时的检查和替换,增加工作难度。
[0005]同时单一的水肥一体化系统仅满足了一种灌溉方式,诸如在干旱时期需要浇灌更多量的水,需要用到流量大的出水口,而在仅需要补充较少叶面水肥的时候,需要用到流量较小的能辐射到叶片的喷管口,需要设计一种喷淋灌一体化灌溉系统,满足多种灌溉模式,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水、施药模式替换施用,全程自动化,提高灌溉水肥和施药效率,减少人工施肥劳动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科学的管理喷施水肥情况,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沃柑种植用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以解决目前人工灌溉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施肥不均匀,水肥一体化灌溉模式单一,滴灌寿命短等问题,本技术将三种灌溉模式进行连接,通过分水室的重新分配和控制,在缺水的时候使用灌溉头,在需要补少量水的时候使用喷水头,在打农药、降低温度时使用淋水头。
[0007]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沃柑种植用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蓄水池、混肥池、混药池、分水室、淋管、喷管、灌管;所述蓄水池通过水管连接混肥池、混药池和分水室;混肥池和混药池通过水管分别连接分水室左侧;所述分水室右侧连接有淋管、喷管、灌管;所述淋管连接淋水头;所述的喷管连接喷水头;所述的灌管连接灌溉头;淋管、喷管、灌管都随沃柑种植行分布在
种植基地中,淋水头设于沃柑顶部位置,并使用立柱进行固定;灌溉头设于地面位置,并靠近树根部;喷水头设于地面上,位置比灌溉头略高,分布在沃柑种植行之间。
[0009]进一步,所述蓄水池与混肥池、混药池连接的水管上均设有电子流量阀。
[0010]进一步,所述混肥池内部设有除杂层、活性炭层、过滤层;所述除杂层和活性炭层设于混肥池上部,且除杂层在活性炭层的上方;所述的过滤层设于混肥池下部。
[0011]进一步,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机、搅拌臂、搅拌叶、架子;所述的搅拌机设于混肥池右侧外部;所述的架子设于搅拌机底部;所述的搅拌臂一端连接搅拌机,另一端进入混肥池;所述的搅拌叶一端连接搅拌臂底部;所述的搅拌臂、搅拌叶设于活性炭层和过滤层之间;所述的混肥池左侧设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对应搅拌机高度设置。
[0012]进一步,所述混药池顶部设有药水口;所述药水口与进水管口邻近,其下部有过滤网筛;所述的过滤网筛将药水口底部和进水管口包裹。
[0013]进一步,所述蓄水池、混肥池、混药池与分水室连接的水管上均设有单向阀。
[0014]进一步,所述混肥池与分水室连接的水管上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位于单向阀流向的前方。
[0015]进一步,所述淋管上还设有水流增压器。
[0016]进一步,所述淋管、喷管、灌管上均设有电子流量计。
[0017]进一步,所述蓄水池、混肥池、混药池与淋管、喷管、灌管在分水室内相互连通,由分水室控制连通的管路和开关。
[0018]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9](1)本技术将三种模式的灌溉进行整合连接,通过分水室的重新分配和控制,在缺水的时候使用灌溉头,灌溉头靠近沃柑根部,使用时直接对沃柑进行浇水,效率高于滴灌,并且沃柑本身就是急需要水的果树,因此不会产生太多的水浪费,在需要补少量水的时候使用喷水头,直接使用喷水的方式,针对树下进行浇灌,把证地面的湿润和保证沃柑用水,喷水的范围大,用水少,能节约水资源,在打农药、降低温度时使用淋水头,或者在使用叶面肥时,可直接使用;
[0020](2)本技术采用全自动控制,无需使用人力,减少了人工打药、人工施肥,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减轻工人工作强度,分水室自动控制连通管路,即使混肥池和混药池进水位置不同,最终都可输出到三条管路中;
[0021](3)在混药池和混肥池与蓄水池之间使用电子流量阀,精准的控制使用的水量,达到科学配置水肥和农药,在淋管、喷管、灌管上还设有电子流量计,方便管理和控制用水量,并进行记录,科学控制用量和更改方案。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一种沃柑种植用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各序号和名称如下:
[0024]1‑
蓄水池;101

电子流量阀;
[0025]2‑
混肥池;201

除杂层;202

活性炭层;203

过滤层;204

抽水泵; 205

进料口;
[0026]3‑
混药池;301

药水口;302

过滤网晒;
[0027]4‑
分水室;401

单向阀;402

电子流量计;
[0028]5‑
淋管;501

淋水头;502

立柱;503

水流增压器;
[0029]6‑
喷管;601

喷水头;
[0030]7‑
灌管;701

灌溉头;
[0031]8‑
搅拌机;801

搅拌臂;802

搅拌叶;803

架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更好理解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沃柑种植用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混肥池(2)、混药池(3)、分水室(4)、淋管(5)、喷管(6)、灌管(7);所述蓄水池(1)通过水管连接混肥池(2)、混药池(3)和分水室(4);混肥池(2)和混药池(3)通过水管分别连接分水室(4)左侧;所述分水室(4)右侧连接有淋管(5)、喷管(6)、灌管(7);所述淋管(5)连接淋水头(501);所述的喷管(6)连接喷水头(601);所述的灌管(7)连接灌溉头(701);淋管(5)、喷管(6)、灌管(7)都随沃柑种植行分布在种植基地中,淋水头(501)设于沃柑顶部位置,并使用立柱(502)进行固定;灌溉头(701)设于地面位置,并靠近树根部;喷水头(601)设于地面上,位置比灌溉头(701)略高,分布在沃柑种植行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沃柑种植用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与混肥池(2)、混药池(3)连接的水管上均设有电子流量阀(1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沃柑种植用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肥池(2)内部设有除杂层(201)、活性炭层(202)、过滤层(203);所述除杂层(201)和活性炭层(202)设于混肥池(2)上部,且除杂层(201)在活性炭层(202)的上方;所述的过滤层(203)设于混肥池(2)下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沃柑种植用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机(8)、搅拌臂(801)、搅拌叶(802)、架子(803);所述的搅拌机(8)设于混肥池(2)右侧外部;所述的架子(8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生唐建平罗华福纪素峰谢明艺陆厚业黄荣雷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鸣鸣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