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双工通讯总线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374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0:38
本技术涉及通讯总线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半双工通讯总线电路,主机端包括电源电路和主机处理电路,电源电路为主机处理电路供电,从机端包括从机处理电路,主机处理电路包括主机发送支路、主机接收支路和收发控制支路;主机发送支路的输入端连接主机发送端TX,主机发送支路的输出端为总线信号端S1,收发控制支路的输入端连接收发控制端RT,主机接收支路的输出端为总线信号端S2,主机接收支路的输入端连接总线信号端S2,主机接收支路的输出端连接主机接收端RX,主机处理电路与从机处理电路之间通过总线信号端S1、S2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满足通讯接口之间彼此隔离、分时复用的廉价主从通讯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讯总线,具体的,涉及一种半双工通讯总线电路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新技术日新月异,新产品对现场总线通讯要求越来越高,总线通讯的实时性、高速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显得尤为重要。

2、当今电子行业的通讯总线有很多种如:rs232、rs485、iic、spi、can、 profibus等等,根据各自的特点、需求,它们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有些设备需要一种能够使多个通讯接口之间彼此隔离、分时复用的廉价主从通讯,因此如何解决这种通讯需求是亟待目前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一种半双工通讯总线电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满足通讯接口之间彼此隔离、分时复用的廉价主从通讯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半双工通讯总线电路,包括主机端和从机端,所述主机端包括电源电路和主机处理电路,所述电源电路为所述主机处理电路供电,所述从机端包括从机处理电路,所述主机处理电路包括主机发送支路、主机接收支路和收发控制支路;

4、所述主机发送支路的输入端连接主机发送端tx,所述主机发送支路的输出端为总线信号端s1,所述收发控制支路的输入端连接收发控制端rt,所述主机接收支路的输出端为总线信号端s2,所述主机接收支路的输入端连接总线信号端s2,所述主机接收支路的输出端连接主机接收端rx,所述主机处理电路与所述从机处理电路之间通过所述总线信号端s1、s2连接,所述从机处理电路还连接从机发送端mtx和从机接收端mrx。

5、进一步,所述主机发送支路包括光电耦合器ic2、场效应管q1和场效应管q3,所述光电耦合器ic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机发送端tx,所述光电耦合器ic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所述光电耦合器ic2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电阻r5分别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所述场效应管q3的栅极,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源极,所述场效应管q3的漏极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所述场效应管q1源极与所述场效应管q3源极的连接点作为所述总线信号端s1。

6、进一步,所述收发控制支路包括光电耦合器ic3和场效应管q2,所述光电耦合器ic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收发控制端rt,所述光电耦合器ic3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所述光电耦合器ic3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电阻r6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作为所述总线信号端s2。

7、进一步,所述主机接收支路包括光电耦合器ic4和稳压器ic5,所述稳压器ic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总线信号端s2,所述稳压器ic5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9接地,所述稳压器ic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ic4的输入端,所述光电耦合器ic4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电阻r4连接3v电源,所述光电耦合器ic4的第二输出端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ic4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机接收端rx。

8、进一步,所述从机处理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稳压二极管d5、稳压器ic6、光电耦合器ic7和光电耦合器ic8,所述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整流桥式连接,所述二极管d1与二极管d3的连接点与所述总线信号端s2连接,所述二极管d2与二极管d4的连接点与所述总线信号端s1连接,所述二极管d1与二极管d2的连接点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5的阴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所述稳压器ic6的输入端,所述稳压器ic6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ic7的输入端,所述光电耦合器ic7的第一输出端连接3v电源,所述光电耦合器ic7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3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ic7的第二端连接从机接收端mrx,所述光电耦合器ic8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电阻r4连接3v电源,所述光电耦合器ic8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从机发送端mtx,所述光电耦合器ic8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电阻r12连接所述二极管d1与二极管d2的连接点,所述电阻r12上并联有电阻r2,所述光电耦合器ic8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与二极管d4的连接点。

