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起动机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与诊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542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起动机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与诊断方法。包括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和发动机控制单元,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的触点端依次串联设置于蓄电池与起动机之间,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端分别与蓄电池和发动机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端分别与蓄电池和发动机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继电器K2与起动机之间设有采样节点A,采样节点A与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采样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通过提供一种起动机控制电路,并提供一种电路的控制方法以减少继电器的触点带负载动作次数,提高了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起动机控制电路的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起动机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与诊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起动机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与诊断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不断颁布越来越严格的油耗限制法规,搭载发动机自动启停系统的车型也越来越多,发动机自动启停就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临时停车(例如等红灯)的时候,自动熄火。当需要继续前进的时候,系统自动重启发动机的一套系统。它是通过在传统发动机上植入具有怠速起停功能的增强型起动机,使汽车在满足怠速停车条件时,发动机完全熄灭不工作。当整车再需要启动前进时,怠速起停增强型起动机系统迅速响应驾驶员启动命令,快速启动发动机,瞬时衔接,从而大大减少油耗和废气排放。由于增强型起动机在车辆运行过程中需要频繁启动,增强型起动机的使用寿命要求更高,因此也需要同步提高起动机控制电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起动机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与诊断方法,通过提供一种起动机控制电路,并提供一种电路的控制方法以减少继电器的触点带负载动作次数,提高了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起动机控制电路的使用寿命。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起动机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和发动机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的触点端依次串联设置于蓄电池与起动机之间,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端分别与蓄电池和发动机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端分别与蓄电池和发动机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与起动机之间设有采样节点A,所述采样节点A与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采样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起动机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
[0006]发动机控制单元以第一继电器吸合关断时序和第二继电器吸合关断时序交替控制的方式控制起动机的启动工作;
[0007]所述第一继电器吸合关断时序包括:
[0008]启动起动机时,先吸合第一继电器K1,在达到设定时间间隔后,再吸合第二继电器K2,完成对起动机的供电;
[0009]当起动机工作带动发动机运转,且发动机进入目标转速后,先关断第一继电器K1,在达到设定时间间隔后,再关断第二继电器K2;
[0010]所述第二继电器吸合关断时序包括:
[0011]启动起动机时,先吸合第二继电器K2,在达到设定时间间隔后,再吸合第一继电器K1,完成对起动机的供电;
[0012]当起动机工作带动发动机运转,且发动机进入目标转速后,先关断第二继电器K2,在达到设定时间间隔后,再关断第一继电器K1。
[0013]较为优选的,所述设定时间间隔为100ms~200ms。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起动机控制电路的诊断方法,包括:
[0015]当发动机控制单元发出第一继电器K1吸合指令,在达到设定时间间隔后发出第二继电器K2吸合指令时,起动机不工作,若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采样信号输入端采集的电压始终为低电平电压,或
[0016]当发动机控制单元发出第二继电器K2吸合指令,在达到设定时间间隔后发出第一继电器K1吸合指令时,起动机不工作,若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采样信号输入端采集的电压始终为低电平电压;
[0017]则诊断为第一继电器K1和/或第二继电器K2有常断故障。
[0018]较为优选的,还包括:
[0019]当第一继电器K1或第二继电器K2吸合前起动机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若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采样信号输入端采集的电压始终为高电平电压,则诊断为第一继电器K1和第二继电器K2同时存在常闭故障。
[0020]较为优选的,还包括:
[0021]当发动机控制单元发出第一继电器K1吸合指令,在达到设定时间间隔后发出第二继电器K2吸合指令,起动机工作,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采样信号输入端采集的电压为高电平电压,且在发动机进入目标转速后,发出第一继电器K1关断指令,起动机不停止工作,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采样信号输入端采集的电压仍然为高电平电压时,或
[0022]当发动机控制单元发出第二继电器K2吸合指令,起动机工作,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采样信号输入端采集的电压为高电平电压,在达到设定时间间隔后发出第一继电器K1吸合指令,发动机进入目标转速后发出第二继电器K2关断指令,起动机停止工作,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采样信号输入端采集的电压为低电平电压时;
[0023]则诊断为第一继电器K1存在常闭故障,且第二继电器K2正常。
[0024]较为优选的,还包括:
[0025]当发动机控制单元发出第一继电器K1吸合指令,起动机工作,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采样信号输入端采集的电压为高电平电压,在达到设定时间间隔后发出第二继电器K2吸合指令,且在发动机进入目标转速后,发出第一继电器K1关断指令,起动机停止工作,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采样信号输入端采集的电压为低电平电压时,或
[0026]当发动机控制单元发出第二继电器K2吸合指令,在达到设定时间间隔后发出第一继电器K1吸合指令,起动机工作,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采样信号输入端采集的电压为高电平电压,发动机进入目标转速后发出第二继电器K2关断指令,起动机继续工作,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采样信号输入端采集的电压仍然为高电平电压,在达到设定时间间隔后发出第一继电器K1关断指令,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采样信号输入端采集的电压为低电平电压时;
[0027]则诊断为第一继电器K1正常,且第二继电器K2存在常闭故障。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9]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起动机的控制电路,通过两个串联的电磁继电器结合一条电压采样线路,能集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逻辑控制以及后续的电路诊断为一体,其电路设计合理,
并有利于软件控制逻辑的实施,为继电器的寿命提供了基础。
[0030]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路控制方法,采用两种继电器吸合关断时序交替执行,每次起动机启动停止,两个继电器分别只带负载动作一次,两个继电器组成的控制电路的电气寿命相对于单继电器控制电路提高一倍。该方法通过减少继电器的触点带负载动作次数,提高了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起动机控制电路的使用寿命。
[0031]3、通过对两个继电器的吸合和关断控制,结合采样节点A的电压采样,可以实现对继电器控制电路的诊断,能有效区分两个继电器的常断和常闭故障,有利于排除故障,进一步提高了起动机控制电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起动机控制电路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正常情况下第一次起动机启动

