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国平专利>正文

一次性安全自动采血针发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339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一次性安全自动采血针发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采血针的针帽[15]或盖帽上有一个延伸到壳体侧部的保护舌,针帽[15]或盖帽在装配状态下,该保护舌遮挡触发卡射结构的路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采血针使用前有效地对一次性卡射结构进行了保护,避免了因使用者不慎或误操作触击按钮导致采血针失效。(*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一次性安全自动采血针,具体涉及采血针发射保护装置,该装置在采血针使用前对一次性卡射结构进行保护,以免使用者不慎或误操作触击按钮导致采血针失效。
技术介绍
一次性发射的“迷你型”采血针是当今采血针器件发展的一种趋势,这类采血针与普通采血针一样也是由壳体、针芯、针帽和弹簧构成,但不同的是这种采血针内部设计有一种特殊的卡射结构,该结构在采血针发射后立即产生自毁或自锁效果,使卡射结构自动失效,从而进一步排除采血针再次使用的可能性,彻底根除以往采血针遗留的安全隐患。比如,本申请人于2003年5月12日向中国专利局申请的,名称为《自毁型一次性安全自动采血针》,申请号为03221812.5的技术专利,就提供了一种带自毁效果的一次性安全采血针,其原理是当用手指按下弹臂按钮时,针芯上的弹性臂在脱钩同时,由于应力集中其根部所设切口处折断自毁,无法恢复到以前的弹性状态,使卡射结构自动失效。因此,这种采血针的卡射结构只能一次性使用,彻底排除了再次使用的可能,真正成为当之无愧的一次性产品。然而,这类产品尽管只能一次性使用,非常安全,但从另一角度看,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比如当使用者不慎或误操作触击弹臂按钮时,由于卡射结构非常灵敏,容易导致采血针失效。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种产品在结构设计方面缺少保护装置或保险装置,可靠性不够,使用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不但造成浪费,也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为此,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适合于一次性安全自动采血针的发射保护装置,以克服上述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安全自动采血针发射保护装置,其内容为采血针的针帽或盖帽上有一个延伸到壳体侧部的保护舌,针帽或盖帽在装配状态下,该保护舌遮挡触发卡射结构的路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和变化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适用于侧部按压发射的一次性安全自动采血针,而不适用于端部按压发射的采血针结构。2、上述方案中,所述保护舌包含两种具体结构,第一种是保护杆;第二种是保护套。所述保护杆一般为一杆件,其根部从壳体外连接到针帽或盖帽上,末端延伸至侧按压部位,并插堵在触发路径中。所述保护套一般为套结构,它套在壳体外,其根部连接在针帽或盖帽上,末端延伸至侧按压部位,并插堵在触发路径中。3、上述方案中,不论是保护杆,还是保护套,它们插堵触发路径最基本的方式就是盖在壳体侧部的按压孔上。如果壳体上设有弹臂按钮时,保护杆或保护套的末端将该按钮挡在按压孔外;如果按钮设在按压孔内时,保护杆或保护套的末端将按压孔和按钮挡住,也无法发射。4、上述方案中,针帽与针芯的连接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分体结构。技术工作原理是在使用前,采血针的针尖上套有针帽,针帽上又有一个延伸到壳体侧部的保护舌,该保护舌遮挡了触发卡射结构的路径,可防止使用者误操作,这时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针芯上弹性臂未端的卡口卡在按压孔侧面上,使针芯处于待发射状态,参见附图2所示。当使用者拔下针帽时,保护舌也随之拆除,此时,再用手指按下弹臂按钮时,按钮将弹性臂向内推使卡口与按压孔脱钩,弹簧推动针芯沿导向结构射击,参见附图3所示。由于根部设有切口,弹性臂向内折弯的同时在切口处因应力集中而折断自毁,无法恢复到以前的可发射状态,参见附图3所示。