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副仪表板试验固定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2207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副仪表板试验固定夹具,以解决传统的副仪表板检测所采用较大的汽车车身,不便试验人员的操作安装的问题。其中立柱与底部框架通过螺栓连接,大定位块与支撑框架通过螺栓连接。实验时,副仪表板通过定位卡扣进行副仪表板的定位,在通过第一定位块上的孔、定位板上的孔A、横梁上的螺栓孔B和螺栓孔G进行与副仪表板螺栓连接,以上过程副仪表板按照整车装配过程将其装配到夹具上,从而进行实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结实轻便的材料,在副仪表板环境箱中转移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轻便更加易于操作,本夹具模拟车身数据并优化车身上的安装方式,使整体的夹具更加轻便更加便于操作人员操作。操作。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车副仪表板试验固定夹具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副仪表板试验夹具
,尤其是一种新型汽车副仪表板试验固定夹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车辆内饰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汽车副仪表板的功能需求也越来越多。副仪表板总成通常安装在前排座椅中间,包含水杯架、换挡面板、中扶手、后端板、出风口等装置,大大提高使用人的舒适度,舒适的常规检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副仪表板检测使用汽车车身,不仅难于购买、费用很高,而且车身重量很大,运输不便,试验人员在把车身安放到实验环境箱中极其不便,鉴于此,一种新型汽车副仪表板试验固定夹具是业内急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副仪表板试验固定夹具,以解决传统的副仪表板检测所采用较大的汽车车身,不便试验人员的操作安装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新型汽车副仪表板试验固定夹具,其组成包括:车身地板仿型1、第一支撑架2、副仪表板仿型定位块3,其中第一支撑架2中的立柱201与车身地板仿型1中的底部框架101通过螺栓连接,副仪表板仿型定位块3中的大定位块301与车身地板仿型1中的支撑框架104通过螺栓连接。实验时,副仪表板通过定位卡扣C、定位卡扣D、定位卡扣E、定位卡扣F和定位卡扣H进行副仪表板的定位,在通过第一定位块102上的孔、定位板103上的孔A、横梁203上的螺栓孔B和螺栓孔G进行与副仪表板螺栓连接,以上过程副仪表板按照整车装配过程将其装配到夹具上,从而进行实验。
[0006]所述的车身地板仿型1由底部框架101、第一定位块102、定位板103、支撑框架104、螺栓定位块105和第三定位块106组成,其中四块第一定位块102与底部框架101通过焊接连接,定位板103与底部框架101先进行定位预安装,然后再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框架104与底部框架101通过焊接连接,两块螺栓定位块105与底部框架101先进行定位预安装,然后再通过螺栓连接,两块第三定位块106与底部框架101先进行定位预安装,然后再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四块第一定位块102上的孔与副仪表板通过螺栓连接(如图10所示),定位板103上的螺栓孔A与副仪表板通过螺栓连接(如图11所示),螺栓定位块105上螺栓孔G与副仪表板通过螺栓连接(如图9所示),定位卡扣H与副仪表板进行定位(如图8定位所示);
[0007]所述的第一支撑架2由立柱201、连接板202和横梁203组成,其中立柱201与连接板202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板202与横梁203通过焊接连接,横梁203上的螺栓孔B与副仪表板通过螺栓连接(如图7所示);
[0008]所述的副仪表板仿型定位块3由大定位块301和卡扣定位块302组成,其中大定位块301与卡扣定位块302先进行定位预安装,然后再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定位卡扣C、定位
卡扣D、定位卡扣E和定位卡扣F与副仪表板进行定位(如图8定位所示);
[0009]所述的定位板103、螺栓定位块105、第三定位块106和卡扣定位块302采用仿形设计,使固定夹具与副仪表板的安装方式和实车与副仪表板的安装方式一致。
[0010]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1]本技术通过采用部分必要的车身环境数据,其他部分采用结实轻便的材料,在副仪表板环境箱中转移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轻便更加易于操作,本夹具模拟车身数据并优化车身上的安装方式,使整体的夹具更加轻便更加便于操作人员操作,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一种新型汽车副仪表板试验固定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车身地板仿型1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图2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5]图4是图2中b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6]图5是图1中第一支撑架2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图1中副仪表板仿型定位块3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是横梁203上的螺栓孔B与副仪表板的安装示意图;
[0019]图8是定位卡扣C、定位卡扣D、定位卡扣E、定位卡扣F和定位卡扣H与副仪表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图9是螺栓定位块105与副仪表板的安装示意图;
[0021]图10是第一定位块102与副仪表板的安装示意图;
[0022]图11是定位板103上的孔A与副仪表板的安装示意图;
[0023]图12是试验固定夹具与副仪表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0025]1.参阅图1

