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海专利>正文

肢体外固定架用固定螺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715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肢体外固定架用固定螺钉由螺钉尖端、螺钉体组成,螺钉体的顶端设有螺纹,该螺钉为管状结构,其上有渗透孔。该肢体外固定架用固定螺钉在固定创面发生感染时,使药物迅速到达创面的治疗部位,提高药效,缩短疗程。(*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肢体外固定架用固定螺钉。现有的肢体外固定架用固定螺钉为实心结构,由于肢体外固定架的螺钉固定处留有创面,极易造成感染,而目前的清创方法无法达到创口深处,采用全身性药物治疗,药物到达创面的治疗部位时浓度已非常低,难以及时清除感染病灶而使治疗周期延长,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治疗费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肢体外固定架用固定螺钉,该螺钉在创面发生感染时可注入药液直达感染中心,使感染患者的治愈率大大提高,疗程缩短。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该肢体外固定架用固定螺钉为管状结构,其上有渗透孔。当螺钉固定处留有的创面发生感染时,从螺钉的顶端开口处注入药液,通过渗透孔渗出可直达感染中心,迅速发挥药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该肢体外固定架用固定螺钉在固定创面发生感染时,使药物迅速到达创面的治疗部位,提高药效,缩短疗程。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图;附图2是其A—A、B—B、C—C、D—D、E—E、F—F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肢体外固定架用固定螺钉由螺钉尖端1、螺钉体2组成,螺钉体2的顶端部设有螺纹3,该螺钉为管状结构,其上有渗透孔4。渗透孔4为6个,第一个渗透孔距螺钉尖端1为6mm、第二个渗透孔距螺钉尖端1为13mm、其余4个渗透孔间距6—13mm。各渗透孔间角度成0—180度排列,各渗透孔间角度的最佳值为120度。根据渗透原理渗透面积一般为120度范围,所以各渗透孔间角度为120度时,通过渗透孔在周围的渗透最全面。第一个渗透孔距螺钉尖端6mm,可使药液通过该渗透孔进入骨髓腔,对髓腔感染产生较好的治疗作用,第二个渗透孔距螺钉尖端为13mm,可使药液通过该渗透孔到达骨膜部位,对骨膜的炎症具有较好治疗作用。通过其余渗透孔的渗透则可以对肌肉层的感染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肢体外固定架用固定螺钉由螺钉尖端、螺钉体组成,螺钉体的顶端设有螺纹,其特征在于该螺钉为管状结构,其上有渗透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外固定架用固定螺钉,其特征在于其上的渗透孔成0—180度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外固定架用固定螺钉,其特征在于渗透孔为6个,第一个渗透孔距固定钢钉尖端6mm、第二个渗透孔距钢钉尖端13mm、其余4个渗透孔间距6—13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肢体外固定架用固定螺钉,其特征在于其上的渗透孔成120度排列。专利摘要一种肢体外固定架用固定螺钉由螺钉尖端、螺钉体组成,螺钉体的顶端设有螺纹,该螺钉为管状结构,其上有渗透孔。该肢体外固定架用固定螺钉在固定创面发生感染时,使药物迅速到达创面的治疗部位,提高药效,缩短疗程。文档编号A61B17/58GK2412536SQ0021411公开日2001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30日专利技术者于海, 燕树义 申请人:于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肢体外固定架用固定螺钉由螺钉尖端、螺钉体组成,螺钉体的顶端设有螺纹,其特征在于该螺钉为管状结构,其上有渗透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燕树义
申请(专利权)人:于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