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电子实验模块信号调理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实验,控制模块与驱动模块中间连接的信号调理电路,属于信号调理的范畴。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电子技术作为一门实用性、工程性和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是电气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该课程的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同等重要,它不但为电力电子装置及系统、列车牵引系统、开关电源设计、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等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而且还为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以及电子设计竞赛的培训提供必要的技术知识与技能支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应用这门课程必须开设相关实验项目。我校结合电力电子技术与轨道交通专业特点,开设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课。实验模块主要有主电路模块、PWM控制模块、PFM控制模块、单片机模块、电源模块、驱动模块、传感器模块等,并采用独立的模块化结构,模块完全开放,让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象积木一样搭建自己的实验,这种结构模块化实验箱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的成功率。然而,学生在做斩波、半桥变换、全桥变换、电机调速等实验时,要用到控制模块(PWM控制模块、PFM控制模块、单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子实验模块信号调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子实验模块信号调理电路包括调理电路Ⅰ(11)和调理电路Ⅱ(21);所述的调理电路Ⅰ(11)、调理电路Ⅱ(21)内的结构连接相同,且都包括有输入端(1)、第一调理单元(2)、第一滤波单元(3)、第二调理单元(4)、第二滤波单元(5)、输出端(6),其中输入端(1)、第一调理单元(2)、第一滤波单元(3)、第二调理单元(4)、第二滤波单元(5)、输出端(6)之间依次连接;所述调理电路Ⅰ(11)的输入端(1)包括IN_A端;所述调理电路Ⅱ(21)的输入端包括IN_B端;所述调理电路Ⅰ(11)的第一调理单元(2)包括三级管Q11、场效应管Q12、Q13、施密特反相器U14、稳压二极管WD11、WD12、二极管D11、D12、电阻R11、R12、R13、R14、R19、R111、A1端、B1端;所述调理电路Ⅱ(21)的第一调理单元包括三级管Q21、场效应管Q22、Q23、施密特反相器U24、稳压二极管WD21、WD22、二极管D21、D22、电阻R21、R22、R23、R24、R29、R211、B1端、A1端;所述调理电路Ⅰ(11)的第一滤波单元(3)包括电阻R15和电容C11;所述调理电路Ⅱ(21)的第一滤波单元包括电阻R25和电容C21;所述调理电路Ⅰ(11)的第二调理单元(4)包括施密特反相器U11、U13、与门U12、电阻R16、R110、A2端、B2端;所述调理电路Ⅱ(21)的第二调理单元包括施密特反相器U21、U23、与门U22、电阻R26、R210、B2端、A2端;所述调理电路Ⅰ(11)的第二滤波单元(5)包括电阻R17、R18、电容C12;所述调理电路Ⅱ(21)的第二滤波单元包括电阻R27、R28、电容C22;所述调理电路Ⅰ(11)的输出端(6)包括OUT_A端;所述调理电路Ⅱ(21)的输出端包括OUT_B端;其中,三级管Q11的基极分别连接稳压二极管DW12阴极、电阻R11一端和R111一端,R111另一端连接IN_A端,三级管Q11的集电极接电源VCC,三级管Q11的发射极与电阻R12串联后连接稳压二极管WD11阴极,稳压二极管WD11阳极分别连接场效应管Q13栅极、二极管D11的阴极、电阻R13一端和施密特反相器U14输入端,施密特反相器U14输出端串联电阻R19与A1端连接,场效应管Q13漏极分别连接电阻R14一端和R15一端,电阻R14另一端接电源VCC,场效应管Q13源极与Q12的漏极连接,场效应管Q12栅极分别与二极管D12的阴极和B1端连接,电阻R15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1一端和施密特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玉华,董文厚,方海斌,庄会华,王涛,窦正章,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