停止时序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正常情况下第二次起动机启动

停止时序图;
[0035]图4、5为本专利技术K1继电器常断和/或K2继电器常断时两种起动机启动

停止时序图;
[0036]图6、7为本专利技术K1继电器和K2继电器同时常闭时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起动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和发动机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的触点端依次串联设置于蓄电池与起动机之间,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端分别与蓄电池和发动机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端分别与蓄电池和发动机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与起动机之间设有采样节点A,所述采样节点A与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采样信号输入端电连接。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起动机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以第一继电器吸合关断时序和第二继电器吸合关断时序交替控制的方式控制起动机的启动工作;所述第一继电器吸合关断时序包括:启动起动机时,先吸合第一继电器K1,在达到设定时间间隔后,再吸合第二继电器K2,完成对起动机的供电;当起动机工作带动发动机运转,且发动机进入目标转速后,先关断第一继电器K1,在达到设定时间间隔后,再关断第二继电器K2;所述第二继电器吸合关断时序包括:启动起动机时,先吸合第二继电器K2,在达到设定时间间隔后,再吸合第一继电器K1,完成对起动机的供电;当起动机工作带动发动机运转,且发动机进入目标转速后,先关断第二继电器K2,在达到设定时间间隔后,再关断第一继电器K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时间间隔为100ms~200ms。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起动机控制电路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发动机控制单元发出第一继电器K1吸合指令,在达到设定时间间隔后发出第二继电器K2吸合指令时,起动机不工作,若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采样信号输入端采集的电压始终为低电平电压,或当发动机控制单元发出第二继电器K2吸合指令,在达到设定时间间隔后发出第一继电器K1吸合指令时,起动机不工作,若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采样信号输入端采集的电压始终为低电平电压;则诊断为第一继电器K1和/或第二继电器K2有常断故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诊断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若飞程娟唐路黄庆东胡承建
申请(专利权)人: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