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停机模式超低功耗的燃气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347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停机模式超低功耗的燃气检测仪,包括检测仪主壳体,检测仪主壳体内设有低功耗主控板,低功耗主控板包括主电源芯片U2、后级主控电路及定时唤醒RTC电路,主电源芯片U2分别与所述后级主控电路及定时唤醒RTC电路连接;主电源芯片U2的6脚连接有电容C12的一端,电容C12并联有二极管D2,二极管D2的两端之间串联有电池组、总开关KEY1及热敏电阻PTC1,二极管D2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低功耗模式下电源芯片及主控MCU无任何功耗,不会产生不能唤醒、死机等情况。死机等情况。死机等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停机模式超低功耗的燃气检测仪


[0001]本技术涉及燃气检测仪,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实现停机模式超低功耗的燃气检测仪。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燃气应用领域的迅速扩大,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由于其易燃易爆的气体特性,使得爆炸事故的发生率也相应的有所提高,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为防患于未然,对燃气的泄漏进行检测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0003]现有技术中,燃气检测仪中的微控制单元MCU本身自带的低功耗模式需要外部电源持续供电且微控制单元MCU本身也需要10uA左右功耗,长期使用导致能源的浪费。并且燃气检测仪中的微控制单元MCU本身自带的低功耗模式存在不能正常唤醒,程序死机等情况,导致用户使用极其不便。因此需要一种停机模式节省能源、方便使用的燃气检测仪。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停机模式超低功耗的燃气检测仪,其在低功耗模式下电源芯片及主控微控制单元MCU无任何功耗,不会产生不能唤醒、死机等情况。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手段为:
[0006]一种可实现停机模式超低功耗的燃气检测仪,包括检测仪主壳体,检测仪主壳体内设有低功耗主控板,低功耗主控板包括主电源芯片U2、后级主控电路及定时唤醒RTC电路,主电源芯片U2分别与后级主控电路及定时唤醒RTC电路连接;
[0007]主电源芯片U2的6脚连接有电容C12的一端,电容C12并联有二极管D2,二极管D2的两端之间串联有电池组、总开关KEY1及热敏电阻PTC1,二极管D2接地;
[0008]主电源芯片U2的9脚连接有电阻R17,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主电源芯片U2的9脚还连接有MOS管Q5的漏极,MOS管Q5的源极与主电源芯片U2的6脚连接,MOS管Q5的栅极与MOS管Q5的源极之间并联有电阻R16,MOS管Q5的源极连接有电阻R19,电阻R19另一端连接有MOS管Q8的漏极,MOS管Q8的源极接地,MOS管Q8的栅极连接有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29另一端接地,MOS管Q8的栅极还连接有电容C16的负极,电容C16的正极连接有开关KEY2,电容C16的正极还连接有电阻R28,电阻R28的另一端与后级主控电路连接,后级主控电路向电阻R28发送清除RTC ALARM信号,电阻R28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电阻R31,电阻R31另一端接地;
[0009]电阻R19另一端还连接有MOS管Q7的漏极,MOS管Q7的源极接地,MOS管Q7的栅极与MOS管Q7的源极之间并联有电阻R27,MOS管Q7的栅极还连接有电阻R25,电阻R25的另一端与后级主控电路连接,后级主控电路向电阻R25的另一端发送PWR Main信号,电阻R19另一端还与定时唤醒RTC电路连接,定时唤醒RTC电路向电阻R19另一端定时发送RTC ALARM信号;
[0010]主电源芯片U2的8脚接地,主电源芯片U2的1脚、2脚共同连接有电感L2,电感L2的另一端与主电源芯片U2的6脚连接,主电源芯片U2的3脚、4脚、5脚及11脚接地,主电源芯片U2的17脚接地;
[0011]主电源芯片U2的13脚、14脚及15脚共同连接有电阻R15,电阻R15的另一端与主电源芯片U2的12脚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电阻R22,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5与电阻R22串联的两端共同并联有电容C13和电容C14,其中电容C14的正极与工作电压VCC连接。
[0012]优选的是,其中,主电源芯片U2的型号为TPS61030PWPR。
[0013]优选的是,其中,定时唤醒RTC电路包括芯片URTC1,芯片URTC1的2脚连接有电阻R36,电阻R36另一端与工作电压VCC连接,芯片URTC1的6脚连接有晶振电容CRTC1,晶振电容CRTC1另一端接地,芯片URTC1的6脚还连接有两个二极管D3,两个二极管D3并联,其中一个二极管D3的另一端与工作电压VCC连接,另一个二极管D3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池BT1,电池BT1的另一端接地,电池BT1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23;
[0014]芯片URTC1的7脚接地,芯片URTC1的13脚连接有电阻R37,电阻R37的另一端与工作电压VCC连接,芯片URTC1的11脚接地,芯片URTC1的10脚与电阻R19另一端连接。
[0015]优选的是,其中,芯片URTC1的型号为8025T。
[0016]优选的是,其中,后级主控电路包括芯片U5,芯片U5的8脚接地,芯片U5的9脚与工作电压VCC连接,芯片U5的10脚与电阻R28的另一端连接;
[0017]芯片U5的23脚接地,芯片U5的24脚与工作电压VCC连接;
