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在线自动内喷涂模具及其内喷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402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材在线自动内喷涂模具及其内喷涂方法,它包括:口模的一端通过口模压板与收缩套固定连接;模芯朝向收缩套的一端通过模芯固定座与分流板固定连接;收缩套的另一端与分流板固定连接;模芯固定座与分流板固定连接;分流板的另一端与合流芯固定连接;模芯上设置有涂料喷射孔,模芯朝向口模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头,分流板上设置有涂料进入孔,涂料进入孔的一端接通涂料输送管路,涂料进入孔的另一端接通涂料喷射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现有管材挤压模具进行改进,可以在管材连续不断生产的情况下,其内壁均匀的涂层也可以连续不断的形成,实现了管材高自动化同步加工目的,具有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特点。低成本的特点。低成本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在线自动内喷涂模具及其内喷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小口径管材内喷涂
,特别涉及一种管材在线自动内喷涂模具及其内喷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社会上普遍使用的输水管道、排污管,包括自来水管、消防水管、工程引水管、电站引水输水压力管、化工流体输送管等所有管材,由于各种需要,都会考虑在管材内壁喷涂功能涂层的方式来提高管材的相关性能。以提高管材疏水性能为例,上述管材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管道与流体之间的摩擦阻力,摩擦阻力直接提高了输送流体难度,增加了流体输送成本,如抽水抗旱、抽水储水发电、消防喷水等为例,就直接显示出了用电量的提升。为了减小摩擦阻力,就需要在管材内壁涂覆具有良好疏水性能的疏水涂层,对于尺寸相对较大的管材来说,可以采用流化床吸引法、静电喷涂法、摩擦静电喷涂法、离心喷涂法等方法来实现内喷涂过程,技术难度小。而对于小尺寸管材来说,由于尺寸小,一般喷涂设备难以进入管内进行喷涂,技术难度较大,是目前研究的主要重点。以小口径PPR管材为例,在提高PPR管材疏水性能时,一般是在加工完成的管材上,用超疏水性涂料液体灌入PPR管内壁,待涂料自风干或用软质海绵等物体在成型管材内壁来回反复插入插出,将疏水涂料涂抹在管材内壁上形成内涂层,此种方法存在效率低下且涂抹不均匀不完整等情况,难以进行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管材在线自动内喷涂模具及其内喷涂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现有管材挤压模具进行改进,可以在管材连续不断生产的情况下,其内壁的涂层也可以连续不断的形成,实现了管材高自动化同步加工目的,具有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特点,克服了现有管材内喷涂工艺所存在的不足。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管材在线自动内喷涂模具,它包括:
[0005]口模,口模的一端通过口模压板与收缩套固定连接;
[0006]模芯,位于口模内,模芯与口模之间的间隙构成管料挤出通道,模芯朝向收缩套的一端通过模芯固定座与分流板固定连接;
[0007]收缩套,收缩套的一端与口模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分流板固定连接;
[0008]模芯固定座,模芯固定座位于收缩套内,模芯固定座通过固定螺栓与分流板固定连接,模芯固定座与收缩套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管料收缩通道,管料挤出通道与管料收缩通道接通;
[0009]分流板,分流板的另一端通过过渡板与合流芯固定连接,所述分流板用于分流来自合流芯的管料;
[0010]所述模芯上设置有涂料喷射孔,模芯朝向口模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涂料喷射孔贯穿所述模芯,所述分流板上设置有涂料进入孔,所述涂料进入孔的一端接通涂料
输送管路,涂料进入孔的另一端接通涂料喷射孔。
[0011]进一步,所述分流板包括轮缘、轮辐和轮毂,所述涂料进入孔贯穿所述轮缘,以及其中一个轮辐,所述轮毂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的安装孔,涂料进入孔接通安装孔,所述固定螺栓与安装孔之间留有间隙,以形成用于涂料流通的涂料进入通道,涂料进入孔通过涂料进入通道接通涂料喷射孔。
[0012]进一步,所述模芯由收缩段和挤压段组成,所述收缩段一端与模芯固定座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挤压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收缩段与口模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管料收缩通道;所述挤压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雾化喷头,挤压段与口模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管料挤压通道。
[0013]进一步,所述收缩段的端部与固定螺栓之间留有间距,以形成涂料容纳腔,所述涂料容纳腔用于涂料喷射孔和涂料进入通道之间的连接。
[0014]进一步,在含有涂料进入孔的轮辐上设置有压力检测孔,所述压力检测孔贯穿轮辐和轮缘,压力检测孔的一端接通轮毂内的安装孔,其另一端通过压力检测装置密封,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压力检测孔内的压力,利用检测到的压力数据,其不仅可调节涂料进料速度与雾化喷头处的喷料速度,还能调节模具内的压力,从而可以保证挤出管材的圆度,能够避免因模具内部压力过高而导致模具爆炸的问题。
