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轧机的控制方法及轧机中的推力支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269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25
具备:上工作轧辊(710);设于上工作轧辊(710)的作业侧及驱动侧且支承上工作轧辊(710)的向心轴承(790A)、(790B);推力轴承(792);设于上工作轧辊(710)的作业侧且对推力轴承(792)赋予向作业侧及驱动侧这两个方向的力的位移缸(715A)、(715B);和设于上工作轧辊(710)的驱动侧且对向心轴承(790B)赋予向作业侧及驱动侧这两个方向的力的位移缸(715C)、(715D),位移缸(715A)、(715B)、(715C)、(715D)在上工作轧辊(710)至少在轧制过程中不沿轴向位移时,各自对向心轴承(790B)、推力轴承(792)向相同方向赋予力。向相同方向赋予力。向相同方向赋予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轧机、轧机的控制方法及轧机中的推力支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轧机、轧机的控制方法及轧机中的推力支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具备工作轧辊位移功能的轧机的一例(工作轧辊位移功能为,使一端形成为尖细状的工作轧辊沿其轴向位移,在控制轧制材料的边缘减薄时,通过抑制因轧制材料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对工作轧辊的磨耗损伤的产生,能够轧制出其表面没有印伤的高品质的轧制材料),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以下可逆式轧机,具有:上下一对的工作轧辊,其在辊体部的一端具有随着朝向轧辊顶端而辊径逐渐变小的尖细部,并且,以尖细部在其轴向上位于相反侧的方式夹持轧制材料;和轧辊位移装置,其使工作轧辊沿其轴向位移,工作轧辊中的辊体部的表面由陶瓷材料或超硬合金材料形成。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

2529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将工作轧辊小径化的研究不断进步,但随着工作轧辊的小径化而工作轧辊的轴承也变小,承接工作轧辊的推力的部分也变小,存在支承推力的能力不足的问题。
[0007]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工作轧辊的驱动侧和操作侧这两方设有位移驱动部,并且使夹于这两者的工作轧辊沿其轴向位移的构造。
[0008]但是,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仅是操作侧的位移驱动部将工作轧辊推向驱动侧,驱动侧的位移驱动部将工作轧辊推向操作侧,在支承推力时仅单方的位移驱动部起作用。因此,经本专利技术人研究明确了尤其在小径的工作轧辊中对于充分支承推力具有改进的余地。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支承推力的能力的轧机、轧机的控制方法及轧机中的推力支承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包含多个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案,若列举其一例,则为一种轧机,具备:工作轧辊;轴承,其设于上述工作轧辊的操作侧及驱动侧,支承上述工作轧辊;操作侧推力支承装置,其设于上述工作轧辊的操作侧,对操作侧的上述轴承赋予向操作侧及驱动侧这两个方向的力;和驱动侧推力支承装置,其设于上述工作轧辊的驱动侧,对驱动侧的上述轴承赋予向操作侧及驱动侧这两个方向的力,该轧机的特征在于,上述操作侧推力支承装置及上述驱动侧推力支承装置在上述工作轧辊至少在轧制过程中不沿轴向位移时,分别对上述轴承向相同方向赋予力。
[0011]专利技术效果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支承推力的能力。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及效果根据以下的实施例的说明而得以明确。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轧机的轧制设备的概要的图。
[0014]图2是说明实施例1的轧机的概要的主视图。
[0015]图3是图2的A

A

向视图。
[0016]图4是表示轧制载荷与推力阻力的关系的图。
[0017]图5是表示推力轴承外径、推力轴承的推力额定动载荷及推力轴承的寿命的关系的图。
[0018]图6是说明实施例1的轧机中的上工作轧辊部分的详情的俯视图。
[0019]图7是说明实施例1的变形例1的轧机中的、图2的A

A

向视部分的俯视图。
[0020]图8是说明实施例1的变形例2的轧机中的、图2的A

A

向视部分的俯视图。
[0021]图9是说明实施例1的变形例3的轧机中的、图2的A

A

向视部分的俯视图。
[0022]图10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轧机中的上工作轧辊部分的详情的俯视图。
[0023]图11是说明实施例2的变形例的轧机中的上工作轧辊部分的详情的俯视图。
[0024]图12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轧机中的上工作轧辊部分的详情的俯视图。
[0025]图13是表示实施例3的轧机中的轧辊轴向位置调整的流程的流程图。
[0026]图14是表示实施例3的轧机中的位移力调整的流程的流程图。
[0027]图15是说明实施例3的变形例的轧机中的上工作轧辊部分的详情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轧机、轧机的控制方法及轧机中的推力支承方法的实施例。
[0029]以下,在本说明书所使用的附图中,存在对相同或对应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并对这些结构要素省略重复说明的情况。
[0030]另外,在附图中,有时将作业侧表述为“WS(Work Side)”,将驱动侧表述为“DS(Drive Side)”。
[0031]而且,推力阻力是在轧制过程中或轧制过程中位移时,作用于轧机的各轧辊和其轴承箱的轧辊轴向上的力,是表示对支承该力的装置作用的力的,是与推力相同的意思。推力反力是从支承推力阻力的装置产生的力,表示相对于推力阻力而方向相反且大小相同的力。
[0032]<实施例1>
[0033]使用图1至图6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轧机、轧机的控制方法及轧机中的推力支承方法的实施例1。图1是表示具备本实施例1的轧机的轧制设备的概要的图,图2是说明实施例1的轧机的概要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A

