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4档AMT电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421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4档AMT电驱动系统,包括:输入离合器,其外壳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变速箱输入轴,其与输入离合器连接;第一齿轮安装在变速箱输入轴上;第一空心轴,其空套在变速箱输入轴上,并且与输入离合器的外壳连接;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一空心轴上;输出离合器,其为双离合器;变速箱输出轴,其连接在输出离合器的外壳上;主轴,其与输出离合器连接;第三齿轮安装在主轴上;第二空心轴,其空套在主轴上,并且与输出离合器连接;第四齿轮安装在第二空心轴上;第五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超越离合器,其连接在中间轴与第五齿轮之间;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八齿轮分别安装在中间轴上,并且分别与第一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啮合。第四齿轮啮合。第四齿轮啮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4档AMT电驱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变速箱
,特别涉及一种4档AMT电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多档位的AMT电驱动系统主要采用啮合套或滑移齿轮换档,换档时,需要接合套或滑移齿轮的圆周速度与待啮合齿轮的圆周速度一致时,才能进入啮合,挂档成功,若两者的圆周速度还末达到一致时便强行挂档,则会造成接合套或滑移齿轮与待啮合齿轮之间发生冲击和噪声,影响齿轮的工作寿命,甚至折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取消啮合套或滑移齿轮的换档方式,提供了一种4档AMT电驱动系统,输入部分采用单离合器与超越离合器相互配合来切换动力路线,输出部分采用双离合器切换动力路线,能够实现4档AMT电驱动系统的动力随时分离或接合,换档时,离合器接合平稳,分离迅速而彻底,并且耐磨性好,散热能力强。
[0004]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前置取力接口和后置取力接口,前置取力接口输出高转速、小扭矩,后置取力接口输出大扭矩、低转速,能够满足各种不同工况的取力需求。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4档AMT电驱动系统,包括:
[0007]输入离合器,其外壳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0008]变速箱输入轴,其与所述输入离合器连接,并通过所述输入离合器实现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连接或分离;
[0009]第一齿轮,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变速箱输入轴上;
[0010]第一空心轴,其空套在所述变速箱输入轴上,并且与所述输入离合器的外壳固定连接;
[0011]第二齿轮,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空心轴上;
[0012]输出离合器,其为双离合器;
[0013]变速箱输出轴,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输出离合器的外壳上,另一端延伸至变速箱外部;
[0014]主轴,其与所述输出离合器连接,并通过所述输出离合器实现与所述变速箱输出轴的连接或分离;
[0015]第三齿轮,其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轴上;
[0016]第二空心轴,其空套在所述主轴上;所述第二空心轴与所述输出离合器连接,并且通过所述输出离合器实现与所述变速箱输出轴的连接或分离;
[0017]第四齿轮,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空心轴上;
[0018]中间轴;
[0019]第五齿轮,其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0020]超越离合器,其连接在所述中间轴与所述第五齿轮之间,用于实现所述中间轴与所述第五齿轮的接合或分离;
[0021]第六齿轮,其固定安装在所述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0022]第七齿轮,其固定安装在所述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
[0023]第八齿轮,其固定安装在所述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
[0024]优选的是,所述的4档AMT电驱动系统,还包括:
[0025]前取力主动齿轮,其固定安装在所述输入离合器的外壳上;
[0026]前取力轴,其一端可旋转的支撑在变速箱壳体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变速箱外部并连接前置取力器接口;
[0027]前取力从动齿轮,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前取力轴上,并与所述前取力主动齿轮啮合。
[0028]优选的是,所述的4档AMT电驱动系统,还包括:
[0029]后取力主动齿轮,其固定安装在所述输出离合器的外壳上;
[0030]前取力轴,其一端可旋转的支撑在所述变速箱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变速箱外部并连接后置取力器接口;
[0031]后取力从动齿轮,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后取力轴上,并与所述后取力主动齿轮啮合。
[0032]优选的是,所述超越齿轮的外圈与所述第五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超越齿轮的内圈与所述中间轴固定连接。
[0033]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的传动比为K1,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六齿轮的传动比为K2;
[0034]其中,K1<K2。
[0035]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空心轴和所述第二空心轴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变速箱壳体内。
