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系统的移动台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533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转运台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降温系统的移动台车装置,该移动台车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第二支撑和连接梁,第一支撑包括第一水平梁、设置在第一水平梁上的第一支撑平台和设置在第一水平梁上的第一加强板,第二支撑包括第二水平梁、设置在第二水平梁上的第二支撑平台和设置在第二水平梁上的第二加强板,第一水平梁与第二水平梁平行,连接梁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支撑上增设第一加强板,在第二支撑上增设第二加强板,改变了移动台车的支撑结构,使得移动台车能够满足更重的载重要求,并且通过提供多种不同长度可拆卸的连接梁,使得移动台车能够更好地匹配不同降温系统的尺寸。的尺寸。的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温系统的移动台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转运台车
,具体地涉及一种降温系统的移动台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TFT液晶玻璃行业,成型区徐冷降温系统由于体积大,重量高,需要使用移动台车运送炉体并吊装。移动台车结构需要支撑起徐冷降温系统,并能自由移动将徐冷降温系统运送至目标位置。
[0003]这种移动台车由型钢焊接而成,并使用螺栓连接将移动台车各部分连接在一起。通常将徐冷降温系统放置在移动台车后使用螺栓将其与移动台车固定防止该系统滑落。
[0004]由于产线升级,徐冷降温系统的改变,原有移动台车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徐冷降温系统的尺寸增加,原有移动台车已无法支撑现有徐冷降温系统;2、由于徐冷降温系统重量增加,原有结构已无法满足现有系统的载重要求;3、随着徐冷降温系统重量增加,下方行走轮已无法满足要求需要选用载重量更高的行走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移动台车存在的无法支撑尺寸、重量增加后的降温系统的问题,提供一种降温系统的移动台车装置,该降温系统的移动台车装置具有承载不同重量、不同尺寸的降温系统的效果。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降温系统的移动台车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第二支撑和连接梁,所述第一支撑包括第一水平梁、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梁上的第一支撑平台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梁上的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支撑包括第二水平梁、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梁上的第二支撑平台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梁上的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水平梁与所述第二水平梁平行,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和所述第二支撑。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水平梁和所述第二水平梁的截面分别为包括两个水平板和一个竖直板的H型。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加强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水平梁的两个所述水平板之间,所述第二加强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水平梁的两个所述水平板之间。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梁设置有一根;或者,所述连接梁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连接梁彼此平行。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水平梁和所述第二水平梁。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水平梁两端设置有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二水平梁两端设置有第二行走轮。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行走轮通过第一行走轮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水平梁连接,所述第二行走轮通过第二行走轮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水平梁连接。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水平梁两端设置有第一吊耳,所述第二水平梁两端设置有第二吊耳。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梁两端的所述第一吊耳之间,所述第二支撑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梁两端的所述第二吊耳之间。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降温系统的第一调整孔,所述第二支撑平台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降温系统的第二调整孔。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支撑上增设第一加强板,在第二支撑上增设第二加强板,改变了移动台车的支撑结构,使得移动台车能够满足更重的载重要求,并且通过提供多种不同长度可拆卸的连接梁,使得移动台车能够更好地匹配不同降温系统的尺寸。
附图说明
[0017]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降温系统的移动台车装置的立体装配图;
[0019]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降温系统的移动台车装置的主视图;
[0020]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降温系统的移动台车装置的左视图;
[0021]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降温系统的移动台车装置的设备安装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00
ꢀꢀꢀꢀꢀꢀꢀ
第一支撑
ꢀꢀꢀꢀꢀꢀꢀꢀꢀꢀꢀ
200
ꢀꢀꢀꢀꢀꢀꢀꢀ
第二支撑
[0024]300
ꢀꢀꢀꢀꢀꢀꢀ
连接梁
ꢀꢀꢀꢀꢀꢀꢀꢀꢀꢀꢀꢀꢀ
101
ꢀꢀꢀꢀꢀꢀꢀꢀ
第一支撑平台
[0025]102
ꢀꢀꢀꢀꢀꢀꢀ
第一水平梁
ꢀꢀꢀꢀꢀꢀꢀꢀꢀ
103
ꢀꢀꢀꢀꢀꢀꢀꢀ
第一加强板
[0026]104
ꢀꢀꢀꢀꢀꢀꢀ
第一行走轮
ꢀꢀꢀꢀꢀꢀꢀꢀꢀ
105
ꢀꢀꢀꢀꢀꢀꢀꢀ
第一行走轮连接板
[0027]106
ꢀꢀꢀꢀꢀꢀꢀ
第一吊耳
ꢀꢀꢀꢀꢀꢀꢀꢀꢀꢀꢀ
107
ꢀꢀꢀꢀꢀꢀꢀꢀ
第一调整孔
[0028]201
ꢀꢀꢀꢀꢀꢀꢀ
第二支撑平台
ꢀꢀꢀꢀꢀꢀꢀ
202
ꢀꢀꢀꢀꢀꢀꢀꢀ
第二水平梁
[0029]203
ꢀꢀꢀꢀꢀꢀꢀ
第二加强板
ꢀꢀꢀꢀꢀꢀꢀꢀꢀ
204
ꢀꢀꢀꢀꢀꢀꢀꢀ
第二行走轮
[0030]205
ꢀꢀꢀꢀꢀꢀꢀ
第二行走轮连接板
ꢀꢀꢀ
206
ꢀꢀꢀꢀꢀꢀꢀꢀ
第二吊耳
[0031]207
ꢀꢀꢀꢀꢀꢀꢀ
第二调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33]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技术的包装辅材的外径测量装置。
[0034]为克服现有移动台车存在的无法支撑尺寸、重量增加后的降温系统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降温系统的移动台车装置。如图1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移动台车装置包括:第一支撑100、第二支撑200和连接梁300,第一支撑100包括第一水平梁102、设置在第一水平梁102上的第一支撑平台101和设置在第一水平梁102上的第一加强板103,第二支撑200包括第二水平梁202、设置在第二水平梁202上的第二支撑平台201和设置在第二水
平梁202上的第二加强板203,第一水平梁102与第二水平梁202平行,连接梁300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支撑100和第二支撑200。
[0035]其中,第一水平梁102和第二水平梁202可以放置在平行于水平面的支撑基础上,用于支撑整个移动台车装置和降温系统;第一支撑平台101和第二支撑平台201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水平梁102和第二水平梁202的上方,用于摆放降温系统,第一支撑平台101和第二支撑平台201的数量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温系统的移动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系统的移动台车装置包括第一支撑(100)、第二支撑(200)和连接梁(300),所述第一支撑(100)包括第一水平梁(102)、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梁(102)上的第一支撑平台(10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梁(102)上的第一加强板(103),所述第二支撑(200)包括第二水平梁(202)、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梁(202)上的第二支撑平台(20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梁(202)上的第二加强板(203),所述第一水平梁(102)与所述第二水平梁(202)平行,所述连接梁(300)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100)和所述第二支撑(2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系统的移动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梁(102)和所述第二水平梁(202)的截面分别为包括两个水平板和一个竖直板的H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温系统的移动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103)连接于所述第一水平梁(102)的两个所述水平板之间,所述第二加强板(203)连接于所述第二水平梁(202)的两个所述水平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系统的移动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300)设置有一根;或者,所述连接梁(300)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连接梁(300)彼此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温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李赫然宋磊胡恒广闫冬成李志军商洪岭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光兴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