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带式裂解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491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4
本申请涉及传送带式裂解炉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传送带式裂解炉用于裂解纤维复合材料,包括:炉体和穿过所述炉体设置的传送带;裂解气抽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炉体上,用于抽出炉体内的所述纤维复合材料热解产生的裂解气体;气帘装置,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进出口处,所述气帘装置用于释放过热蒸汽以产生气帘并加热纤维复合材料。本申请中的传送带式热解炉,利用传送带输送纤维复合材料,并在输送过程中利用过热蒸汽对其加热,使其进行热解反应。这种方式可以连续进料和出料,省去了反复升温降温的过程,时间周期短,热量利用率高,并可连续化地回收纤维复合材料。回收纤维复合材料。回收纤维复合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送带式裂解炉


[0001]本申请涉及材料回收设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传送带式裂解炉。

技术介绍

[0002]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模量高,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体育休闲、汽车、建筑及桥梁加固等领域。2018年,我国复合材料总产量为430万吨,预测在2023年将达到556万吨左右,已先后超过德国、日本居世界第2位。但随着国内复合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合理处理复合材料废弃物成为了必须解决的问题。现有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热固性树脂为主,在自然条件下不可以降解。废弃的玻璃钢风机叶片、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已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大量资源浪费。目前我国对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废弃物的回收还没有进入工业化。即便是在全球范围内,也仅日本、德国、英国等少数几个公司有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回收产业。
[0003]如今,行业内通常利用热解法对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回收。但现有的热解炉,通常是非连续的,即装料、热解、热解完成后开炉取出。这种升温热解、降温卸料的方式,热量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因此,亟需一种可以进行连续热解的热解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送带式裂解炉。
[0005]一种传送带式裂解炉,用于裂解纤维复合材料,包括:
[0006]炉体和穿过所述炉体设置的传送带;
[0007]裂解气抽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炉体上,用于抽出炉体内的所述纤维复合材料热解产生的裂解气体;
[0008]气帘装置,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进出口处,所述气帘装置用于释放过热蒸汽以产生气帘并加热纤维复合材料。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传送带包括:
[0010]进料侧、出料侧和中央传送部;
[0011]所述中央传送部的支撑物料的部位的高度大于所述进料侧的部位。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
[0013]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分别连接在所述炉体上;
[0014]所述传送带经所述进料管道进入所述炉体内,再经所述出料管道伸出炉体外;
[0015]所述进料管道与水平面具有第一夹角,且所述第一夹角在10
°
至35
°
范围内。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气帘装置包括:
[0017]进气气帘机构,设置在所述进料管道内;
[0018]所述进气气帘机构包括若干个气帘喷头,所述气帘喷头向着所述传送带的所在方向释放过热蒸汽以产生气帘并加热所述纤维复合材料。
[001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气帘喷头沿着所述传送带的运动方向被间隔设
置成至少两排,且处于相邻的两排的所述气帘喷头的喷气方向彼此交错。
[002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炉体内的裂解管道;
[0021]所述裂解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连接;
[0022]所述传送带穿过所述裂解管道,所述纤维复合材料在所述裂解管道内发生裂解;
[0023]所述裂解管道与炉体之间具有加热腔,所述裂解气抽气装置穿过所述加热腔与所述裂解管道连接。
[0024]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辅助加热装置。
[002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辅助加热装置包括:
[0026]热源进口,穿过所述炉体的外壁并与所述加热腔连接,用于向所述加热腔通入高温气体以加热所述裂解管道;
[0027]热源出口,穿过所述炉体的外壁并与所述加热腔连接,用于排出所述高温气体。
[002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辅助加热装置还包括:
[0029]电加热组件,设于所述炉体的内壁并能加热至少部分所述裂解管道;
[0030]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裂解管道内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加热组件通讯连接。
[003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裂解气抽气装置包括:
[0032]裂解气体出口,设置在所述炉体上,与所述裂解管道连通,用于释放裂解气体;
[0033]压力控制器,与所述裂解气体出口连接,并通过控制所述裂解气体出口的气体流量以调节所述裂解管道内的气压。
[003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压力控制器包括:
[0035]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裂解管道内并检测所述裂解管道内的压力;
[0036]风机,与所述压力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风机对着所述裂解气体出口设置;
[0037]泄压管道,连接在所述裂解气体出口上,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泄压管道内,且所述风机的吹风方向朝着所述裂解气体出口的所在方向;
[0038]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泄压管道内。
[0039]本申请中的传送带式热解炉,利用传送带输送纤维复合材料,并在输送过程中利用过热蒸汽对其加热,使其进行热解反应。这种方式可以连续进料和出料,省去了反复升温降温的过程,时间周期短,热量利用率高,并可连续化地回收纤维复合材料。
附图说明
[00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下面将对相关的附图做出简单介绍。可以理解,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用于示意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本文中未提及的许多其他的技术特征和连接关系等。
[0041]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传送带式裂解炉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传送带式裂解炉裂解气抽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传送带式裂解炉气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0045]1、炉体;11、进料管道;12、出料管道;13、裂解管道;2、传送带;21、进料侧;22、出料侧;23、中央传送部;3、裂解气抽气装置;4、气帘装置;41、进气气帘机构;42、气帘喷头;5、加
热腔;51、热源进口;52、热源出口;6、电加热组件;7、裂解气体出口;8、风机;9、泄压管道;10、单向阀;15、水冷装置;16、防外泄管道;17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47]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行业内通常利用热解法对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回收。但现有的热解炉,通常是非连续的,即装料、热解、热解完成后开炉取出。这种升温热解、降温卸料的方式,热量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
[0048]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送带式热解炉,以便于大规模、连续化、低成本、低能耗地回收纤维复合材料。
[0049]实施方式一
[0050]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传送带式裂解炉,如图1所示,该传送带式裂解炉,用于裂解纤维复合材料,包括:
[0051]炉体1和穿过所述炉体1设置的传送带2;
[0052]裂解气抽气装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送带式裂解炉,用于裂解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和穿过所述炉体设置的传送带;裂解气抽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炉体上,用于抽出炉体内的所述纤维复合材料热解产生的裂解气体;气帘装置,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进出口处,所述气帘装置用于释放过热蒸汽以产生气帘并加热纤维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式裂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包括:进料侧、出料侧和中央传送部;所述中央传送部的支撑物料的部位的高度大于所述进料侧的部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带式裂解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分别连接在所述炉体上;所述传送带经所述进料管道进入所述炉体内,再经所述出料管道伸出炉体外;所述进料管道与水平面具有第一夹角,且所述第一夹角在10
°
至35
°
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送带式裂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帘装置包括:进气气帘机构,设置在所述进料管道内;所述进气气帘机构包括若干个气帘喷头,所述气帘喷头向着所述传送带的所在方向释放过热蒸汽以产生气帘并加热所述纤维复合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带式裂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帘喷头沿着所述传送带的运动方向被间隔设置成至少两排,且处于相邻的两排的所述气帘喷头的喷气方向彼此交错。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送带式裂解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炉体内的裂解管道;所述裂解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连接;所述传送带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奎戴永珍张瀚鹏丁文江朱悦钱敬殷杰林仁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治实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