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式尾门辅助装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899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式尾门辅助装配工装,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尾门定位机构(2),所述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车身压紧机构(3)和两个尾门支撑机构(4),所述框架(1)的两端设置有车身定位机构(5),所述框架(1)上还设置有装具对中机构(6),所述装具对中机构(6)与所述框架(1)两端的所述车身定位机构(5)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尾门在装配时位置处于设计状态,防止尾门受重力作用而自然下垂,从而有效保证装配尺寸的稳定性。从而有效保证装配尺寸的稳定性。从而有效保证装配尺寸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置式尾门辅助装配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工装,特别是一种内置式尾门辅助装配工装。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外覆盖件的分缝面差是决定车辆外观质量的首要因素。在车身外覆盖件中,尾门是较为重要的外观件,尾门的装配精度直接影响着其与侧围及尾灯的匹配精度等DTS指标。因此,尾门装配一直是困扰汽车企业的难题:首先,与尾门发生配合关系的部件非常多,有侧围、后保险杠、尾灯等;其次,在对尾门进行装配时,后保、尾灯等模块尚未安装,尾门装配缺少相应的参考,如果尾门装配不良,会存在整个后脸不协调,影响外观质量的问题。所以,调整尾门部位的装配间隙质量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0003]目前尾门一般采用人工手动装配到白车身上。由于白车身和尾门自身的制造误差,影响汽车尾门装配精度,而且尾门受重力影响会自然下垂,人工在装配过程中很难保证车身外观匹配要求。其中车身后部的主要控制点为尾门整体相对于车身侧围整体的左右对中度,人工装配过程中通常需要多次进行手动调整匹配,人工劳动强度大,且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式尾门辅助装配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使尾门在装配时位置处于设计状态,防止尾门受重力作用而自然下垂,从而有效保证装配尺寸的稳定性。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式尾门辅助装配工装,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尾门定位机构,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两个车身压紧机构和两个尾门支撑机构,所述框架的两端设置有车身定位机构,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装具对中机构,所述装具对中机构与所述框架两端的所述车身定位机构连接。
[0006]前述的内置式尾门辅助装配工装中,优选地,所述框架为对称结构,两个所述尾门定位机构结构完全相同,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框架顶部的两端,所述尾门定位机构包括尾门定位销、销座、第一L型转接块和框架连接块,所述尾门定位销与所述销座螺纹连接,所述销座通过螺丝与所述第一L型转接块连接,所述第一L型转接块通过螺丝与所述框架连接块连接,所述框架连接块通过螺丝与所述框架连接。
[0007]前述的内置式尾门辅助装配工装中,优选地,两个所述车身压紧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框架底部的两端,两个所述车身压紧机构结构完全相同,均包括操作手柄、压头、尾门支撑块、连接块和第二L型转接块,所述第二L型转接块的一端通过螺丝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L型转接块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固设有所述压头,所述压头上固设有所述尾门支撑块,所述操作手柄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L型转接块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中部形成有手柄连接杆,所述手柄连接杆的端部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操作手柄的中部转动连接。
[0008]前述的内置式尾门辅助装配工装中,优选地,两个所述尾门支撑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底部,两个所述尾门支撑机构的结构完全相同,均包括支撑块和第三L型转接块,所述第三L型转接块的一端通过螺丝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三L型转接块的另一端。
[0009]前述的内置式尾门辅助装配工装中,优选地,所述装具对中机构包括底座、第四转轴、连接板、连杆、连杆转接块和滑轨,所述第四转轴固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固设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连接板转动安装在所述第四转轴上,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一根所述连杆,两根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均转动安装有一个所述连杆转接块,所述连杆转接块与所述车身定位机构连接,所述滑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轨对称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两端,所述连杆转接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
[0010]前述的内置式尾门辅助装配工装中,优选地,所述滑轨的上方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方设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与所述连杆转接块连接。
[0011]前述的内置式尾门辅助装配工装中,优选地,两个所述车身定位机构结构完全相同,均包括转接板、车身定位块和车身定位销,所述转接板与所述连杆转接块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转接板上固设有一根所述车身定位销和三个所述车身定位块。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包括框架,框架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尾门定位机构,框架的底部设置有两个车身压紧机构和两个尾门支撑机构,框架的两端设置有车身定位机构,框架上还设置有装具对中机构,装具对中机构与框架两端的车身定位机构连接。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两个车身定位机构与两个车身压紧机构的配合将本产品固定在白车身上,通过两个尾门支撑机构和两个尾门定位机构对汽车尾门进行定位,保证尾门安装位置处于设计状态,而且在两个尾门支撑机构的作用下,尾门不会因自身重力而下垂,从而有效保证装配尺寸的稳定性。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汽车尾门的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
[0013]此外,通过设置装具对中机构,可以调节两个车身定位机构的间距,从而适用于不同开档尺寸的白车身,提高本专利技术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轴测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
[0017]图4是装具对中机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装具对中机构正面轴测图;
[0019]图6是车身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车身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尾门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9是尾门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框架1、尾门定位机构2、车身压紧机构3、尾门支撑机构4、车身定位机构5、装具对中机构6、尾门定位销7、销座8、第一L型转接块9、框架连接块10、操作手柄11、压头12、尾门支撑块13、连接块14、第二L型转接块15、手柄连接杆16、支撑块17、第三L型转接块18、底座19、第四转轴20、连接板21、连杆22、连杆转接块23、滑轨24、限位块25、限位弹
簧26、转接板27、车身定位块28、车身定位销29。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

图9所示,一种内置式尾门辅助装配工装,包括框架1,框架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尾门定位机构2,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车身压紧机构3和两个尾门支撑机构4,框架1的两端设置有车身定位机构5,框架1上还设置有装具对中机构6,装具对中机构6与框架1两端的车身定位机构5连接。
[0026]框架1为对称结构,框架1主要起到支撑连接装具各机构的作用,在框架1的主体结构上预留有连接各机构的安装孔,为了减少材料的使用,也为了降低装具的重量,框架1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本工装安装好后,以框架1朝向汽车车顶的面为顶面,朝向车底的面为底面,朝向车头的面为内侧面,朝向车尾的面为外侧面,两个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式尾门辅助装配工装,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尾门定位机构(2),所述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车身压紧机构(3)和两个尾门支撑机构(4),所述框架(1)的两端设置有车身定位机构(5),所述框架(1)上还设置有装具对中机构(6),所述装具对中机构(6)与所述框架(1)两端的所述车身定位机构(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尾门辅助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为对称结构,两个所述尾门定位机构(2)结构完全相同,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框架(1)顶部的两端,所述尾门定位机构(2)包括尾门定位销(7)、销座(8)、第一L型转接块(9)和框架连接块(10),所述尾门定位销(7)与所述销座(8)螺纹连接,所述销座(8)通过螺丝与所述第一L型转接块(9)连接,所述第一L型转接块(9)通过螺丝与所述框架连接块(10)连接,所述框架连接块(10)通过螺丝与所述框架(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尾门辅助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车身压紧机构(3)对称设置在所述框架(1)底部的两端,两个所述车身压紧机构(3)结构完全相同,均包括操作手柄(11)、压头(12)、尾门支撑块(13)、连接块(14)和第二L型转接块(15),所述第二L型转接块(15)的一端通过螺丝与所述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L型转接块(15)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连接块(1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14)的另一端固设有所述压头(12),所述压头(12)上固设有所述尾门支撑块(13),所述操作手柄(11)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L型转接块(15)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14)的中部形成有手柄连接杆(16),所述手柄连接杆(16)的端部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操作手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媛媛王艳王家强袁会利杜坤胡珂魏庆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