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电缆支撑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917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1
本申请提出一种轨道交通电缆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架和隔离板,两个支撑架通过隔离板相连,支撑架包括:底座、立柱和两组电缆支撑件,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挡板;立柱设置在底座上,立柱包括位置相反的第一立柱面和第二立柱面,第一立柱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第二立柱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槽;两组电缆支撑件分别设置在立柱上;隔离板包括:位置相反的第一隔离板面和第二隔离板面,第一隔离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扣,第二隔离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扣。由此,能够避免涡流的产生,防止临近信号传输相互干扰,从而提高轨道系统通信的可靠性,并且结构简单易组装,大大减少了铺设成本。大大减少了铺设成本。大大减少了铺设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交通电缆支撑组件


[0001]本申请涉及电缆敷设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电缆支撑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为了配合轨道交通电气化使用,需要在轨道交通沿线铺设电缆。
[0003]相关技术中的轨道交通道沟放置电缆支撑组件通常采用金属固定件进行组装,而轨道交通电缆支撑组件内的金属组件易使电缆产生涡流,产生电信号干扰,影响电缆的安全运行,从而降低了轨道系统中通信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申请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轨道交通电缆支撑组件,能够避免涡流的产生,防止临近信号传输相互干扰,从而提高轨道系统通信的可靠性,并且结构简单易组装,大大减少了铺设成本。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轨道交通电缆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架和隔离板,所述两个支撑架通过所述隔离板相连,所述支撑架和所述隔离板由非金属材料构成,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立柱和两组电缆支撑件,其中,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挡板;所述立柱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立柱包括位置相反的第一立柱面和第二立柱面,所述第一立柱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二立柱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槽;所述两组电缆支撑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柱上,其中,所述两组电缆支撑件,用于架设多组电缆;所述隔离板包括:位置相反的第一隔离板面和第二隔离板面,所述第一隔离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扣,所述第二隔离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扣,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卡扣和所述多个第二卡扣,用于通过所述多个第一卡槽和所述多个第二卡槽连接所述两个支撑架;所述隔离板,用于隔离临近电缆之间的信号传输干扰。
[0007]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电缆支撑组件,能够避免涡流的产生,防止临近信号传输相互干扰,从而提高轨道系统通信的可靠性,并且结构简单易组装,大大减少了铺设成本。
[0008]另外,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出的轨道交通电缆支撑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9]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还包括:位置相反的第三立柱面和第四立柱面,其中,所述第一立柱面分别与所述第三立柱面及所述第四立柱面相连,所述第二立柱面分别与所述第三立柱面及所述第四立柱面相连。
[0010]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组电缆支撑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立柱面和所
述第四立柱面上;所述电缆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和第三支撑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三支撑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三支撑结构等间距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之间。
[0011]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板还包括:位置相反的第三隔离板面和第四隔离板面,其中,所述第一隔离板面分别与所述第三隔离板面及所述第四隔离板面相连,所述第二隔离板面分别与所述第三隔离板面及所述第四隔离板面相连,其中,所述第三隔离板面和所述第四隔离板面分别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0012]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一卡板,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立柱面上,且所述第一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其中,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一卡扣可拆卸连接。
[0013]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槽包括:第二凹槽和第二卡板,其中,所述第二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二立柱面上,且所述第二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其中,所述第二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扣可拆卸连接。
[0014]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第一L型卡槽,其中,所述第一L型卡槽开设于所述隔离板上,且所述第一L型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板可拆卸连接。
[0015]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扣包括:第二L型卡槽,其中,所述第二L型卡槽开设于所述隔离板上,且所述第二L型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板可拆卸连接。
[0016]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下部开设有多个导流通道,其中,所述导流通道,用于导流道沟内因雨水产生的泥沙。
[0017]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非金属材料为高分子复合材料。
[0018]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0]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电缆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隔离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隔离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如图所示:1、支撑架,11、底座,12、立柱,121、第一立柱面,122、第二立柱面,123、第三立柱面,124、第四立柱面,13、电缆支撑件,131、第一支撑结构,132、第二支撑结构,133、第三支撑结构,2、隔离板,21、第一隔离板面,22、第二隔离板面,23、第三隔离板面,24、第四隔离板面,3、挡板,4、第一卡槽,41、第一凹槽,42、第一卡板,5、第二卡槽,51、第二凹槽,52、第二卡板,6、第一卡扣,61、第一L型卡槽,7、第二卡扣,71、第二L型卡槽,8、加强筋,
9、导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9]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电缆支撑组件。
[003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交通电缆支撑组件,可放置在轨道交通道沟内,对不同的轨道交通电缆进行架设。
[0031]如图1

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电缆支撑组件,可包括:两个支撑架1和隔离板2,两个支撑架1通过隔离板2相连,支撑架和隔离板由非金属材料构成。
[0032]其中,支撑架1包括:底座11、立柱12和两组电缆支撑件13。
[0033]其中,底座11的两侧设置有挡板3,立柱12设置在底座11上,立柱12包括位置相反的第一立柱面121和第二立柱面122,第一立柱面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电缆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撑架和隔离板,所述两个支撑架通过所述隔离板相连,所述支撑架和所述隔离板由非金属材料构成,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立柱和两组电缆支撑件,其中,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挡板;所述立柱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立柱包括位置相反的第一立柱面和第二立柱面,所述第一立柱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二立柱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槽;所述两组电缆支撑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柱上,其中,所述两组电缆支撑件,用于架设多组电缆;所述隔离板包括:位置相反的第一隔离板面和第二隔离板面,所述第一隔离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扣,所述第二隔离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扣,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卡扣和所述多个第二卡扣,用于通过所述多个第一卡槽和所述多个第二卡槽连接所述两个支撑架;所述隔离板,用于隔离临近电缆之间的信号传输干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电缆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还包括:位置相反的第三立柱面和第四立柱面,其中,所述第一立柱面分别与所述第三立柱面及所述第四立柱面相连,所述第二立柱面分别与所述第三立柱面及所述第四立柱面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电缆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电缆支撑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立柱面和所述第四立柱面上;所述电缆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和第三支撑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三支撑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三支撑结构等间距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黎明韩翔李德玲
申请(专利权)人:冠元上珂新材料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