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等离子焊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0792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等离子焊接系统,涉及等离子焊接技术领域,该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等离子焊接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不便于对智能机器人部件进行定位调节处理,不容易将两组部件精准对接,影响焊接的精度的技术问题。该等离子焊接系统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圆盘。该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等离子焊接系统只需通过左右调节组件带动活动板移动,通过活动板带动第二圆盘左右移动,通过前后调节组件带动第二圆盘前后移动,通过上下调节组件带动第二圆盘上下移动,通过第二圆盘带动零件进行调节对接,从而实现了对智能机器人零部件调节对接处理。理。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等离子焊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等离子焊接
,具体涉及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等离子焊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今,等离子焊接技术在智能机器人加工过程中是较为常见的,等离子焊接,用等离子弧作为热源来熔化两金属连接处的一种焊接法,相比于传统的焊接方法更为高效,具体为一种等离子焊接系统。
[0003]目前,专利号为CN201611063044.4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机器人自动焊接装置,包括:固定座、旋转轴、下臂、上臂、腕关节、光栅控制器和电控箱,下臂通过定位销与旋转轴连接,上臂通过定位销与下臂连接,腕关节通过定位销与上臂连接,且,腕关节的一端设有焊枪和智能相机,光栅控制器设于工作台上,旋转轴、下臂、上臂、腕关节、光栅控制器以及智能相机均与电控箱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机器人上设置了智能相机,利用智能相机的高精准度和智能化的特性,还在工作台上设置了光栅控制器,通过其对栅格板的高度进行检测,让焊枪能够根据栅格板的时间高度来判断其落焊的高度等,进一步提高其焊接的稳定性,有效的提高其焊接的质量。其采用的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等离子焊接系统,该等离子焊接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3),所述第一旋转电机(3)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圆盘(4),所述第一圆盘(4)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夹持组件(5),所述第一夹持组件(5)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夹板(6),所述底座(1)的内侧设置有左右调节组件(7),所述左右调节组件(7)的上端设置有活动板(8),所述活动板(8)的内侧设置有前后调节组件(9),所述前后调节组件(9)的上端设置有托板(10),所述托板(10)的上端设置有上下调节组件(11),所述上下调节组件(11)的上端设置有顶板(12),所述顶板(1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13),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3)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圆盘(14),所述第二圆盘(14)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夹持组件(15),所述第二夹持组件(15)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5)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15)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夹板(16),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7),所述固定架(17)的顶端设置有升降组件(18),所述升降组件(18)的底端设置有等离子焊接头(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等离子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15)的内部包括有第一电机(20),所述第一电机(20)设置于所述第二圆盘(14)的外侧,所述第一电机(20)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螺纹杆(21),所述第一螺纹杆(21)设置有四组,所述第一螺纹杆(2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螺纹环(22),所述第一螺纹环(22)与所述第一螺纹杆(21)丝杆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等离子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15)的内部包括有齿轮(23),所述齿轮(23)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杆(21)的一端,所述齿轮(23)与另一所述齿轮(23)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圆盘(14)的外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4),所述第一螺纹环(2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滑块(25),所述第一滑块(25)与所述第二夹板(16)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滑块(25)与所述第一滑槽(24)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等离子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调节组件(7)的内部包括有第二电机(26),所述第二电机(26)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外侧,所述第二电机(26)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螺纹杆(27),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纳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