A

向视图,图4是表示轧制载荷与推力阻力的关系的图,图5是表示推力轴承外径与推力轴承的推力额定动载荷的关系的图,图6是说明上工作轧辊部分的详情的俯视图。
[0034]首先,使用图1说明具备本实施例的轧机的轧制设备的概要。
[0035]如图1所示,轧制设备1具备多个将轧制材料5热轧成带钢的轧机,具有控制装置80和从轧制材料5的入侧起的第1机座30、第2机座40、第3机座50、第4机座60、第5机座70这五个机座。
[0036]其中,第1机座30、第2机座40、第3机座50、第4机座60、第5机座70各自和控制装置80中的控制各机座的部分相当于本专利技术中所说的轧机。
[0037]此外,关于轧制设备1,不限于图1所示那样的5机座,能够设为最低由2机座以上构成。
[0038]接下来,使用图2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轧机的概要的一部分。此外,在图2中以图1所示的第5机座70为例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轧机也能够适用于图1所示的第1机座30、第2机座40、第3机座50、第4机座60中的任意机座。
[0039]在图2中,作为本实施例的轧机的第5机座70是对轧制材料5进行轧制的6级轧机,具有机架700、控制装置80和液压装置90。
[0040]机架700具备上工作轧辊710及下工作轧辊711、和通过与这些上工作轧辊710及下工作轧辊711分别接触来支承这些上工作轧辊710及下工作轧辊711的上中间轧辊720、下中间轧辊721。而且,还具备通过与上中间轧辊720、下中间轧辊721分别接触来支承上中间轧辊720、下中间轧辊721的上加强轧辊730、下加强轧辊731。
[0041]这些各轧辊中,在上工作轧辊710的轴向的端部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轧机,具备:工作轧辊;轴承,其设于所述工作轧辊的操作侧及驱动侧,支承所述工作轧辊;操作侧推力支承装置,其设于所述工作轧辊的操作侧,对操作侧的所述轴承赋予向操作侧及驱动侧这两个方向的力;和驱动侧推力支承装置,其设于所述工作轧辊的驱动侧,对驱动侧的所述轴承赋予向操作侧及驱动侧这两个方向的力,所述轧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侧推力支承装置及所述驱动侧推力支承装置在所述工作轧辊至少在轧制过程中不沿轴向位移时,各自对所述轴承向相同方向赋予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操作侧推力支承装置及所述驱动侧推力支承装置,以使得在利用所述操作侧推力支承装置对所述轴承向驱动侧赋予推压力时,利用所述驱动侧推力支承装置对所述轴承向驱动侧赋予牵引力,在所述驱动侧推力支承装置对所述轴承向操作侧赋予推压力时,所述操作侧推力支承装置对所述轴承向操作侧赋予牵引力。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侧推力支承装置或所述驱动侧推力支承装置赋予的推压力大于牵引力。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侧推力支承装置及所述驱动侧推力支承装置包含液压缸,该液压缸通过使油相对于无杆腔侧空间和活塞杆侧空间均流入流出而使缸滑动,所述轧机还具备:配管,其供所述油流入流出;压力测量装置,其设于所述配管,分别测量所述无杆腔侧空间和所述活塞杆侧空间的压力;流入流出油量调整部,其设于所述配管,调节所述油的流入流出量;和控制装置,其基于由操作侧的所述压力测量装置及驱动侧的所述压力测量装置测量出的各个压力,来调节操作侧和驱动侧中的至少一方的所述流入流出油量调整部。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侧推力支承装置及所述驱动侧推力支承装置包含液压缸,该液压缸通过使油相对于无杆腔侧空间和活塞杆侧空间均流入流出而使缸滑动,所述轧机还具备:配管,其供所述油流入流出;位置传感器,其检测所述工作轧辊的位置;和流入流出油量调整部,其设于所述配管,调节所述油的流入流出量,还具备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位置传感器测量出的所述工作轧辊的位置,来调节操作侧和驱动侧中的至少一方的所述流入流出油量调整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轧机,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检测所述工作轧辊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还基于由所述位置传感器测量出的所述工作轧辊的位置来调节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井健治宇杉敏裕山元章弘中谷光岩城大介山崎浩希
申请(专利权)人:普锐特冶金技术日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