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德生专利>正文

凸拱型自动加压接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519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具,适用于骨折手术后的内固定,可以增强骨折肢体的功能锻炼,有利于断骨的肢体的恢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基板的中心线有一长拱槽,开有若干个螺孔,孔间基板减薄,孔段相对加厚,另外,还有自动加压孔。基板中部侧向呈凸拱形状,两端截面为三角形,两端斜面有斜向为40°-90°的斜向螺钉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具。用于骨折手术的内固定,增强术后的功能锻炼及增进骨折断骨的恢复。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要想通过手术达到三条原则,必须在手术复位的基础上有较理想的接固板作为内固定物,才能达到坚强的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作为理想的接骨板应该是体积小、重量轻、强度高(不断裂、不弯曲)、不拔钉、操作简单、对骨折有可靠的固定作用。目前临床使用的接骨板,通常为普通接骨板、移行接骨板、加压接骨板等。普通接骨板结构简单,承受力不强,没加压作用。在无外固定条件下,由于肢体重力及肌肉收缩可导致扭曲或折断,影响骨折的愈合。加压接骨板多为等宽度、等厚度结构。在骨折加压固定后,偏心受力,使钢板对侧骨折面分离,固定不牢,容易发生疲劳断裂、骨质萎缩。骨折愈合取出钢板后,有再骨折的可能。另外,有的加压接骨板虽然机械强度较高,但由于外力作用,可造成螺钉拔脱,致使内固定失效等后果。有的接骨板采用错孔,有的采用轨道式加侧耳等形式。但前者板面过宽,后者手术剥离过广泛,不仅增加了副损伤,也给手术本身增加了难度。因此,虽然种类繁多、各有特点,但都不够理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强度高、断骨部位受力均匀稳固、能自动加压的接骨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在图1c-c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在图1A-A处截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在图1B-B处截面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自动加压示意图。本技术是在基板6上做出一个拱槽1,使骨与基板6在拱槽1内三点接触,防止骨折术后位移,同时减少基板6对骨的压迫面积,有利于骨折愈合。基板6结构形状分三个部分,即基板中部7,基板端部8和9。在基板中部7上,沿c-c向,有若干个螺孔10。螺孔10通过螺钉同骨固定连接。为减轻本技术的重量,又不降低强度,各螺孔10在孔段加厚,孔间减薄,形成波浪形状,如图中孔间减薄4。以基板中部7的中心为受力支点,向两端逐渐减薄,侧截面形似凸拱,如图2所示。基板中部7的横截面加上拱槽为方形,有两个相邻角呈园弧状,如图3所示。在基板中部7一侧有自动加压孔5,自动加压孔5上缘靠基板中部7一侧为斜的,而另一侧为直的。加压螺钉11的头呈斜形,当加压螺钉11固定在自动加压孔5上时,加压螺钉11头部斜面(斜形)同加压孔5直角(直的一侧)相互作用产生位移,使断骨沿基板6的c-c方向移动,自动加压,如图5所示。基板端部8和9形状结构相同。其横截面和拱槽呈三角形。端部有两个斜面,在斜面上有斜向交错螺钉孔2。两斜面的法线之间夹角为40°-90°,螺钉孔中心线夹角亦为40°-90°,如图4所示。基板端部8和9同基板中部之间有一过度斜面3,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拱槽1与骨三点接触,既增加了稳定性,避免术后移位,又减少对骨的压迫面积,有利于骨折愈合。骨折固定后,肢体可以自由活动。在骨折尚未愈合的情况下,由于肢体的重力,导致骨质端的剪力,在接骨板不发生断裂或弯曲时,往往出现拔钉现象,致使手术失效。为增加内固定的稳定性,使患者早期离床活动,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本技术在两端采用斜向40°-90°的固定螺钉孔,以防拔钉,提高手术成功率。为减轻重量,保持强度,本技术采取中部呈凸拱形状,孔间减薄和拱槽的方式。本技术临床试用50例,平均11个月随访观察,效果良好,达到预期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骨折手术用的凸拱型自动加压接骨板,在基板6上开有固定用螺孔,其特征在于基板6上有一拱槽1,基板中部7的截面连同拱槽为方形,其中方形有两个相邻角呈园弧状;基板中部7侧面呈凸拱形;基板端部8和9形状结构相同,截面和拱槽呈三角形,有两个斜面;基板中部7在c-c向上有自动加压孔5;基板端部上的斜面有斜向螺钉孔2,斜面夹角为40°-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拱型自动加压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基板中部7各孔间减薄,孔段相对加厚,形成波浪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拱型自动加压接骨板,其特征在于自动加压孔5在基板中部7的一侧,其上缘一侧为直的,当自动加压孔5用加压螺钉11拧固时,可使断骨在基板6上产生移动。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医疗器具,适用于骨折手术后的内固定,可以增强骨折肢体的功能锻炼,有利于断骨的肢体的恢复。本技术是在基板的中心线有一长拱槽,开有若干个螺孔,孔间基板减薄,孔段相对加厚,另外,还有自动加压孔。基板中部侧向呈凸拱形状,两端截面为三角形,两端斜面有斜向为40°-90°的斜向螺钉孔。本技术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文档编号A61B17/58GK2123991SQ9220833公开日1992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29日专利技术者段德生 申请人:段德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折手术用的凸拱型自动加压接骨板,在基板6上开有固定用螺孔,其特征在于基板6上有一拱槽1,基板中部7的截面连同拱槽为方形,其中方形有两个相邻角呈园弧状;基板中部7侧面呈凸拱形;基板端部8和9形状结构相同,截面和拱槽呈三角形,有两个斜面;基板中部7在c-c向上有自动加压孔5;基板端部上的斜面有斜向螺钉孔2,斜面夹角为40°-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拱型自动加压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基板中部7各孔间减薄,孔段相对加厚,形成波浪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德生
申请(专利权)人:段德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