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及电池模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883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电池模组。散热装置,包括进风壳体,所述进风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所述进风壳体的内部形成与所述进风口和所有所述出风口连通的气流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散热装置及电池模组,通过设置流通面积逐渐减小的气流通道对进风口进入的气流进行导流,有利于降低气流的流速以增加压强,从而增加出风口处的风压,增加出风口的出风效果,同时在气流通道的引导下,位于距离进风口最远的出风口也能够具有适量的气流,增加所有出风口的出风均匀性,保证对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进而保证电池模组的可靠性。进而保证电池模组的可靠性。进而保证电池模组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装置及电池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设备
,特别是一种散热装置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传统能源的减少以及全球污染的日益加重,人类正积极寻找清洁能源来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对于储能行业,如何使用高效清洁的储能电池将能源储能成为主要研发方向。锂电池比较适合的工作温度范围为10℃

45℃,当实际工作温度超过这个范围,尤其是较低时无法进行充电,这将严重影响到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目前,集装箱储能PACK使用的电池主要采用空调风冷散热装置。而对于内部结构紧凑的电池包,采用这种冷却方式,容易出现散热不一致的现象,不能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造成电池模组的可靠性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散热效率差而影响电池模组可靠性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进风均匀性以提高散热效率的散热装置及电池模组。
[0004]一种散热装置,包括:
[0005]进风壳体,所述进风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且沿远离所述进风口的方向上,所有所述出风口并列排布;
[0006]所述进风壳体的内部形成与所述进风口和所有所述出风口连通的气流通道,且沿远离所述进风口的方向上,所述气流通道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
[0007]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设置于所述进风壳体内,所述导流结构与所述进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气流通道。
[0008]所述进风壳体具有相邻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且所述导流结构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形成所述气流通道。
[0009]相邻两个所述出风口之间设置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设置于气流通道的内部,且所述挡风板与所述导流结构之间形成过风间距。
[0010]所述挡风板设置于所述出风口远离所述进风口的边沿处。
[0011]所有所述过风间距均相等。
[0012]所述导流结构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侧板所在平面具有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为3
°
至5
°

[0013]沿远离所述进风口的方向上,所有所述出风口并列排布。
[0014]沿远离所述进风口的方向,所述出风口的流通面积逐渐增加。
[0015]相邻两个所述出风口之间具有预设间距,所有所述预设间距均相等。
[0016]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翅片,所述进风壳体设置于预设结构的气流入口,所述散热翅片设置于所述预设结构的气流出口。
[0017]所述气流入口位于所述预设结构的底部,所述气流出口位于所述预设结构的顶部,所述进风壳体连接于所述预设结构的底部,所述散热翅片连接于所述预设结构的顶部。
[0018]所述散热翅片远离所述预设结构的端面的形状为圆弧或椭圆弧或抛物线。
[0019]所述圆弧的中部或所述椭圆弧的中部或所述抛物线的中部位于所述气流出口处。
[0020]所述圆弧的长度与所述圆弧的半径的比值范围为1:1.1至1:1.4。
[0021]所述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范围为40
°
至60
°

[0022]所述散热翅片的数量为多个,且所有所述散热翅片沿所述气流出口的宽度方向并列设置。
[0023]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上述的散热装置。
[0024]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外壳,所述进风壳体的所有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外壳的内部连通。
[0025]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多个电池组件,所有所述电池组件呈至少一层排布于所述外壳内,在同一层中,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组件之间形成冷却间距,所述冷却间距与所述出风口一一对应。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散热装置及电池模组,通过设置流通面积逐渐减小的气流通道对进风口进入的气流进行导流,有利于降低气流的流速以增加压强,从而增加出风口处的风压,增加出风口的出风效果,同时在气流通道的引导下,位于距离进风口最远的出风口也能够具有适量的气流,增加所有出风口的出风均匀性,保证对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进而保证电池模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的A处局部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出风口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剖视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
[0033]1、进风壳体;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进风口;14、出风口;2、导流结构;3、挡风板;31、过风间距;4、散热翅片;5、外壳;6、电池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5]如图1至图5所示的散热装置,包括:进风壳体1,所述进风壳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13和多个出风口14;所述进风壳体1的内部形成与所述进风口13和所有所述出风口14连通的气流通道,且沿远离所述进风口13的方向上,所述气流通道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通过设置流通面积逐渐减小的气流通道对进风口13进入的气流进行导流,有利于降低气流的流速以增加压强,从而增加出风口14处的风压,增加出风口14的出风效果,同时在气流通道的引导
下,位于距离进风口13最远的出风口14也能够具有适量的气流,增加所有出风口14的出风均匀性,保证对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进而保证电池模组的可靠性。
[0036]具体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导流结构2,所述导流结构2设置于所述进风壳体1内,所述导流结构2与所述进风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气流通道。导流结构2能够对进风口13的气流进行导向,利用导流结构2的倾斜实现气流通道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的目的。
[0037]优选的,导流结构2为导流板,导流板朝向出风口14的侧面为迎风面,气流在迎风面的导流作用下进行流动。
[0038]所述进风壳体1具有相邻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1上设置有进风口13,所述第二侧板12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14,且所述导流结构2与所述第二侧板12之间形成所述气流通道。气流由第一侧板11上的进风口13进入口,其流动方向是向进风壳体1的内部进行流动的,导流结构2对气流进行导向以使气流逐渐向第二侧板12的方向靠近,从而实现逐渐减小流通面积的目的。优选的,第二侧板位于第一侧板11的上方,气流在导流结构2上流动时能够进行爬升,从而进一步降低气流流速而增大气体压强,保证出风口的出风效果。
[0039]优选的,进风壳体1为长方体结构,长方体结构具有沿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长方体结构还具有位于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的第一侧面,第一端面构成第一侧板11,第一侧面构成第二侧板12,所有出风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壳体(1),所述进风壳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13)和多个出风口(14);所述进风壳体(1)的内部形成与所述进风口(13)和所有所述出风口(14)连通的气流通道,且沿远离所述进风口(13)的方向上,所述气流通道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导流结构(2),所述导流结构(2)设置于所述进风壳体(1)内,所述导流结构(2)与所述进风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气流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壳体(1)具有相邻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1)上设置有进风口(13),所述第二侧板(12)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14),且所述导流结构(2)与所述第二侧板(12)之间形成所述气流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出风口(14)之间设置有挡风板(3),所述挡风板(3)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内部,且所述挡风板(3)与所述导流结构(2)之间形成过风间距(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3)设置于所述出风口(14)远离所述进风口(13)的边沿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过风间距(31)均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2)的迎风面与所述第二侧板(12)所在平面具有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为3
°
至5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进风口(13)的方向上,所有所述出风口(14)并列排布。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进风口(13)的方向,所述出风口(14)的流通面积逐渐增加。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伏龙袁金荣赖元华陈明胤聂鑫
申请(专利权)人:国创能源互联网创新中心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