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1、由于本技术在针帽或盖帽上设置了保护舌,该保护舌遮挡了触发卡射结构的路径,在采血针使用前有效地保护了采血针的一次性卡射结构,避免了因使用者不慎或误操作触击按钮导致采血针失效。2、由于本技术可以适用于各种侧部按压发射的一次性安全自动采血针,通用性较强。3、本技术在使用采血针前只须将针帽或盖帽旋下或拔下即可使用,操作简单,不增加任何动作,使用极其方便。4、本技术结构简单巧妙,可靠性又高,有效完善了对采血针的保护性能。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未加保护的一次性安全自动采血针结构剖视图,该图为使用前状态的装配结构;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剖视图,该图为使用前状态的装配结构;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剖视图,该图为射击采血状态的装配结构;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剖视图,该图为使用后状态的装配结构。以上附图中1、外壳;2、端盖;3、针芯;4、弹簧;5、弹臂按钮;6、弹性臂;7、切口;8、导向槽;9、导向筋;10、出针孔;11、针尖;12、按压孔;13、避让空间;14、卡口;15、针帽;16、凸筋;17、凹槽;18、保护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2~附图4所示,一种带保护装置的一次性安全自动采血针,由外壳1、端盖2、针芯3、弹簧4、针帽15和保护装置组成。端盖2盖在外壳1尾部,其下侧通过钩子与外壳1连接,上侧通过盖上的凸筋16插在外壳1的凹槽17中,这样端盖2在压紧之前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外壳1与端盖2构成一个采血针壳体,壳体中设有一个弹射腔,弹射腔的前端有一出针孔10。针芯3设在弹射腔内,针芯3如图示的前后两侧设有导向筋9,该导向筋9与弹射腔对应侧的导向槽8配合构成射击导向结构。针芯3由塑料件包裹针体构成,针芯的前部为针尖11,该针尖11正对出针孔10,针尖11上套有针帽15,针帽15的头部露在出针孔10外。弹簧4设在针芯3后部的弹射方向上,其一端固定在针芯3尾部,另一端固定在端盖2上。针芯3与外壳1上侧在弹簧压缩路径上设有卡射结构,该卡射结构由壳体上的弹臂按钮5和针芯3上的弹性臂6构成,弹臂按钮5为端盖2上侧的一个延伸弹性结构,其按钮作用部位面对外壳1侧壁上所设的按压孔12。弹性臂6为针芯3上侧的一个延伸弹性结构,其未端设有卡口14,该卡口14采用斜面,且在锁定状态下与按压孔12侧壁配合,将针芯3和弹簧4卡在待发射的压缩状态下,弹性臂6的根部设有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切口7,该切口7为V形切口,并设在弹性臂6外侧设置,弹性臂6在向内折弯的方向上设有足够的避让空间13。当按下弹臂按钮5时,弹性臂6朝针芯3内侧折弯,弹性臂6在折弯过程中,一方面使未端的卡口14与锁定孔12脱离进入射击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切口7处发生应力集中,导致弹性臂6被折断自毁,最终使采血针一次发射后自动失效。为了在非使用状态下,对采血针卡射结构进行保护,以免使用者不慎或误操作触击按钮导致采血针失效,在采血针上设有保护装置,见附图2所示,该装置是在采血针的针帽15上设有一个延伸到壳体侧部的保护舌,针帽15在装配状态下,该保护舌遮挡触发卡射结构的路径。所述保护舌在本例中为保护杆18,该保护杆18根部从壳体外连接到针帽15上,末端延伸至侧按压部位,并插堵在弹臂按钮5与按压孔12之间,使弹臂按钮5的作用端无法触击按压孔12中的卡射结构。在正式使用前,当拧下针帽15时,保护杆18随之被拆除,此时可按下弹臂按钮5发射采血针。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安全自动采血针发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采血针的针帽或盖帽上有一个延伸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安全自动采血针发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采血针的针帽[15]或盖帽上有一个延伸到壳体侧部的保护舌,针帽[15]或盖帽在装配状态下,该保护舌遮挡触发卡射结构的路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施国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