9、进一步,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稳压器ic1,所述稳压器ic1的输入端接收24v电源,所述稳压器ic1的输出端为所述主机处理电路供电。

1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1、本技术中,通过主机发送支路实现主机端向从机端发送信号的功能,通过主机接收电路实现主机端接收从机端信号的功能,通过在主机端设置的收发控制支路控制主机与从机之间的信号传输方向,实现主机与从机之间分时复用的半双工通讯方式,通过从机处理电路对通过总线信号端s1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便于从机接收端进行接收,也对从机发送端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送到总线信号端s2给主机端进行接收。本方案能够实现多个通讯接口之间彼此隔离、分时复用的廉价主从通讯,适用于工业现场总线备与控制系统之间的数字通信。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双工通讯总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端和从机端,所述主机端包括电源电路和主机处理电路,所述电源电路为所述主机处理电路供电,所述从机端包括从机处理电路,所述主机处理电路包括主机发送支路、主机接收支路和收发控制支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双工通讯总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发送支路包括光电耦合器IC2、场效应管Q1和场效应管Q3,所述光电耦合器IC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机发送端TX,所述光电耦合器IC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所述光电耦合器IC2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电阻R5分别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所述场效应管Q3的栅极,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源极,所述场效应管Q3的漏极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所述场效应管Q1源极与所述场效应管Q3源极的连接点作为所述总线信号端S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双工通讯总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控制支路包括光电耦合器IC3和场效应管Q2,所述光电耦合器IC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收发控制端RT,所述光电耦合器IC3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所述光电耦合器IC3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电阻R6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作为所述总线信号端S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双工通讯总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接收支路包括光电耦合器IC4和稳压器IC5,所述稳压器IC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总线信号端S2,所述稳压器IC5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9接地,所述稳压器IC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IC4的输入端,所述光电耦合器IC4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电阻R4连接3V电源,所述光电耦合器IC4的第二输出端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IC4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机接收端RX。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双工通讯总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机处理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稳压二极管D5、稳压器IC6、光电耦合器IC7和光电耦合器IC8,所述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整流桥式连接,所述二极管D1与二极管D3的连接点与所述总线信号端S2连接,所述二极管D2与二极管D4的连接点与所述总线信号端S1连接,所述二极管D1与二极管D2的连接点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5的阴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所述稳压器IC6的输入端,所述稳压器IC6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IC7的输入端,所述光电耦合器IC7的第一输出端连接3V电源,所述光电耦合器IC7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3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IC7的第二端连接从机接收端MRX,所述光电耦合器IC8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电阻R4连接3V电源,所述光电耦合器IC8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从机发送端MTX,所述光电耦合器IC8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电阻R12连接所述二极管D1与二极管D2的连接点,所述电阻R12上并联有电阻R2,所述光电耦合器IC8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与二极管D4的连接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双工通讯总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稳压器IC1,所述稳压器IC1的输入端接收24V电源,所述稳压器IC1的输出端为所述主机处理电路供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双工通讯总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端和从机端,所述主机端包括电源电路和主机处理电路,所述电源电路为所述主机处理电路供电,所述从机端包括从机处理电路,所述主机处理电路包括主机发送支路、主机接收支路和收发控制支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双工通讯总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发送支路包括光电耦合器ic2、场效应管q1和场效应管q3,所述光电耦合器ic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机发送端tx,所述光电耦合器ic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所述光电耦合器ic2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电阻r5分别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所述场效应管q3的栅极,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源极,所述场效应管q3的漏极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所述场效应管q1源极与所述场效应管q3源极的连接点作为所述总线信号端s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双工通讯总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控制支路包括光电耦合器ic3和场效应管q2,所述光电耦合器ic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收发控制端rt,所述光电耦合器ic3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所述光电耦合器ic3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电阻r6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作为所述总线信号端s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双工通讯总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接收支路包括光电耦合器ic4和稳压器ic5,所述稳压器ic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总线信号端s2,所述稳压器ic5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9接地,所述稳压器ic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新宏宿赛龙石军辉崔五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泽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