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舱支撑杆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838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舱支撑杆总成,包括矩形长条状的横梁本体,横梁本体宽度方向的断面呈日字形,横梁本体两端均沿日字形的中部竖向切开,以形成两个并列的U形结构,且每个U形内均开设有一个连接孔;横梁本体两端通过连接孔分别连接至左塔包、右塔包;横梁本体的外周平面上固定有多个安装支架,横梁本体、安装支架均由铝合金制成。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断面呈日字形的横梁本体,以横跨的方式将两个端部分别连接在左塔包、右塔包上,增强了横梁本体的结构强度,保证了塔包的动刚度,有利于整车舒适性的提高;此外,采用铝合金制作横梁本体、安装支架,有效地降低了整体的重量,符合轻量化设计理念,降低开发难度和成本。降低开发难度和成本。降低开发难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舱支撑杆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杆,特别是一种机舱支撑杆总成。

技术介绍

[0002]机舱支撑杆作为一种常用的连接结构,在整车中起着加强前舱总成,加强塔包总成的动刚度等作用。传统的机舱支撑杆大多采用圆形钢管,或者电泳黑漆,通过折弯或端头压扁等工艺,连接前端到塔包,或者塔包到前围,或左右塔包相互连接,来提升前端横摆的稳定性以及塔包的动刚度等性能。
[0003]机舱支撑杆作为一种常用的连接结构,在整车中起着加强前舱总成,加强塔包总成的动刚度等作用。传统的机舱支撑杆大多采用圆形钢管,或者电泳黑漆,通过折弯或端头压扁等工艺,连接前端到塔包,或者塔包到前围,或左右塔包相互连接,来提升前端横摆的稳定性以及塔包的动刚度等性能。该结构因局限于圆形钢管的结构形式,无法为机舱内其他的零件提供有效的安装点,故需单独增加其他支架为机舱内的产品提供安装点,导致整车重量较重,于整车轻量化无贡献,其他的安装支架也影响总装现场的生产节拍,是一种不利于轻量化和生产节拍的陈旧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机舱支撑杆的圆形结构导致整车重量较重的问题,提供一种符合轻量化且稳定性好的机舱支撑杆总成。
[000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机舱支撑杆总成,包括矩形长条状的横梁本体,横梁本体宽度方向的断面呈日字形,横梁本体两端均沿日字形的中部竖向切开,以形成两个并列的U形结构,且每个U形内均开设有一个连接孔;横梁本体两端通过连接孔分别连接至左塔包、右塔包;横梁本体的外周平面上固定有多个安装支架,横梁本体、安装支架均由铝合金制成。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通过使用断面呈日字形的横梁本体,以横跨的方式将两个端部分别连接在左塔包、右塔包上,增强了横梁本体的结构强度,保证了塔包的动刚度,有利于整车舒适性的提高;此外,采用铝合金制作横梁本体、安装支架,有效地降低了整体的重量,符合轻量化设计理念,降低开发难度和成本;矩形长条状的横梁本体,周向设有四个平面,平面便于安装支架的直接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可直接形成安装点,便于后续工件的安装、连接。
[0008]进一步地,安装支架包括靠近横梁本体的两端且均通过拉铆结构固定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在横梁本体上共面安装。拉铆结构稳定性高,安装方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用于连接并提供安装点。
[0009]进一步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可用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固定在横梁本体上,也可作为安装其余工件的安装位。
[0010]进一步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安装面为U形结构的顶面。
[0011]进一步地,安装支架包括位于U形结构侧面的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的连接面从U形结构的侧面朝外延伸。第三支架、第四支架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在横梁本体上的安装点分设在不同面上,保证横梁本体的受力均衡,避免局部应力集中,增长横梁本体的使用寿命。
[0012]进一步地,连接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作为安装位,可用于后续工件的安装。
[0013]进一步地,连接面上设有凸起的加强筋。加强筋可增强连接面的强度,以增强支架的稳定性。
[0014]进一步地,横梁本体的侧面直接设有拉铆结构,以形成安装位。
[00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通过使用断面呈日字形的横梁本体,以横跨的方式将两个端部分别连接在左塔包、右塔包上,增强了横梁本体的结构强度,保证了塔包的动刚度,有利于整车舒适性的提高;此外,采用铝合金制作横梁本体、安装支架,有效地降低了整体的重量,符合轻量化设计理念,降低开发难度和成本;矩形长条状的横梁本体,周向设有四个平面,平面便于安装支架的直接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可直接形成安装点,便于后续工件的安装、连接。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示出了本技术机舱支撑杆总成的连接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图1中横梁本体的结构图。
[0020]图3示出了图2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1]图4示出了本技术机舱支撑杆总成的示意图。
[002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3]10横梁本体;11连接孔;
[0024]20左塔包;30右塔包;
[0025]41第一支架;42第二支架;43第一安装孔;
[0026]51第三支架;52第四支架;53连接面;54第二安装孔;55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如图1至图4,一种机舱支撑杆总成,包括矩形长条状的横梁本体10,横梁本体10宽度方向的断面呈日字形,横梁本体10两端均沿日字形的中部竖向切开,以形成两个并列的U形结构,且每个U形内均开设有一个连接孔11;横梁本体10两端通过连接孔11分别连接至左
塔包20、右塔包30;横梁本体10的外周平面上固定有多个安装支架,横梁本体10、安装支架均由铝合金制成。
[003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通过使用断面呈日字形的横梁本体10,以横跨的方式将两个端部分别连接在左塔包20、右塔包30上,增强了横梁本体10的结构强度,保证了塔包的动刚度,有利于整车舒适性的提高;此外,采用铝合金制作横梁本体10、安装支架,有效地降低了整体的重量,符合轻量化设计理念,降低开发难度和成本;矩形长条状的横梁本体10,周向设有四个平面,平面便于安装支架的直接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可直接形成安装点,便于后续工件的安装、连接。
[0031]如图4,进一步地,安装支架包括靠近横梁本体10的两端且均通过拉铆结构固定的第一支架41、第二支架42,第一支架41、第二支架42在横梁本体10上共面安装。拉铆结构稳定性高,安装方便;第一支架41、第二支架42用于连接并提供安装点。
[0032]进一步地,第一支架41、第二支架4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43。第一安装孔43可用于第一支架41、第二支架42固定在横梁本体10上,也可作为安装其余工件的安装位。
[0033]进一步地,第一支架41、第二支架42的安装面为U形结构的顶面。
[0034]进一步地,安装支架包括位于U形结构侧面的第三支架51、第四支架52,第三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舱支撑杆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长条状的横梁本体(10),所述横梁本体(10)宽度方向的断面呈日字形,所述横梁本体(10)两端均沿日字形的中部竖向切开,以形成两个并列的U形结构,且每个U形内均开设有一个连接孔(11);所述横梁本体(10)两端通过所述连接孔(11)分别连接至左塔包(20)、右塔包(30);所述横梁本体(10)的外周平面上固定有多个安装支架,所述横梁本体(10)、安装支架均由铝合金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舱支撑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靠近所述横梁本体(10)的两端且均通过拉铆结构固定的第一支架(41)、第二支架(42),所述第一支架(41)、第二支架(42)在所述横梁本体(10)上共面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舱支撑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富彬王小青黄红权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