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生态处理系统的人工湿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153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生态处理系统的人工湿地,具有:湿地池体,具有新型填料层和种植在新型填料层上的植物;复合菌剂供给模块,布置在湿地池体内,用于向植物根部位置处喷洒复合菌剂;反冲洗模块,布置在湿地池体内,用于对新型填料层进行冲洗,避免新型填料层堵塞;供电模块,布置在湿地池体上,用于为复合菌剂供给模块与反冲洗模块供电。如此,在该人工湿地运行过程中,复合菌剂供给模块向湿地池体内提供复合菌剂,实现微生物的引入与定殖;反冲洗模块向湿地池体内供水,用于在湿地池体内新型填料层发生堵塞时对新型填料层进行冲洗,保持湿地池体的污染物除去率。持湿地池体的污染物除去率。持湿地池体的污染物除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生态处理系统的人工湿地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生态处理系统的人工湿地。适用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由于其投资低、出水水质好、运行管理简单便捷等优点,逐渐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生态处理技术。但是人工湿地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人工湿地中的生态系统为人为建造的,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差。在人工湿地中的微生物难以繁衍定殖,生物降解效率不高。潜流人工湿地在长期运行中易出现孔隙率降低、渗滤速度减缓,进而发生堵塞,污染物去除率降低,也需要经常对人工湿地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生态处理系统的人工湿地。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生态处理系统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具有:
[0005]湿地池体,具有新型填料层和种植在新型填料层上的植物;
[0006]复合菌剂供给模块,布置在湿地池体内,用于向湿地池体内喷洒复合菌剂;
[0007]反冲洗模块,布置在湿地池体内,用于对新型填料层进行冲洗,避免新型填料层堵塞;
[0008]供电模块,布置在湿地池体上,用于为复合菌剂供给模块与反冲洗模块供电。如此,在该人工湿地运行过程中,复合菌剂供给模块向湿地池体内提供复合菌剂,为湿地池体内的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环境;反冲洗模块向湿地池体内供水,用于在湿地池体内新型填料层发生堵塞时对新型填料层进行冲洗,保持湿地池体的污染物除去率。
>[0009]所述复合菌剂供给模块具有复合菌剂调配槽、供给泵、供给管道及喷头,所述复合菌剂调配槽布置在湿地池体上,供给泵的进口端布置在复合菌剂调配槽内,供给泵的出口端上连接有供给管道,供给管道的端部连接有喷头。如此,由人员将复合菌剂补充在复合菌剂调配槽内后,在供给泵的作用下将复合菌剂调配槽内的复合菌剂泵入供给管道内,并最终从供给管道端部的喷头处喷出至人工湿地上。
[0010]所述供给管道具有供给主管与供给支管,所述供给主管连接在供给泵上,所述供给支管均连接在供给主管上,所述喷头安装在各供给支管的端部。如此,通过将供给主管均匀分布在湿地池体内,使得从喷头喷出的复合菌剂也能均匀分布在植物根部。
[0011]所述喷头位于植物的根部位置处。如此,使复合菌剂喷洒至在植物根部上。所述反冲洗模块具有增压泵、主水管、分水管,所述增压泵布置在湿地池体上,增压泵的进口端与蓄水池连接,增压泵的出口端上连接有主水管,在主水管上连接有若干分水管,在分水管管壁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主水管与分水管均布置在新型填料层内。如此,在增压泵的作用
下,将蓄水池内的水体泵至主水管内,并通过分水管与出水孔均匀分布在新型填料层内,对新型填料层内部起到冲洗作用。
[0012]所述供电模块具有布置在湿地池体上的电池,电池与复合菌剂供给模块、反冲洗模块电路连接,在电池与复合菌剂供给模块的连接电路与电池与反冲洗模块的连接电路内均接入有用于控制电路通断的控制开关。如此,在电池的供电作用下,能驱动复合菌剂供给模块和反冲洗模块运行,同时在控制开关的作用下可控制复合菌剂供给模块和反冲洗模块的启停。
[0013]在所述湿地池体上布置有若干光伏组件,光伏组件通过电缆与电池连接。如此,光伏组件能吸收太阳能并为电池供电,节省了能源的同时提高了人工湿地的自循环能力。
[0014]所述新型填料层由沸石与蛭石组成。
[0015]所述种植在新型填料层上的植物为耐阴植物。
