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皮带变速器的滑轨的保持装置,皮带变速器,动力总成以及机动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620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皮带变速器的滑轨的保持装置,皮带变速器,动力总成以及机动车。所述保持装置用于皮带变速器的滑轨(1),滑轨(1)包括:滑动通道(4),由用于引导皮带机构的滑动面限界;和基座(3),具有两个支腿,支腿分别由两个叉状舌形成,基座(3)连同支腿形成枢转容纳部,并且滑轨(3)借助于枢转容纳部可枢转地支承在保持装置(2)的保持管(13)上。在此在保持装置(2)处在保持管(13)的两侧的轴向延长部中设有两个轴向止挡件(14),其轴向延展大于枢转容纳部的支腿之间的间距,和/或其垂直于保持管(13)的轴线的延展大于在保持管(13)上支承的区域中在叉状舌之间的间距。(13)上支承的区域中在叉状舌之间的间距。(13)上支承的区域中在叉状舌之间的间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皮带变速器的滑轨的保持装置,皮带变速器,动力总成以及机动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皮带变速器的滑轨的保持装置,其中滑轨包括由用于引导皮带机构的滑动面限界的滑动通道和基座,其中基座具有两个叉状舌,所述叉状舌分别形成枢转容纳部的两个支腿中的一个支腿,并且其中滑轨借助于枢转容纳部可枢转地支承在保持装置的保持管上。本技术也涉及一种具有这种用于滑轨的保持装置的皮带变速器、一种具有皮带变速器的动力总成以及一种具有皮带变速器的机动车。

技术介绍

[0002]用于例如机动车的动力总成的也称为锥轮皮带变速器或CVT(英语: continuous variable transmission)的皮带变速器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变速器输入轴上的输入侧的锥轮对和设置在变速器输出轴上的输出侧的锥轮对以及设置用于在锥轮对之间传递扭矩的皮带机构。锥轮对包括两个锥轮,所述锥轮借助相配合的锥面彼此相向定向,并且可相对于彼此轴向运动。通常,也称为空转轮或动轮的(第一)锥轮可沿着其轴的轴线移置,并且也称为固定轮的(第二)锥轮沿轴的轴线的方向固定。替选地,锥轮对的两个锥轮可移置。这种皮带变速器长久以来例如从DE 100 17 005 A1中已知。
[0003]在皮带变速器的运行中,皮带机构由于锥轮的锥面借助于锥轮对的锥轮的相对轴向运动可以沿径向方向在内部位置(小的作用圆)和外部位置 (大的作用圆)之间移置。因此皮带机构在能改变的作用圆上滚动,即以能改变的行进半径。由此,可无级调节一个锥轮对到另一锥轮对上的不同的转速传动比和扭矩传动比。皮带机构在两个锥轮对之间形成两个回行段,其中根据锥轮对的配置和旋转方向,回行段中的一个回行段形成张紧边并且另一回行段形成松边,或者负载回行段和空载回行段。
[0004]垂直于(相应的)回行段并且从内侧指向外侧或相反地指向的方向称作为横向方向。因此第一回行段的横向方向仅在两个锥轮对处的作用圆同样大时平行于第二回行段的横向方向。垂直于两个回行段并且从锥轮对的一个锥轮指向相应另一锥轮的方向称作为轴向方向。因此这是平行于锥轮对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在(相应的)回行段的(理想的)平面中的第三空间方向称为行进方向或反行进方向或纵向方向。行进方向、横向方向和轴向方向因此展开(在运行中)一起运动的迪卡尔坐标系。尽管力求,行进方向形成在两个锥轮对的进行贴靠的作用圆之间的理想最短连接,但是在动态运行中,相应的回行段的定向会暂时地或持久地偏离所述理想最短的连接。
[0005]在这种皮带变速器中,在锥轮对之间的自由空间中设有至少一个减振装置。这种减振装置可以在皮带机构的张紧边处和/或在松边处、优选地仅在相应的负载回行段处设置,并且用于引导从而限制皮带机构的振动。这种减振装置根据重心关于声学有效的牵引机构引导(皮带机构引导)设计。在此,用于引导皮带机构的进行贴靠的(滑动)面的长度和减振装置的刚性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减振装置例如构成为滑动套或滑动引导部,其具有仅一侧的、通常由于构造空间(横向于皮带机构的)在内侧的、即在两个回行段之间设置的
滑动面。替选地,减振装置构成为具有双侧的滑动面的滑轨,即对于皮带机构的涉及的回行段在外侧的、即在形成的皮带圈之外的和在内侧的滑动面。滑动面也称为引导面。在滑轨中,两个彼此横向相对置的、即对抗性的滑动面或对抗地作用于要减振的回行段的滑动面共同地称作为引导通道或滑动通道。
