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一体化反应罐及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717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一体化反应罐及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适用于市政工程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一体化反应罐,其特征在于:具有罐体,罐体内设有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经管道连通的消氧区、前置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区、厌氧释磷区、好氧混合反应区Ⅰ、兼性厌氧反应区、好氧混合反应区Ⅱ和沉淀区;所述好氧混合反应区Ⅰ和消氧区之间设有消化液回流管Ⅰ,所述好氧混合反应区Ⅱ和兼性厌氧反应区之间设有消化液回流管Ⅱ,所述沉淀区和消氧区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所述罐体上对应所述消氧区、厌氧释磷区和兼性厌氧反应区分别设有进水口Ⅰ、进水口Ⅱ和进水口Ⅲ;罐体上对应所述沉淀区设有出水口。对应所述沉淀区设有出水口。对应所述沉淀区设有出水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一体化反应罐及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一体化反应罐及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适用于市政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构成是厨房污水、冲厕污水、洗涤污水和养殖污水四类,其主要特点是水体质量和体积受季节变化、人口规模、生活方式等影响,具有很大的波动性且随着农村居民分散居住的特征,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分散,管网收集较为困难。
[0003]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方法选择必须综合考虑经济、环境、人口等因素,处理工艺必须必须足够简单稳定且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长期运行,出水必须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出水可作为农用水继续利用,用于农作物的灌溉等;综合考虑经济、环境、人口等因素,目前,最常见的分散式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厌氧沼气池、人工湿地、净化槽等。
[0004]厌氧沼气池消化技术是主要利用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进行水解、酸化、甲烷化等一系列反应,然后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且最终使水体得到净化并产生沼气的一种经济适用性方法。
[0005]人工湿地是由基质、微生物、植物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丰富的氧化还原条件,适于生化性好的污水净化。
[0006]净化槽作为一体化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适用于农村污水的处理。所采用的主要过程是厌氧过滤、接触氧化、活性污泥、膜处理和消毒等,可从废水中去除有机物、氮、磷等。Xu G D,Hu J Z,Huang Z H,et al.Study on Rural Sanitary Sewage Treatment in Compound Purifying Tank[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3,2480(1457):2599

2603通过对新型复合净化池的研究发现COD的平均去除率为59.62%,总磷的去除率达到33.4%,而氨氮的降解效率不太显著。
[0007]目前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工艺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所采用的厌氧沼气池、人工湿地、土壤渗滤技术已不能满足现有地方出水标准;(2)一些居住分散,地势崎岖不平的地区难以采用管网收集的方式处理生活污水,更适宜于个体住户配套简单便捷的污水处理装置;(3)目前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大都存在晒太阳的现象,无法长久进行运营;(4)近两年建设的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在自动化、远程监控等方面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对于氮、磷指标的出水很难达到稳定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污水一体化反应罐及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0009]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一体化反应罐,其特征在于:具有罐体,罐体内设有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经管道连通的消氧区、前置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区、厌氧释磷区、好氧混合反应区Ⅰ、兼性厌氧反应区、好氧混合反应区Ⅱ和沉淀区;
[0010]所述好氧混合反应区Ⅰ和消氧区之间设有消化液回流管Ⅰ,所述好氧混合反应区Ⅱ和兼性厌氧反应区之间设有消化液回流管Ⅱ,所述沉淀区和消氧区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
[0011]所述罐体上对应所述消氧区、厌氧释磷区和兼性厌氧反应区分别设有进水口Ⅰ、进水口Ⅱ和进水口Ⅲ;罐体上对应所述沉淀区设有出水口。
