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芯侧立放置的支撑组件及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822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8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芯侧立放置的支撑组件及模组,包括支撑主体,支撑主体形成有容纳腔,用于放置电芯;沿着支撑主体的长度方向,支撑主体的相对的两端均形成有顶部支撑面和底部支撑面;安装有电芯的支撑主体形成为电芯组件,且当两个电芯组件堆叠在一起时,其中一个电芯组件的支撑主体的底部支撑面与相对应的其中另一个电芯组件的支撑主体的顶部支撑面相接触,两个电芯组件的其余结构沿着电芯的高度方向间隔开。可见,利用支撑主体将电芯托起,上、下叠的电芯不直接接触,仅通过支撑主体的端部的支撑面作为接触面,受力更加均匀,可有效分摊侧立放置电芯的重力,减少下叠电芯的承重,工艺难度和生产成本均较低。本均较低。本均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芯侧立放置的支撑组件及模组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芯侧立放置的支撑组件及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池产品的内部采用软包电芯堆叠时,也即软包电芯侧立堆叠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下叠电芯会承受到上叠电芯的重力压力,可能造成下叠电芯的内部隔膜及铜箔变形,造成电芯功能异常。
[0003]目前的解决方案主要是在相邻的两叠电芯之间增加硬质隔板,但是由于软包电芯的侧封边常常不平整,会导致下叠每个电芯受力不均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了解决此问题,通常还需要在电芯和硬质隔板之间增加泡棉或者胶来填补公差,使电芯受力面均匀,这种方案工艺复杂,产品一致性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芯侧立放置的支撑组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急需研发一种工艺要简单,产品一致性好,成本低,并且可有效解决下叠电芯被压迫,受力不均匀的新型阻隔结构的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芯侧立放置的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电芯;
[0006]沿着所述支撑主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主体的相对的两端均形成有顶部支撑面和底部支撑面;
[0007]安装有电芯的支撑主体形成为电芯组件,且当两个所述电芯组件堆叠在一起时,其中一个所述电芯组件的支撑主体的底部支撑面与相对应的其中另一个所述电芯组件的支撑主体的顶部支撑面相接触,两个所述电芯组件的其余结构沿着所述电芯的高度方向间隔开。r/>[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主体包括第一支撑构件、第二支撑构件以及第三支撑构件;其中,所述第三支撑构件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构件、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构件围设成所述容纳腔;
[0009]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顶部以及底部分别形成有所述顶部支撑面和所述底部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的顶部以及底部分别形成有所述顶部支撑面和所述底部支撑面,且沿着所述电芯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用于安装并支撑所述电芯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用于安装并支撑所述电芯的相对的另一端;沿着所述电芯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三支撑构件用于承托所述电芯的底部。
[001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构件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相卡接。
[00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形成有第一安装腔,且所述第一安装腔贯穿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的一侧;
[0012]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形成有第二安装腔,且所述第二安装腔贯穿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构件还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安装腔相连通的卡接孔;
[0013]所述第三支撑构件的一端延伸且卡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第三支撑构件的相对的另一端卡接于所述卡接孔。
[00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腔的侧壁形成有卡槽,所述第三支撑构件的一端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00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构件的另一端形成有卡扣,所述卡扣卡接于所述卡接孔。
[00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腔的侧壁形成有可拆卸部,且所述可拆卸部的边沿形成有多个顺次间隔设置的切断孔。
[001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具有一侧开口的盒体结构;
[0018]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具有一侧开口的盒体结构;
[0019]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开口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的开口同向,且均沿着所述第三支撑构件的长度方向设置;
[0020]所述第三支撑构件具有U形结构,且所述U形结构的开口沿着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高度方向由下向上设置。
[002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主体的材质为塑胶。
[0022]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模组,包括多个电芯,且任一所述电芯均配设有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用于电芯侧立放置的支撑组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主体通过胶粘相连接;多个所述电芯沿着第一方向顺次堆叠,或者多个所述电芯沿着第一方向以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顺次堆叠,因而,具有该用于电芯侧立放置的支撑组件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0024]本申请提供的用于电芯侧立放置的支撑组件应用在电芯上,进而可利用支撑主体将电芯托起,使得上、下叠也即上、下层相邻的电芯不直接接触,仅通过支撑主体的端部的支撑面作为接触面,则不再受电芯侧封边不平整的影响,受力更加均匀,可有效分摊侧立放置电芯的重力,减少下叠电芯的承重,而且无需再增设现有技术中的泡棉或者浇来填补公差,大大降低了工艺难度和生产成本。此外,电芯和支撑主体作为一个组合结构也即电芯组件,可无限地进行堆叠,扩展性更强。
[0025]本申请提供的模组,组装简单、灵活,可根据需要对电芯结构无限堆叠,扩展性强,满足不同的要求,此外,由所有的用于电芯侧立放置的支撑组件所形成的整体支撑结构可有效分摊侧立放置的电芯的重力,减少下叠电芯的承重,提升模组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
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芯侧立放置的支撑组件与电芯的装配示意图;
[002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芯侧立放置的支撑组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图2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支撑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支撑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34]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支撑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
[0037]1‑
支撑主体,11

第一支撑构件,111

第一安装腔,112

卡槽,12

第二支撑构件,121

第二安装腔,122

卡接孔,123

可拆卸部,13

第三支撑构件,131

卡扣,14

一号支撑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芯侧立放置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芯侧立放置的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电芯;沿着所述支撑主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主体的相对的两端均形成有顶部支撑面和底部支撑面;安装有电芯的支撑主体形成为电芯组件,且当两个所述电芯组件堆叠在一起时,其中一个所述电芯组件的支撑主体的底部支撑面与相对应的其中另一个所述电芯组件的支撑主体的顶部支撑面相接触,两个所述电芯组件的其余结构沿着所述电芯的高度方向间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芯侧立放置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包括第一支撑构件、第二支撑构件以及第三支撑构件;其中,所述第三支撑构件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构件、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构件围设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顶部以及底部分别形成有所述顶部支撑面和所述底部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的顶部以及底部分别形成有所述顶部支撑面和所述底部支撑面,且沿着所述电芯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用于安装并支撑所述电芯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用于安装并支撑所述电芯的相对的另一端;沿着所述电芯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三支撑构件用于承托所述电芯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芯侧立放置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构件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相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芯侧立放置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形成有第一安装腔,且所述第一安装腔贯穿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进施璐李番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