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港口智能调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786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港口智能调度方法,涉及港口调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港口所处空间建立三维虚拟模型,并对港口位置的建筑及道路、停车位置和码头船舶停放空间进行虚拟建模,工作人员能够非常方便的在室内远程进行指挥操控调度或根据设定进行智能调度,智能化程度高,易于管理,对港口位置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且方便对车辆进行智慧引导,避免车辆进入一个停满车辆的区域造成倒车不便存在刮擦的风险,同时,能够在使用时针对装箱的货物进行不同类型、区域和运输引导方面的智能调度,同样的,在港口出现意外事故时,能够实现快速反应和车辆的疏导。的疏导。的疏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港口智能调度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港口调度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慧港口智能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智慧港口”是以现代化基础设施设备为基础,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港口运输业务深度融合为核心,以港口运输组织服务创新为动力,以完善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展政策为保障,能够在更高层面上实现港口资源优化配置,在更高境界上满足多层次、敏捷化、高品质港口运输服务要求的,具有生产智能、管理智慧、服务柔性、保障有力等鲜明特征的现代港口运输新业态。
[0003]经检索,授权公开号为CN109230588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港口车辆自动调度方法,通过龙门吊上的摄像头来识别港口车辆上的集装箱特征代码并发送给电控平台,电控平台测量并计算港口车辆与龙门吊之间的距离并发送给港口车辆,车辆通过自身搭载的GPS卫星定位系统进行路径规划并运动至与龙门吊相匹配的位置,龙门吊、电控平台及港口车辆之间进行相应信号反馈,使龙门吊与港口车辆之间位置的精确匹配,实现港口车辆自动快速且灵活准确地调度。
[0004]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针对车辆上集装箱上贴附的特征代码的识别来实现对港口车辆的控制,实际应用时,集装箱上贴附的特征代码并不一定都是暴露在外的,这样就会造成摄像头不能有效识别,所以就存在一些缺陷,同样的,现有技术方案中针对港口的智能调度方法,如对进出的车辆、装箱货物、船只的停放的管理调度存在不足,使得对港口位置的空间利用率较低,在港口出现意外事故时,无法实现快速反应和车辆的疏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慧港口智能调度方法,通过对港口所处空间建立三维虚拟模型,并对港口位置的建筑及道路、停车位置和码头船舶停放空间进行虚拟建模,工作人员能够非常方便的在室内远程进行指挥操控调度或根据设定进行智能调度,智能化程度高,易于管理,对港口位置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且方便对车辆进行智慧引导,避免车辆进入一个停满车辆的区域造成倒车不便存在刮擦的风险,同时,能够在使用时针对装箱的货物进行不同类型、区域和运输引导方面的智能调度,同样的,在港口出现意外事故时,能够实现快速反应和车辆的疏导,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港口智能调度方法,具体调度方法步骤如下:
[0007]步骤一、使用航拍无人机和地面监控摄像头对港口进行监测,并利用Context Capture软件并生成三维虚拟模型,并上传至系统服务器,利用系统服务器建立智能调度模块;
[0008]步骤二、对港口生成的三维虚拟模型上各个区域进行相应缩放比例空间长宽高的精确测绘,并对建筑物的模型以及各个建筑物之间的间距空间进行计算和生成三维虚拟模型;
[0009]步骤三、对于港口进入车辆,智能调度模块对该车辆的位置停放进行智能调度,并在港口来车位置的显示大屏上自动生成调度停放位置的引导路线,并在调度停放位置建立该车辆的三维虚拟模型以便对后续车辆进入时错开位置引导,对于未按引导停车位置停车的车辆,在车辆停放后,智能调度模块对该区域原先建立的车辆虚拟模型智能转换至该车辆实际停放的位置;
