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速装配的轻便型阀门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406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快速装配的轻便型阀门井,包括上井体、下井体和预留孔,所述的上井体和下井体的后面通过液压合页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上井体和下井体的前面通过锁扣连接在一起,所述预留孔设置在下井体和下井体相接的部位,可供阀门管道通过井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快速装配轻便型阀门井,井体分为上下两部分,通过液压合页连接,上井体可打开的箱式结构,方便工人维修作业,在确保阀门的安全保护的前提下,既大大缩小了阀门井的占地面积,又改变了传统阀门井费工、费力、要求结构空间大的现状,真正解决了阀门维修和保养过程中操作相对困难的实际问题。困难的实际问题。困难的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快速装配的轻便型阀门井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快速装配的轻便型阀门井,属于农田灌溉系统工程配套的重要设施。

技术介绍

[0002]阀门井是作为农田灌溉管网的阀门所属保护装置,通常布置为地面以上的适合尺寸规格箱体,实现有效保护阀门、压力表等阀控设备的安全、方便启闭和定期检修部分管网。目前市面上的针对灌溉管网的阀门井种类繁多,如砖砌阀门井、钢筋混泥土阀门井、三通阀门井等,这些阀门井特点各异,但都有共同点:阀门井设施笨重,占地面积大,要求结构空间大,维修和保养阀门的操作困难,不仅费工、费力,经济效益较差,而且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装配的轻便型阀门井,解决了现有农田灌溉阀门井设施笨重,占地面积大,要求结构空间大,维修阀门困难,不仅费工、费力,经济效益较差,而且不够美观等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可快速装配的轻便型阀门井,包括上井体、下井体和预留孔,所述的上井体和下井体的后面通过液压合页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上井体和下井体的前面通过锁扣连接在一起,所述预留孔设置在下井体和下井体相接的部位,可供阀门管道通过井腔。
[0006]优先地:所述的上井体和下井体上的连接部分别设置有台阶凹槽,所述的台阶凹槽的表面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的上井体和下井体通过台阶凹槽和密封胶条紧密连接。
[0007]优先地:所述的上井体和下井体采用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塑料制成。r/>[0008]优先地:所述的下井体的底面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形状,所述的下井体的底面的两侧设置有集水槽。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的可快速装配轻便型阀门井,井体分为上下两部分,通过铰接方式连接,上井体可打开的箱式结构,方便工人维修作业,大大缩小了阀门井的占地面积,改变了传统阀门井费工、费力、要求结构空间大的现状。采用了抗腐蚀的塑料结构,改变了传统阀门井设施笨重现状,所述阀门井结构简单,使阀门井可快速装配,轻便快捷,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阀门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阀门井的打开状态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阀门井的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为上井体,2为下井体,3为锁扣,4为预留孔,5为台阶凹槽,6为U型通风管,7为卡扣,8为通风孔,9为集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和2所示,一种可快速装配的轻便型阀门井,包括上井体1、下井体2和预留孔4,上井体1和下井体2的材料对阀门井寿命具有重要影响,本技术阀体材料采用了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塑料,保障了内部构造的稳定性,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年限,使阀门井更加轻便,且耐雨水冲刷,高温等环境条件。
[0019]所述的上井体和下井体上的连接部分别设置有台阶凹槽,所述的台阶凹槽的表面设置有密封胶条(图中未显示),所述的上井体和下井体通过台阶凹槽和密封胶条紧密连接,避免水分渗入井腔,影响阀门寿命。
[0020]所述上井体和下井体后面通过液压合页连接,阀门井的下井体高度小于上井体高度,上井体可以翻转,且翻转后井体上顶部可以接触到地面,避免液压合页长时间受力。
[0021]所述连接部的液压合页主要包括传动轴、轴套、合页和液压组件,合页套设于轴套外,传动轴的一端与液压组件传动连接且安装于轴套内。
[0022]所述上井体和下井体前设计有锁扣,锁扣的活动部分固定于上井体,锁扣的固定部分固定于下井体,且锁扣可以正常闭合,避免阀门井被随意打开,保护内部阀门。
[0023]预留孔设置在下井体和下井体相接的部位,两个预留孔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可供阀门管道通过井腔。井腔横截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0024]本实施例的能够快速打开阀门井的方法:
[0025]本技术的阀门井在安装的时候,根据输水管道的铺设方向和埋设深度,合理布置和固定下井体的埋设位置,管道安装在预留孔内,在阀门井内设置阀门、流量计和压力计等部件,上井体设置在地表以上。在进行维修工作时,只需要将锁扣打开,向上推动上井体,上井体通过液压合页,即可翻转,打开阀门井,进行维修阀门作业。
[0026]实施例2
[0027]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轻便型阀门井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所述的上井体上设置有U型通风管和通风孔,所述的U型通风管与所述的通风孔连通,所述的通风孔与井腔连通。U型通风管通过卡扣固定在上井体上。
[0028]在阀门井内的阀门、压力计和流量计等需要保持干燥,进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和精准度。本技术的阀门井的上井体和下井体通过台阶凹槽和密封胶条紧密连接,具有防水作用。本实施例在上井体的上部设置若干个U型通风管和通风孔,所述的U型通风管与所述的通风孔连通,所述的通风孔与所述的井腔连通。U型通风管的进风端朝下设置,可以有
效地避免雨水进入井腔。设置上述装置可以使井腔内保持空气流通,有助于保护井腔内干燥环境。
[0029]另外为避免湿空气和灰尘进入到井腔,可以在U型通风管的进风端设置有滤网,用于过滤灰尘,吸收水分,避免井腔内潮湿和进入灰尘。
[0030]为避免水流进入井腔对仪器造成损害,本实用新的下井体的底面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形状,所述的下井体的底面的两侧设置有集水槽。可以使进入的水汇集到集水槽,避免管道、阀门、压力计等仪器与水直接接触,可以有效地保护仪器。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装配的轻便型阀门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井体、下井体和预留孔,所述的上井体和下井体的后面通过液压合页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上井体和下井体的前面通过锁扣连接在一起,所述预留孔设置在下井体和下井体相接的部位,可供阀门管道通过井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装配的轻便型阀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井体和下井体上的连接部分别设置有台阶凹槽,所述的台阶凹槽的表面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的上井体和下井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俊杰韩金朝孙浩蔡九茂韩启彪窦孝鹏蔺聪刘杨陈震武剑飞张付成王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