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组FK228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FK228新型衍生物化合物1和化合物2,以及该类化合物的产生菌株、制备方法和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及其制品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通过改变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乙酰化状态,以调节各种细胞事件,如肿瘤细胞中的细胞存活,分化和凋亡,从而表现出抗癌活性。迄今为止,已有多种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包括伏立诺他(Vorinostat,SAHA)、罗米地辛(Romidepsin,FK228)、帕比司他(Panobinostat,Farydak)和贝利司他(Belinostat,PXD101)等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应用于癌症的治疗。除此之外,还有另外多种HDAC抑制剂目前处于临床试验的各个阶段。
[0003]FK228作为唯一的一种天然来源并且具有高效选择性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具有非常好的抗肿瘤活性,目前已经被FDA批准用于治疗外周及皮肤T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组FK228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FK228衍生物是聚酮
‑
非核糖体多肽杂合化合物,分别是命名为FK228 B的化合物1和命名为FK228 C的化合物2,其化学结构如式(I)所示: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FK228衍生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立体异构体。3.权利要求1所述FK228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步骤是:(1)利用敲除了thailandepsin的基因簇并在相应位置添加了attB位点构建的底盘菌Burkholderia thailandensis E264Δtdp为出发菌株,通过位点特异性重组将基因簇R
‑
tdp
‑
dep
‑
M4spi整合到底盘菌Burkholderia thailandensis E264Δtdp原本表达thailandepsin的位置的基因组上,获得的工程菌株命名为伯克氏菌突变菌株Burkholderia thailandensis E264Δtdp::R
‑
tdp
‑
dep
‑
M4spi;(2)将伯克氏菌突变菌株Burkholderia thailandensis E264Δtdp::R
‑
tdp
‑
dep
‑
M4spi二级种子按体积比1
‑
5%接种量接入装液量为65mL发酵培养基的250mL摇瓶中,在28
±
1℃、180
±
20r
·
min
‑1的条件下培养56
±
2h;得到含FK228衍生物的发酵液;(3)利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对发酵液进行萃取,重复3
±
1次,合并萃取液,低压浓缩干燥获得FK228衍生物的粗提物;(4)应用HPLC对粗提物分离纯化:以超纯水为流动相A,以色谱纯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条件为0
–
5min 5%B,5
–
60min 40%B,3mL/min,收集流份,低压浓缩干燥,获得FK228衍生物纯品,即式(I)所示化学结构的化合物1和化合物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FK228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伯克氏菌突变菌株Burkholderia thailandensis E264Δtdp::R
‑
tdp
‑
dep
‑
M4spi的构建方法是:(1)化学合成如GenBank No.JQ045344.1所示序列的spiDE1基因;(2)以pR6K
‑
kan
‑
ccdB质粒为模板,利用PCR技术获得kan
‑
ccdB基因片段;(3)利用工程菌株E.coli GBred
‑
gyrA462,通过线环重组方式将kan
‑
ccdB片段整合在p15A
‑
cm
‑
R
‑
tdp
‑
dep质粒中,构建质粒p15A
‑
cm
‑
R
‑
tdp
‑
dep
‑
kan
‑
ccdB;(4)HindIII核酸内切酶切割p15A
‑
cm
‑
R
‑
tdp
‑
dep
‑
kan
‑
ccdB,获得线性片段p15A
‑
cm
‑
R
‑
tdp
‑
dep;(5)利用工程菌株E.coli GB05
‑
dir通过线线重组方式将线性片段p15A
‑
cm
‑
R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娟,宫恺,张友明,王茂芹,宋超逸,符军,李爱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