[0006]减振装置借助于枢转机构容纳部支承在具有枢转轴线的枢转机构上,由此能够实现减振装置围绕枢转轴线的枢转。此外在一些应用中,减振装置可横向运动,使得减振装置跟随(较陡的椭圆)曲线,所述曲线不同于围绕枢转轴线的环形轨道。因此枢转轴线形成(二维的)极坐标系的中心,其中(纯)角运动因此对应于极角的变化并且横向运动对应于极半径的变化。该与纯角运动叠加的、即重叠的平移运动在下文中为了清楚性而不考虑并且以术语枢转运动概括。枢转轴线横向于皮带机构的行进方向,即轴向地定向。借此确保,在调整皮带变速器的作用圆时,减振装置能够受控制地跟随皮带机构的从中得到的新的(切向)定向。
[0007]为了执行枢转运动,基座横向地设置在(内部的)滑动面下方。对于基座,可以分离两个功能:
[0008]‑
防丢失,其中减振装置必须能够以小的耗费安装在枢转机构上,但是同时必须存在最小的保持力。对此,基座应是柔性的。滑轨在安装在包括保持管的保持装置上之后在其轴向运动中借助于设置在保持管上的轴向止挡件对其轴向运动限界,所述保持装置可以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
[0009]‑
为了高的安放刚性,在枢转机构上引导减振装置。为了防止减振装置相对于枢转机构的相对枢转,基座应是刚性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10]基于此,本技术基于如下目的,至少部分地克服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缺点。根据本技术的特征在本技术中得出,为此在下文中列举有利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能够以任意在技术上有意义的方式和方法组合,其中对此也可以考虑下面的描述中的阐述以及附图中的特征,这包括本技术的补充的设计方案。
[0011]所述目的通过用于皮带变速器的导轨的保持装置来实现,其中导轨包括由用于引导皮带机构的滑动面限界的滑动通道和基座,其中基座具有两个支腿,所述支腿分别由两个叉状舌形成,并且其中基座连同支腿形成枢转容纳部并且滑轨借助于枢转容纳部可枢转地支承在保持装置的保持管上,其方式为:在保持装置上在保持管的两侧的轴向延长部中设有两个轴向止挡件,其轴向延展大于在枢转容纳部的支腿之间的间距,和/或其垂直于保持管的轴线的延展大于在保持管上支承的区域中的叉状舌之间的间距。
[0012]这个解决方案提出,轴向止挡件本身沿轴向方向具有比枢转容纳部的支腿之间的间距更大的延展。另一解决方案在于,轴向止挡件垂直于保持管(沿环周方向)具有比两个支腿的舌之间的间距更大的延展。仅一个支腿安置在设为用于枢转运动的保持管的区域中而另一支腿并未如此安置的错误安装因此在两个解决方案中排除。两个解决方案也能够组合。
[0013]在用于滑轨的保持装置的一个改进方案中,使用的滑轨包括两个轨道半部,其中优选地,两个轨道半部相同地构成。尤其优选地沿皮带机构的行进方向划分,使得两个轨道
半部可以简单地围绕已经闭合的皮带机构拼合。
[0014]此外用于滑轨的保持装置可以具有带有开口的保持管,所述开口用于将润滑剂和/或冷却剂输送给皮带变速器。在开口相应地定向和设计的情况下,因此可以将润滑剂和/或冷却剂有针对性地引导到皮带机构和/或锥轮上。
[0015]本技术也包括具有用于滑轨的根据本技术的保持装置的皮带变速器、具有这种皮带变速器的动力总成以及具有所述动力总成的机动车。
附图说明
[0016]图1a示出用于滑轨的保持装置,以及滑轨;
[0017]图1b示出图1a中的用于滑轨的保持装置以及滑轨的立体图;
[0018]图2a示出用于滑轨的保持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以及滑轨;
[0019]图2b示出用于滑轨的保持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皮带变速器的滑轨(1)的保持装置(2),其中所述滑轨(1)包括:滑动通道(4),所述滑动通道由用于引导皮带机构的滑动面(5,6)限界;和基座(3),其中所述基座(3)具有两个支腿(9,10),所述支腿分别由两个叉状舌形成,并且其中所述基座(3)连同所述支腿(9,10)形成枢转容纳部,并且所述滑轨(1)借助于所述枢转容纳部可枢转地支承在所述保持装置(2)的保持管(13)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装置(2)处在所述保持管(13)的两侧的轴向延长部中设有两个轴向止挡件(14),其轴向延展大于所述枢转容纳部的所述支腿(9,10)之间的间距,和/或其垂直于所述保持管(13)的轴线的延展大于在所述保持管(13)上支承的区域中在所述叉状舌之间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包括两个轨道半部(7,8),这两个轨道半部(7,8)相同地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管(13)具有开口(15),所述开口用于将润滑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尼古拉斯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