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电话测试机,由电源、振铃电路、信号音及放大电路,双音频译码、挂摘机及脉冲判断,单片机控制电路、数码显示电路、电平指示电路、反极开关、对传和测试电路组成。由上述构成的全自动电话测试机,可以快速测试电话及终端设备,具有双音频和脉冲兼容、数码显示、测试、对传、全信号音、电平指示、反极开关、振铃和忙音按钮等测试功能。同时具有操作简单、性能稳定、价格低廉。可广泛适用于电话、传真机、电话交换机等终端设备的测试和维修之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电话测试机,由电源、振铃电路、信号音及放大电路,双音频译码、挂摘机及脉冲判断、单片机控制电路、数码显示电路、电平指示电路、反极开关、对传和测试等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振铃电路由电阻R11、电容C9及(REL1)继电器组成,其R11的一端接电源变压器T13端,R11的另一端接电容C9的正极,继电器REL1的定点接入变压器T1的第4端点构成振铃电路;所说的信号音及放大电路由电阻R29、R30、R31、R32、R35、R18、R16、R6、RW1,电容C15、C16、C13,二极管D16,三极管V7、V8、V9组成,其中R29、R35相接,R29的另一端与R30的一端同接V7的集电极,R30的另一端与电容C16的一端同接V9的基极,R35的另一端与C15的一端接V9的集电极,V9的发射极接RW1、R6的一端,电容C16的另一端与R18、R31一起接至V7的发射极,R18的另一端接V8的基极,V8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二极管D16,该电路一路连接单片机IC2的12脚,另一端接至电源电路;所说的双音频译码电路,由译码器IC1(8870)及电阻R3、R4、R5,电容C6、C7、C8组成,其中IC1的3脚连接R5与2脚并联接电阻R4的一端,R4的另一端经电容C7接至电源电路,IC1的16脚接电阻R3并联17脚接电容C6,电容C6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电源,另一端接至单片机IC2的1、2脚,IC1的7脚经电容C8接至单片机IC1的26脚;挂摘机及脉冲判断电路由三极管V4、电容C14、C17、电阻R4、R20组成,其中V4的集电极经C14、R20接单片机IC2的13脚,V4的基极经电容C17、R24接测试口开关SW-1,单片机的控制电路由单片机IC2(16C57),电阻R26、R27、R28、R19、R20、R21、R22、R23、R36、R37、R38、R39、R40、R41、R42、R43,电容C19、C20、C21、C4;晶振XT1,三极管V5,开关SW-2、SW-3,数码管LED及继电器J1构成,其中单片机IC2的1、2脚经电阻R26接V5的基极,3、4、5脚接地,IC2的6、7、8、9、10分别接至IC1的11、12、13、14、15脚,IC2的13脚接对传口三极管V6的集电极,15脚接继电器在J1、16、17脚分别接电阻R22、R21的一端,18至25脚分别经电阻36至43接数码管LED相应端点,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亮,
申请(专利权)人:陈国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