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汽车副仪表板试验固定夹具,其组成包括:车身地板仿型1、第一支撑架2、副仪表板仿型定位块3,其中第一支撑架2中的立柱201与车身地板仿型1中的底部框架101通过螺栓连接,副仪表板仿型定位块3中的大定位块301与车身地板仿型1中的支撑框架104通过螺栓连接。实验时,副仪表板通过定位卡扣C、定位卡扣D、定位卡扣E、定位卡扣F和定位卡扣H进行副仪表板的定位,在通过第一定位块102上的孔、定位板103上的孔A、横梁203上的螺栓孔B和螺栓孔G进行与副仪表板螺栓连接,以上过程副仪表板按照整车装配过程将其装配到夹具上,从而进行实验。
[0026]2.参阅图2

图4和图8

图11,车身地板仿型1由底部框架101、第一定位块102、定位板103、支撑框架104、螺栓定位块105和第三定位块106组成,其中四块第一定位块102与底部框架101通过焊接连接,定位板103与底部框架101先进行定位预安装,然后再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框架104与底部框架101通过焊接连接,两块螺栓定位块105与底部框架101先进行定位预安装,然后再通过螺栓连接,两块第三定位块106与底部框架101先进行定位预安装,然后再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四块第一定位块102上的孔与副仪表板通过螺栓连接(如图10所示),定位板103上的螺栓孔A与副仪表板通过螺栓连接(如图11所示),螺栓定位块105上
螺栓孔G与副仪表板通过螺栓连接(如图9所示),定位卡扣H与副仪表板进行定位(如图8定位所示);
[0027]3.参阅图5和图7,第一支撑架2由立柱201、连接板202和横梁203组成,其中立柱201与连接板202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板202与横梁203通过焊接连接,横梁203上的螺栓孔B与副仪表板通过螺栓连接(如图7所示);
[0028]4.参阅图6和图8,副仪表板仿型定位块3由大定位块301和卡扣定位块302组成,其中大定位块301与卡扣定位块302先进行定位预安装,然后再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定位卡扣C、定位卡扣D、定位卡扣E和定位卡扣F与副仪表板进行定位(如图8定位所示);
[0029]所述的定位板103、螺栓定位块105、第三定位块1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车副仪表板试验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它由车身地板仿型(1)、第一支撑架(2)、副仪表板仿型定位块(3)组成,其中第一支撑架(2)中的立柱(201)与车身地板仿型(1)中的底部框架(101)通过螺栓连接,副仪表板仿型定位块(3)中的大定位块(301)与车身地板仿型(1)中的支撑框架(104)通过螺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副仪表板试验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车身地板仿型(1)由底部框架(101)、第一定位块(102)、定位板(103)、支撑框架(104)、螺栓定位块(105)和第三定位块(106)组成,其中四块第一定位块(102)与底部框架(101)通过焊接连接,定位板(103)与底部框架(101)定位预安装并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框架(104)与底部框架(101)通过焊接连接,两块螺栓定位块(105)与底部框架(101)定位预安装并通过螺栓连接,两块第三定位块(106)与底部框架(101)定位预安装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四块第一定位块(102)上的孔与副仪表板通过螺栓连接,定位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晶晶元在万张永坤
申请(专利权)人:格拉默车辆内饰长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