[0010]步骤四、对于港口运输的装箱货物,在卸货过程中利用多角度监控对货物的箱体进行三维长宽高以及形状进行识别计算,工作人员卸货过程中可以参与对货物类型的输入并上传至系统服务器,智能调度模块根据港口预设不同种类货物的分配位置进行统计计算和智能分配调度。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一中使用的航拍无人机和地面监控摄像头采用4G、5G或区域无线网络进行远程控制,监测到的画面实时传输至系统服务器,其中,地面监测摄像头应保证对港口各个位置进行的监测范围实施全面覆盖。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调度模块具体为对港口生成的三维虚拟模型、港口进入车辆和运输的装箱获取进行测量统计计算并给出最优调度方案的一种智能控制芯片。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二中对缩放比例采用100:1或更高缩放比例进行测绘,同时,对各个建筑物之间的间距或道路长度、宽度的测绘科采用激光测距仪或工程尺进行测绘。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三中对于港口进入车辆进行调度时,智能调度模块首先通过系统服务器获取整个港口的三维虚拟模型,对港口上空留停车位进行智能获取,并通过在车辆入口对进入车辆的长宽高进行监测计算,给出该车辆最佳停放位置和该位置的引导路线,最佳停放位置需满足停放就近原则。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四中智能调度模块根据港口预设不同种类货物的分配位置进行统计计算后,将计算结果上传至系统服务器,系统服务器上的智能调度模块根据对港口建立的三维虚拟模型中不同种类货物放置剩余空间对货箱的放置位置进行计算并给出最优位置,货运司机通过终端设备访问系统服务器,系统服务器上的智能调度模块根据当前给出的最优位置生成运输引导路线。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四中针对货物类型的分配统计和智能调度,还需根据该货物的需求地域如不同省份所需的货物进行再次分类进行调度分配。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根据对车辆和装箱货物的调度分配方法,港口还能根据港口码头停放船舶的剩余空间进行三维建模统计,并根据该方法实现对来往货船进行智能调度。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港口所处空间建立三维虚拟模型,并对港口位置的建筑及道路、停车位置和码头船舶停放空间进行虚拟建模,工作人员能够非常方便的在室内远程进行指挥操控调度或根据设定进行智能调度,智能化程度高,易于管理,对港口位置的空间利用率提
高,且方便对车辆进行智慧引导,避免车辆进入一个停满车辆的区域造成倒车不便存在刮擦的风险,同时,能够在使用时针对装箱的货物进行不同类型、区域和运输引导方面的智能调度,同样的,在港口出现意外事故时,能够实现快速反应和车辆的疏导。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智慧港口智能调度方法,具体调度方法步骤如下:
[0023]步骤一、使用航拍无人机和地面监控摄像头对港口进行监测,并利用Context Capture软件并生成三维虚拟模型,并上传至系统服务器,利用系统服务器建立智能调度模块;
[0024]步骤二、对港口生成的三维虚拟模型上各个区域进行相应缩放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港口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调度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使用航拍无人机和地面监控摄像头对港口进行监测,并利用Context Capture软件并生成三维虚拟模型,并上传至系统服务器,利用系统服务器建立智能调度模块;步骤二、对港口生成的三维虚拟模型上各个区域进行相应缩放比例空间长宽高的精确测绘,并对建筑物的模型以及各个建筑物之间的间距空间进行计算和生成三维虚拟模型;步骤三、对于港口进入车辆,智能调度模块对该车辆的位置停放进行智能调度,并在港口来车位置的显示大屏上自动生成调度停放位置的引导路线,并在调度停放位置建立该车辆的三维虚拟模型以便对后续车辆进入时错开位置引导,对于未按引导停车位置停车的车辆,在车辆停放后,智能调度模块对该区域原先建立的车辆虚拟模型智能转换至该车辆实际停放的位置;步骤四、对于港口运输的装箱货物,在卸货过程中利用多角度监控对货物的箱体进行三维长宽高以及形状进行识别计算,工作人员卸货过程中可以参与对货物类型的输入并上传至系统服务器,智能调度模块根据港口预设不同种类货物的分配位置进行统计计算和智能分配调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港口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使用的航拍无人机和地面监控摄像头采用4G、5G或区域无线网络进行远程控制,监测到的画面实时传输至系统服务器,其中,地面监测摄像头应保证对港口各个位置进行的监测范围实施全面覆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港口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调度模块具体为对港口生成的三维虚拟模型、港口进入车辆和运输的装箱获取进行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阳马慎郭波刘向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泽阳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