[0018]芯片U5的33脚与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5的35脚接地,芯片U5的36脚与工作电压VCC连接;
[0019]芯片U5的44脚连接有电阻R33,电阻R33另一端接地,芯片U5的47脚接地,芯片U5的48脚与工作电压VCC连接。
[0020]优选的是,其中,芯片U5的型号为STM32L010C6T6。
[0021]优选的是,其中,检测仪主壳体内还设有电池固定支架,电池固定支架上设有电池组,总开关KEY1分别与低功耗主控板、电池组连接;
[0022]检测仪主壳体转动连接有检测仪上盖,检测仪主壳体与检测仪上盖接触处设有一圈密封胶条。
[0023]优选的是,其中,电池组为锂亚电池组。
[0024]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5]本技术的RTC定时唤醒功能设计;该设计使用超低功耗定时唤醒RTC芯片的定时闹钟信号使能主电源芯片的使能端,从而唤醒主电源芯片工作,而定时唤醒RTC部分的后备电池可使用5~10年;
[0026]本技术超低功耗;该设计中主电源芯片及后级电路在停机模式下均无任何功耗消耗,实现整体功耗电流小于2uA超低功耗目标;
[0027]本技术可移植性强;该设计电路可用于任何周期性使用低功耗场景的电路应用中,但后级电路应设计微控制单元MCU可设置定时唤醒RTC参数并清除定时唤醒RTC标志。
[0028]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电源设计电路示意图;
[00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定时唤醒RTC设计电路示意图;
[00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后级主控电路示意图;
[003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产品整体示意图;
[003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外围电路1示意图;
[003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外围电路2示意图;
[0035]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外围电路3示意图;
[0036]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外围电路4示意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停机模式超低功耗的燃气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仪主壳体(5),所述检测仪主壳体(5)内设有低功耗主控板(3),所述低功耗主控板(3)包括主电源芯片U2、后级主控电路及定时唤醒RTC电路,所述主电源芯片U2分别与所述后级主控电路及所述定时唤醒RTC电路连接;所述主电源芯片U2的6脚连接有电容C12的一端,所述电容C12并联有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2的两端之间串联有电池组、总开关KEY1及热敏电阻PTC1,所述二极管D2接地;所述主电源芯片U2的9脚连接有电阻R17,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主电源芯片U2的9脚还连接有MOS管Q5的漏极,所述MOS管Q5的源极与所述主电源芯片U2的6脚连接,所述MOS管Q5的栅极与所述MOS管Q5的源极之间并联有电阻R16,所述MOS管Q5的源极连接有电阻R19,所述电阻R19另一端连接有MOS管Q8的漏极,所述MOS管Q8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Q8的栅极连接有电阻R29的一端,所述电阻R29另一端接地,所述MOS管Q8的栅极还连接有电容C16的负极,所述电容C16的正极连接有开关KEY2,所述电容C16的正极还连接有电阻R28,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与所述后级主控电路连接,所述后级主控电路向所述电阻R28发送清除RTC ALARM信号,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电阻R31,所述电阻R31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9另一端还连接有MOS管Q7的漏极,所述MOS管Q7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Q7的栅极与所述MOS管Q7的源极之间并联有电阻R27,所述MOS管Q7的栅极还连接有电阻R25,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与所述后级主控电路连接,所述后级主控电路向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发送PWR Main信号;所述电阻R19另一端还与所述定时唤醒RTC电路连接,所述定时唤醒RTC电路向所述电阻R19另一端定时发送RTC ALARM信号;所述主电源芯片U2的8脚接地,所述主电源芯片U2的1脚、2脚共同连接有电感L2,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与所述主电源芯片U2的6脚连接,所述主电源芯片U2的3脚、4脚、5脚及11脚接地,所述主电源芯片U2的17脚接地;所述主电源芯片U2的13脚、14脚及15脚共同连接有电阻R15,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所述主电源芯片U2的12脚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电阻R22,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5与所述电阻R22串联的两端共同并联有电容C13和电容C14,其中所述电容C14的正极与工作电压V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新宏宿赛龙夏杨浩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泽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