[0016]在所述新型填料层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排放湿地池体内污水的排水口。如此,便于在反冲洗模块对新型填料层进行冲洗后排出湿地池体内的污水。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反冲洗模块和复合菌剂供给模块,通过反冲洗模块改善人工湿地填料易堵塞问题,通过复合菌剂供给模块引入复合菌剂改善微生物难以繁衍定殖问题。从长远角度上,提升了人工湿地运行能力;本技术通过在湿地池体上合理布置光伏组件,提高人工湿地空间利用率,通过光伏组件为电池供电,提高了人工湿地的自循环能力。
附图说明
[0018]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反冲洗模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电池;2、复合菌剂调配槽;3、增压泵;4、光伏组件;5、主水管;6、排水口;7、电缆;8、喷头;9、供给管道;10、新型填料层;11、湿地池体;12、植物;13、分水管;14、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2]本实施例为一种具有生态处理系统的人工湿地,其中所述的人工湿地具有湿地池体11,该湿地池体11由新型填料层10和种植在新型填料层10上的植物12组成。种植在新型填料层10上的植物12用于为新型填料层10内的微生物提供生存条件,同时对新型填料层10起到了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本实施例中的新型填料层10由沸石与蛭石组成,种植在新型填料层10上的植物12为耐阴植物12。
[0023]本实施例中,在湿地池体11上布置有复合菌剂调配槽2,人员可将调配完成的复合菌剂置入复合菌剂调配槽2内。在湿地池体11上布置有供给泵,供给泵的入口端连接在复合菌剂调配槽2内,供给泵的出口端处连接有供给主管,在供给主管上连接有若干供给支管,供给支管分布在湿地池体11内,供给支管的端部安装有喷头8。其中喷头8布置在植物12的根部位置处。如此在供给泵的作用下可以将复合菌剂调配槽2内的复合菌剂泵入供给主管内,并在供给泵的作用下将复合菌剂泵入各供给支管内并最终从喷头8处喷出,供给主管与
供给支管组成供给管道9。复合菌剂从设置在植物12根部位置处的喷头8处喷出,能均匀喷洒在在植物根部上。
[0024]本实施例中,在湿地池体11上布置有增压泵3,增压泵3的进口端连接在蓄水池内,增压泵3的出口端连接有主水管5,在主水管5上连接有若干分水管13,在分水管13的管壁上开有若干出水孔14。主水管5与分水管13布置在新型填料层10内。如此在增压泵3工作时,在增压泵3的作用下将蓄水池内的水泵入主水管5内,并通过分水管13与出水孔14流至新型填料层10内,对新型填料层10起到冲洗作用,避免新型填料层10内发生堵塞。
[0025]本实施例中,在湿地池体11上布置有电池1,该电池1与增压泵3及供给泵电路连接,电池1为增压泵3与供给泵供电。如此在电池1的供电作用下能驱动增压泵3与供给泵运行。其中在电池1与增压泵3的电路与电池1与供给泵的电路上均接入用于控制电路通断的控制开关,如此可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从而实现增压泵3或供给泵的运行。
[0026]本实施例中,在湿地池体11上设置有若干光伏组件4,光伏组件4均匀布置在湿地池体11上,光伏组件4通过电缆7与电池1连接。如此,光伏组件4在吸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生态处理系统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具有:湿地池体(11),具有新型填料层(10)和种植在新型填料层(10)上的植物(12);复合菌剂供给模块,布置在湿地池体(11)内,用于向湿地池体(11)内喷洒复合菌剂;反冲洗模块,布置在湿地池体(11)内,用于对新型填料层(10)进行冲洗,避免新型填料层(10)堵塞;供电模块,布置在湿地池体(11)上,用于为复合菌剂供给模块与反冲洗模块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生态处理系统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供给模块具有复合菌剂调配槽(2)、供给泵、供给管道(9)及喷头(8),所述复合菌剂调配槽(2)布置在湿地池体(11)上,供给泵的进口端布置在复合菌剂调配槽(2)内,供给泵的出口端上连接有供给管道(9),供给管道(9)的端部连接有喷头(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生态处理系统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管道(9)具有供给主管与供给支管,所述供给主管连接在供给泵上,所述供给支管均连接在供给主管上,所述喷头(8)安装在各供给支管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生态处理系统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8)位于植物(12)的根部位置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生态处理系统的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莹余铭铨谭谈周文杨彦飞于丰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