[0015]进一步,所述分流板上设置有涂料排出孔,所述涂料排出孔贯穿所述轮缘以及其中一个轮辐,并接通安装孔。
[0016]进一步,所述收缩段内的涂料喷射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挤压段内的涂料喷射孔的孔径。
[0017]进一步,所述挤压段最外端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具有一定粗糙度的粗糙纹路。
[0018]进一步,所述挤压段的端部向外凸出形成喷头安装座,雾化喷头通过固定组件固定连接在喷头安装座上。
[0019]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管材在线自动内喷涂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A、采用上述管材在线自动内喷涂模具,按照现有方法进行管材挤出生产;
[0021]B、通过喷射动力组件将涂料输送至涂料进入孔内,调整好涂料输送压力;
[0022]C、通过雾化喷头对挤出的管材内壁进行喷涂,并一边挤出管材,一边进行喷涂,最终能得到含有内涂层的管材产品。
[002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模芯、分流板等组件上开孔形成涂料喷射通道,可以在管材连续不断生产的情况下,其内壁的涂层也可以连续不断的形成,整个喷涂过程不受管材长度以及口径的限制,实现了管材高自动化同步加工目的;
[0025]2、本专利技术对现有管材挤压模具改动不多,但结构设计巧妙,通过在挤压模具内开设涂料喷射通道,在没有干扰管材挤出过程的情况下,其不仅无需额外布置涂料喷射管道,而且还能够保证涂料喷涂过程中的密封性,避免了涂料泄漏,由于涂料喷射孔位于模芯内,与之相连的雾化喷头能够快速且均匀地将涂料喷射在管内壁上,保证了涂层的均匀性,经检测,对于长度为6m的φ32PVC管来说,喷涂的疏水层的厚度差不超过0.1mm,涂层均匀性良好;
[0026]3、在现有一些管材挤压模具中,其分流板、模芯等组件上设置有排热孔,以便排出
挤压模具空腔内的热气体,避免热气体受热膨胀造成管材圆度不足,同时避免热空气持续聚集而引发模具爆炸,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涂料喷射孔的设置,其不仅能够实现管材的内喷涂作业,还能在喷涂过程中将模具空腔内的热量带走,进而避免了模具热量聚集的影响,同时,输送过程中的涂料还能通过模具空腔内的热量来维持其良好的流动性,无需对涂料在模具内的流动性进行专门设计,两者相互促进,使得涂料喷涂过程能够持续能稳定地进行;
[0027]4、本专利技术的管材在线自动内喷涂模具相比于现有独立于管道模具的喷涂设备来说,本专利技术的模具对管材的适应能力更强,投入成本更低,工作效率更高,内喷涂形成的涂层也能达到很高的质量水平,尤其适合于工业化生产中。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管式PVC给水管挤压模具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管材在线自动内喷涂模具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模芯与分流板连接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分流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在线自动内喷涂模具,它包括:口模,口模的一端通过口模压板与收缩套固定连接;模芯,位于口模内,模芯与口模之间的间隙构成管料挤出通道,模芯朝向收缩套的一端通过模芯固定座与分流板固定连接;收缩套,收缩套的一端与口模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分流板固定连接;模芯固定座,模芯固定座位于收缩套内,模芯固定座通过固定螺栓与分流板固定连接,模芯固定座与收缩套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管料收缩通道,管料挤出通道与管料收缩通道接通;分流板,分流板的另一端通过过渡板与合流芯固定连接,所述分流板用于分流来自合流芯的管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上设置有涂料喷射孔,模芯朝向口模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涂料喷射孔贯穿所述模芯,所述分流板上设置有涂料进入孔,所述涂料进入孔的一端接通涂料输送管路,涂料进入孔的另一端接通涂料喷射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在线自动内喷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包括轮缘、轮辐和轮毂,所述涂料进入孔贯穿所述轮缘,以及其中一个轮辐,所述轮毂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的安装孔,涂料进入孔接通安装孔,所述固定螺栓与安装孔之间留有间隙,以形成用于涂料流通的涂料进入通道,涂料进入孔通过涂料进入通道接通涂料喷射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材在线自动内喷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由收缩段和挤压段组成,所述收缩段一端与模芯固定座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挤压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收缩段与口模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管料收缩通道;所述挤压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雾化喷头,挤压段与口模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管料挤压通道。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力张政靳文明王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