[0036]优选的是,所述中间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变速箱壳体内。
[0037]优选的是,所述输出轴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变速箱壳体上。
[0038]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齿轮通过花键与所述变速箱输入轴相连接。
[003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4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4档AMT电驱动系统,取消了啮合套或滑移齿轮的换档方式,输入部分采用单离合器与超越离合器相互配合来切换动力路线,输出部分采用双离合器切换动力路线,能够实现4档AMT电驱动系统的动力随时分离或接合,换档时,离合器接合平稳,分离迅速而彻底,并且耐磨性好,散热能力强。
[004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4档AMT电驱动系统,其取力端分为前置取力接口和后置取力接口,前置取力接口输出高转速、小扭矩,后置取力接口输出大扭矩、低转速,能够满足各种不同工况的取力需求。
附图说明
[0042]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4档AMT电驱动系统结构简图。
[0043]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4档AMT电驱动系统三维结构图。
[0044]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超越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4档AMT电驱动系统工作流程图。
[0046]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1档动力传递路线图。
[0047]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2档动力传递路线图。
[0048]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3档动力传递路线图。
[0049]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4档动力传递路线图。
[0050]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前置取力器动力传递路线图。
[0051]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后置取力器动力传递路线图。
[0052]图1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倒档动力传递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54]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4档AMT电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1、驱动电机输出轴2、输入离合器外壳3、输入离合器钢片4、输入离合器摩擦片5、第一空心轴6、变速箱输入轴7、第二齿轮8、第一齿轮9、主轴10、第三齿轮11、第四齿轮12、第二空心轴13、第一输出离合器摩擦片14、输出离合器钢片15、第二输出离合器摩擦片16、变速箱输出轴17、输出离合器外壳18、后取力主动齿轮19、后置取力接口20、后取力轴21、后取力从动齿轮22、第八齿轮23、第七齿轮24、中间轴25、第六齿轮26、第五齿轮27、超越离合器28、前取力从动齿轮29、前取力主动齿轮30、前取力轴31、前置取力器接口32和变速箱壳体33。
[0055]如图2所示,驱动电机1包括驱动电机定子101和驱动电机转子102。驱动电机定子101与变速箱壳体33通过螺栓固结,驱动电机转子102与驱动电机输出轴2固定连接,驱动电机输出轴2通过轴承401安装于变速箱壳体33上,驱动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4档AMT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离合器,其外壳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变速箱输入轴,其与所述输入离合器连接,并通过所述输入离合器实现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连接或分离;第一齿轮,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变速箱输入轴上;第一空心轴,其空套在所述变速箱输入轴上,并且与所述输入离合器的外壳固定连接;第二齿轮,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空心轴上;输出离合器,其为双离合器;变速箱输出轴,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输出离合器的外壳上,另一端延伸至变速箱外部;主轴,其与所述输出离合器连接,并通过所述输出离合器实现与所述变速箱输出轴的连接或分离;第三齿轮,其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轴上;第二空心轴,其空套在所述主轴上;所述第二空心轴与所述输出离合器连接,并且通过所述输出离合器实现与所述变速箱输出轴的连接或分离;第四齿轮,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空心轴上;中间轴;第五齿轮,其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超越离合器,其连接在所述中间轴与所述第五齿轮之间,用于实现所述中间轴与所述第五齿轮的接合或分离;第六齿轮,其固定安装在所述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第七齿轮,其固定安装在所述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第八齿轮,其固定安装在所述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档AMT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取力主动齿轮,其固定安装在所述输入离合器的外壳上;前取力轴,其一端可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小虎雷雨龙刘卫东李兴忠付尧王彬宇温官正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