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PP变距桨毂组件的精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CPP变距桨毂组件中各部件间安装区域都采用配作销孔方法来保证加工装配精度,并且能满足锻件和铸件表面质量及超声波探伤应符合RS船级社和《ISO484/1
‑
2015 Class S》要求的CPP变距桨毂组件的精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欧洲很多知名的推进器制造商都有着各自成熟的可变距桨及其配套产品,如卡梅瓦、肖特尔、瓦锡兰、MAN 等都具有多年生产变距桨推进器的开发历史,其产品在船舶行业占有较大的份额。随着海运贸易的蓬勃发展和各国舰船的军事装备竞赛推动下,对于变距桨推进器系统的技术也进行日益完善和多元化发展与应用。
[0003]瓦锡兰公司制造船舶推进器系统的历史悠久。瓦锡兰推进装置制造厂就已开始向用户提供整套的变距桨推进系统。由于采用了最新科技成果及先进的加工设备,瓦锡兰公司的产品性能优异,其可靠性、经济性及便捷的维护保养性已为用户所津津乐道。
[0004]MAN Diesel公司生产的CPP变距桨推进器系统已获得多项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PP变距桨毂组件的精加工方法,其特征是:1)桨毂与艉轴采用六个
∅
75H7销孔定位连接,桨毂本体和艉轴法兰装配的孔位置度需保持一致性,将图纸的名义尺寸制作精度较高的孔位模板,并利用凹凸止口定位,工装贴合面平面度<0.015mm,端面跳动<0.03mm,6
‑∅
75孔径设计成
∅
76(0~+0.02)mm以方便圈表校正和防止切削运动时干涉刀具刀尖;制作三付台阶销,两件用于定位模板限制其自由度,另一件作为检验塞规,检查零件孔位与模板孔位的位置度是否合格;2)驱动架加工工艺、CNC刀具路径:a)零件常规的加工工艺路线为:粗车
→
半精车
→
粗铣
→
时效
→
精车
→
精铣;b)保持刀具处在加工过程待切削表面为不对称顺铣,具体刀具路径规划如下:
①
选用D63R8和D40防震铣刀采用不对称顺铣粗加工留量0.1mm;
②
精铣时避免切削圆角处刀具与材料大面积接触而产生加工振动;
③
加工深槽和形腔时,采用螺旋铣削的方式,保证切削过程中的载荷稳定;
④
遵循切出最薄切削原则,开放区域采用圆弧进刀和退刀方式;
⑤
刀具中心路径在工件被加工切宽范围 ae>Dc的75%,切入时的初始冲击沿着切削刃逐渐上移,远离敏感的刀尖;3)桨毂各组件配铰加工:推杆与驱动架装配通过制作二个
∅
29mm尼龙定位销来定位两个工件的孔位,使得待加工孔壁较好的重合后再收紧把合螺栓,使用莫式锥柄扩孔钻扩孔至
∅
29.7~
∅
29.8,最后用
∅
30镶合金铰刀转速60rpm走刀5mm/min精铰到设计尺寸要求;4)设计曲柄工装治具和加工程序:用普通三轴数控设备代替五轴机床加工,借助数控编程软件(CAM)选择刀具参数来分析、优化、计算及生成程序;a)曲柄内孔
∅
225H8为A基准,在数控立车上加工,外形轮廓和斜孔则由立式铣床和卧式镗床加工,后序加工的孔位都需要以
∅
225内孔为工艺基准来保证位置度和角度的精度,为了便于各工序基准的定位现将各工序基准统一,设计制作了定位工装治具板:工装治具板的功能是以曲柄原有设计的安装销孔作为工艺销孔来定位零件来完成后续加工。2.采用一面两销定位,使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巧妙的重合,该工装治具不仅能在三轴立式数控铣床使用,也能在卧式TK6113数控镗床加工使用,可以做到一具两用;使用方法:见下文
↓
具体工艺步骤如下:1)立车精车上下端面、内孔和锥孔,外形按最大回转体轮廓车出,保证底面跳动0.07,粗糙度Ra1.25μm;2)上XK7310三轴立式数控铣床以内孔A基准用寻边器找中,建立机床坐标系,将工件底面上6
‑∅
40H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超强,吕斌杰,卫滨,张云庆,孙永辉,宋强,
申请(专利权)人:宝鼎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