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水压力管道排气阀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338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水压力管道排气阀井,包括两根与给水压力主管连通的排气支管、设置于所述给水压力主管上方的检修小井,所述排气支管顶端延伸至所述检修小井内部,所述排气支管顶端设有排气阀,所述检修小井外侧壁包覆有防水层,所述检修小井顶部设有用于密封的井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输水管道排气阀井的设计,相较于传统排气阀井,该排气阀井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其中防水层的设置使得排气阀井的防水性能更佳,可以降低井室渗水的风险。另外将排气阀井的尺寸减小,极大地降低了施工的难度,还可以降低工期以及工程成本,同时井室较浅,后期检修便利,安全性更加可靠。安全性更加可靠。安全性更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水压力管道排气阀井


[0001]本技术属于输水压力管道排气阀井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输水压力管道排气阀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结构排气阀井采用主管管道外套穿墙套管,穿越井室侧墙的形式。套管与主管道之间采用胶圈和填充油麻的方式进行防渗。随着输水压力主管道管径增大,为保证压力管道抗浮,管道埋深也随之增大,侵入到地下水位以下,一旦穿墙套管局部失效,会导致井外地下水渗入井室造成井内积水,尤其是在沼泽地、河道区域的条件下铺设管道建造排气阀工作井时,还要边排水边建造,施工难,成本大;其次空气潮湿环境会加剧钢管、机电设备的腐蚀,缩短使用寿命;并且传统井室的挖掘深度要求过高,单个阀井的混凝土、钢筋等配料需求量大,用工时多,建造时间长,投入资金大。另外,传统排气阀井检修需要检修人员下至深井进行检修操作,阀井内部空间相对狭小,操作受限,其次阀井内部相对密闭,对于人员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输水压力管道排气阀井,通过优化输水管道排气阀井的设计,相较于传统排气阀井,该排气阀井的结构更加合理,防水性能更佳,降低了井室渗水的风险。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输水压力管道排气阀井,包括两根与给水压力主管连通的排气支管、设置于所述给水压力主管上方的检修小井,所述排气支管顶端延伸至所述检修小井内部,所述排气支管顶端设有排气阀,所述检修小井外侧壁包覆有防水层,所述检修小井顶部设有用于密封的井盖。
[0005]作为优选的,所述防水层为沥青防水卷材层。
[0006]作为优选的,所述检修小井底部设有通孔,所述排气支管顶端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检修小井内部,所述通孔内侧壁与所述排气支管外侧壁之间设有防水套管。
[0007]作为优选的,所述防水套管为橡胶止水带。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井盖可拆卸式搭接在所述检修小井顶部开口处。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井盖设有排气孔。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检修小井内侧壁设有爬梯。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检修小井内部角落处设有集水坑。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集水坑尺寸为300
×
300mm。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检修小井尺寸为长度1200

1500mm,宽度800

1200mm,高度900

1100mm。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水压力管道排气阀井,通过优化输水管道排气阀井的
设计,相较于传统排气阀井,该排气阀井的结构更加合理,防水层的设置使得排气阀井的防水性能更佳,降低了井室渗水的风险。
[0016]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水压力管道排气阀井,其中排气阀井的尺寸较小,井室较浅,后期检修更加便利,安全性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水压力管道排气阀井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水压力管道排气阀井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水压力管道排气阀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给水压力主管;2、排气支管;3、检修小井;4、排气阀;5、防水层;6、防水套管;7、井盖;8、排气孔;9、爬梯;10、集水坑;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具体实施例如下:
[0024]传统排气阀井的设计中,套管与主管道之间采用胶圈和填充油麻的方式进行防渗,但是随着输水压力主管道管径增大,管道的埋深也随之增大,并侵入到地下水位以下,此时地下水容易渗入到排气阀井内,造成井内积水,这样不仅会加剧钢管、机电等设备的腐蚀,缩短排气阀井的使用寿命,还会影响检修人员下井检修操作,对检修人员构成一定安全隐患。为了避免上述现象,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水压力管道排气阀井,如图1所示,包括两根与给水压力主管1连通的排气支管2、设置于所述给水压力主管1上方的检修小井3,所述排气支管2顶端延伸至所述检修小井3内部,所述排气支管2顶端设有排气阀4,所述检修小井3外侧壁包覆有防水层5,所述检修小井3顶部设有用于密封的井盖7。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检修小井3井室底板位于所述给水压力主管1上方,其覆土深度可以均低1.2m,可以高于地下水位线。两根所述排气支管2底端可以通过排气三通(图中未示出)与所述给水压力主管1连通,所述排气支管2顶端延伸至所述检修小井3内部,通过所述排气阀4即可进行主管道的排气处理。而且所述检修小井3外侧壁包覆有防水层5,可以有效防止地下水渗入所述检修小井3内部。
[0026]其中,所述防水层5可以为沥青防水卷材层。沥青防水卷材是指以沥青材料、胎料和表面撒布防黏材料等制成的成卷材料。沥青防水卷材成本低,拉伸强度,防水效果好,可塑性强,易于拆卸更换。
[0027]另外,所述检修小井3与所述排气支管2接触的地方也可能渗水,为了避免该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检修小井3底部设有通孔11,所述排气支管2顶端穿过所述通孔11延伸至所述检修小井3内部,所述通孔11内侧壁与所述排气支管2外侧壁之间设有防水套管6。通过所述防水套管6将所述通孔11密封严实,可有效避免所述通孔11出现渗水的现象。
[0028]本实施例采用橡胶止水带和外壁包覆沥青防水卷材的双重防渗措施,使井室的防渗性能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0029]其中,所述防水套管6可以为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带以天然橡胶与各种合成橡胶为主要原料,掺加各种助剂及填充料,经塑炼、混炼、压制成型。橡胶止水带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抗撕裂性能,适应变形能力强、防水性能好,温度使用范围为

45℃

+60℃。将其应用于所述通孔11处,不仅防水效果好,还便于施工人员快速检修和更换。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井盖7可拆卸式搭接在所述检修小井3顶部开口处。搭接的方式便于快速打开所述井盖7。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螺接或螺栓固定的方式,来固定所述井盖7。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水压力管道排气阀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与给水压力主管(1)连通的排气支管(2)、设置于所述给水压力主管(1)上方的检修小井(3),所述排气支管(2)顶端延伸至所述检修小井(3)内部,所述排气支管(2)顶端设有排气阀(4),所述检修小井(3)外侧壁包覆有防水层(5),所述检修小井(3)顶部设有用于密封的井盖(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输水压力管道排气阀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5)为沥青防水卷材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水压力管道排气阀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小井(3)底部设有通孔(11),所述排气支管(2)顶端穿过所述通孔(11)延伸至所述检修小井(3)内部,所述通孔(11)内侧壁与所述排气支管(2)外侧壁之间设有防水套管(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水压力管道排气阀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管(6)为橡胶止水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玉红孙建春谢润欣彭基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