[0012]所述前置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区位于所述罐体内中心区域,所述消氧区、厌氧释磷区、好氧混合反应区Ⅰ、兼性厌氧反应区、好氧混合反应区Ⅱ和沉淀区围绕前置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区设置。
[0013]所述前置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区内自下而上每隔一定距离固定一层填料易生膜。
[0014]上下两所述填料易生膜之间间距为30CM。
[0015]所述消氧区内经竖向隔板分隔成两个区域,两个区域在隔板下方连通。
[0016]所述好氧混合反应区Ⅰ底部设置曝气盘,上部据液位50cm以下每1米设置微孔曝气管。
[0017]所述好氧混合反应区Ⅱ内竖向每隔80cm设置一圈曝气微孔管。
[0018]一种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连通的调节池、篮式过滤器和所述的污水一体化反应罐,篮式过滤器的出水经管道连通污水一体化反应罐上的进水口Ⅰ、Ⅱ、Ⅲ。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污水依次流经消氧区、前置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区、厌氧释磷区、好氧混合反应区Ⅰ、兼性厌氧反应区、好氧混合反应区Ⅱ和沉淀区进行处理,出水达标后可进行浇灌等资源回用,污泥因未加任何药剂也可用于施肥等作用。
[0020]本技术不设置加药系统,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区也起到预脱销的作用,有利于后续厌氧聚磷菌的释磷反应。
[0021]本技术将消氧区、前置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区、厌氧释磷区、好氧混合反应区Ⅰ、兼性厌氧反应区、好氧混合反应区Ⅱ和沉淀区集成在一个罐体内,简化整体结构,便于安装施工,且罐体内不存在晒太阳的现象,蒸发量小,可长久进行运营。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实施例的工艺流程。
[0023]图2为实施例中反应罐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的A

A剖视图。
[0025]图4为实施例中反应罐外圈轴向展开图。
[0026]1、消氧区;2、前置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区;3、厌氧释磷区;4、好氧混合反应区Ⅰ;5、兼性厌氧反应区;6、好氧混合反应区Ⅱ;7、沉淀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实施例为一种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具有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连通的调节池、篮式过滤器和污水一体化反应罐。
[0028]本例中污水一体化反应罐,具有罐体,罐体内分隔形成有多个分区,包括位于罐体内中心区域的前置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区和位于前置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区外圈的消氧区、厌氧释磷区、好氧混合反应区Ⅰ、兼性厌氧反应区、好氧混合反应区Ⅱ和沉淀区,消氧区、厌氧
释磷区、好氧混合反应区Ⅰ、兼性厌氧反应区、好氧混合反应区Ⅱ和沉淀区顺时针依次布置。
[0029]本实施例中消氧区、前置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区、厌氧释磷区、好氧混合反应区Ⅰ、兼性厌氧反应区、好氧混合反应区Ⅱ和沉淀区之间依次通过管道连通。好氧混合反应区Ⅰ和消氧区之间设有消化液回流管Ⅰ,好氧混合反应区Ⅱ和兼性厌氧反应区之间设有消化液回流管Ⅱ,沉淀区和消氧区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
[0030]本例中在罐体上对应消氧区、厌氧释磷区和兼性厌氧反应区分别设有进水口Ⅰ、进水口Ⅱ和进水口Ⅲ,进水口Ⅰ、进水口Ⅱ和进水口Ⅲ均连通篮式过滤器出水管道;罐体上对应沉淀区设有出水口。
[0031]本实施例中消氧区中间设有竖向的隔板,隔板底部距装置地板距离50cm,将消氧区分隔成两个区域,两个区域在隔板下方连通,污水从其中一区域上部进入,流经隔板底部孔洞,从另一区域上部经管道进入前置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区底部。
[0032]本实施例中消氧区污水出水口管道铺设至厌氧氨氧化反应区底部,底部设置盘管,均匀出水。前置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区自下向上每隔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一体化反应罐,其特征在于:具有罐体,罐体内设有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经管道连通的消氧区、前置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区、厌氧释磷区、好氧混合反应区Ⅰ、兼性厌氧反应区、好氧混合反应区Ⅱ和沉淀区;所述好氧混合反应区Ⅰ和消氧区之间设有消化液回流管Ⅰ,所述好氧混合反应区Ⅱ和兼性厌氧反应区之间设有消化液回流管Ⅱ,所述沉淀区和消氧区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所述罐体上对应所述消氧区、厌氧释磷区和兼性厌氧反应区分别设有进水口Ⅰ、进水口Ⅱ和进水口Ⅲ;罐体上对应所述沉淀区设有出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一体化反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区位于所述罐体内中心区域,所述消氧区、厌氧释磷区、好氧混合反应区Ⅰ、兼性厌氧反应区、好氧混合反应区Ⅱ和沉淀区围绕前置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区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一体化反应罐,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铭铨袁栋栋林永钢杨彦飞谭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