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杯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362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恒温杯垫,包括杯座,所述杯座上设置有浮动托盘,所述浮动托盘的中部开设有通孔;在所述杯座上位于所述通孔处安装有导热片,所述杯座内安装有与所述导热片连接的制冷发热组件,所述杯座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和电源,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制冷发热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电源为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制冷发热组件供电。通过制冷发热组件对放置在杯垫上容器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或者降温,以使得容器内的液体升温或者降温达到指定的温度,并保持,为用户提供适宜温度的引用水,避免水温太高或者太低。高或者太低。高或者太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杯垫


[0001]本技术涉及杯垫
,特别是一种恒温杯垫。

技术介绍

[0002]最适合人饮用的水温在40℃左右,但往往刚打的开水温度太高,而冬天水温又由于放置时间太长而冰凉,为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具有加热功能的杯垫,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7734043U公开了一种智能温控杯垫,并具体公开了包括供电模块、单片机、加热模块以及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水杯上,温度传感器输出端与单片机输入端相连,供电模块为各电路模块供电,单片机输出端与加热模块相连;加热模块包括设置在水杯底部的非磁性金属、无线充电线圈以及为驱动无线充电线圈产生交变磁场的无线充电芯片,无线充电芯片输入端与供电模块输出端相连,无线充电芯片使能端与单片机输出端相连,无线充电线圈接在无线充电芯片与地之间。该杯垫通过设置加热模块达到对饮料加热的目的,具体是加热模块利用电磁加热方式,使杯垫上的非磁性金属加热片发热,进而对饮料实现加热;目前市面上的多数杯垫都只有当液体温度降到指定温度之下后开启加热功能,温度过高则只能等待杯子内的液体自然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恒温杯垫,通过制冷发热组件对放置在杯垫上容器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或者降温,以使得容器内的液体升温或者降温达到指定的温度。
[0004]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恒温杯垫,包括杯座,所述杯座上设置有浮动托盘,所述浮动托盘的中部开设有通孔;在所述杯座上位于所述通孔处安装有导热片,所述杯座内安装有与所述导热片连接的制冷发热组件,所述杯座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和电源,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制冷发热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电源为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制冷发热组件供电。
[0005]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浮动托盘的下表面与所述杯座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浮动托盘的下表面安装有导向柱,所述杯座的对应位置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穿入对应的所述导向孔内。
[0006]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发热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下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下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杯座的下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风扇安装在所述散热孔上方。
[0007]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杯座包括外壳和底座,所述底座扣紧外壳的底部,所述散热孔开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控制电路板上位于散热孔的上方开设有散热风扇放置孔,所述电源安装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位于所述散热风扇放置孔的旁边。
[0008]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杯座内还安装有金属感温帽,所述金属感温帽向上
依次穿过杯座和导热片;所述金属感温帽包括内置的NTC热敏电阻、缓冲弹簧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所述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上设置所述NTC热敏电阻,所述安装座的下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0009]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有Type

A接口和Type

C接口,所述杯座的侧壁上设置有对应的开口用于安装所述Type

A接口和Type

C接口。
[0010]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安装于所述杯座的侧壁上。
[0011]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按钮上集成有指示灯。
[0012]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为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电池盒固定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较佳的所述蓄电池可采用18650锂电池。
[0013]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片上设置有导热软垫。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恒温杯垫,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杯垫待机状态下,只需把杯子放置于其上,压力传感器感受到压力的变化杯垫便能自动识别开启工作;2.内置电源,携带方便。杯垫内置两颗18650锂电池,电池容量在5000mAh以上,可提供杯垫加热或降温工作较长一段时间,无需依托有线电源使用,方便携带。3.可充当充电宝使用;杯垫提供一个Type

A和一个Type

C接口,可用于对外提供电源紧急使用。4.可定时提醒使用者喝水。当杯垫检测到杯子放置时间太久没有移动,压力传感器的数据长期没有变动控制电路板就会发出提醒。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恒温杯垫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恒温杯垫的组件分立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恒温杯垫的侧视图。
[0018]图4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9]附图标号说明:
[0020]1‑
杯座,101

外壳,102

底座,2

导热片,3

制冷发热组件,31

半导体制冷片,
[0021]32

散热器,33

散热风扇,4

控制电路板,5

浮动托盘,51

弹簧,52

导向柱,
[0022]6‑
金属感温帽,61

NTC热敏电阻,62

缓冲弹簧,63

安装座,7

开关按钮,
[0023]8‑
Type

A接口,9

Type

C接口,10

导热软垫,11

压力传感器,12

电池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5]请参阅图1至图4,提供一种恒温杯垫,包括杯座1,所述杯座1上设置有浮动托盘5,所述浮动托盘5的中部开设有通孔;在所述杯座1上位于所述通孔处安装有导热片2,所述杯座1内安装有与所述导热片2连接的制冷发热组件3,所述杯座1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4和电源(未图示),所述控制电路板4与所述制冷发热组件3电性连接,所述电源为所述控制电路板4和所述制冷发热组件3供电;较佳的所述导热片2采用导热金属盘,制冷发热组件3通过导热片2与放置在本实用系新型杯垫上的容器进行热交换。
[0026]请参阅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浮动托盘5的下表面与所述杯座1的上表
面之间设置有弹簧51;所述浮动托盘5的下表面安装有导向柱52,所述杯座1的对应位置上开设有导向孔(未标注),所述导向柱52穿入对应的所述导向孔内;由于容器的下表面可能不是水平的出现中间内凹的情况,所以将容器放置在浮动托盘5上,浮动托盘5受压下移使得容器中间的内凹面能够与导热片2充分接触。
[0027]请参阅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杯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杯座,所述杯座上设置有浮动托盘,所述浮动托盘的中部开设有通孔;在所述杯座上位于所述通孔处安装有导热片,所述杯座内安装有与所述导热片连接的制冷发热组件,所述杯座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和电源,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制冷发热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电源为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制冷发热组件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托盘的下表面与所述杯座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浮动托盘的下表面安装有导向柱,所述杯座的对应位置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穿入对应的所述导向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发热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下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下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杯座的下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风扇安装在所述散热孔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恒温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座包括外壳和底座,所述底座扣紧外壳的底部,所述散热孔开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控制电路板上位于散热孔的上方开设有散热风扇放置孔,所述电源安装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位于所述散热风扇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川陈斌石岩陈志达汪大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健康工程与创新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