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小军专利>正文

双向环连通式立交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914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环连通式立交桥,其结构是在路口道路交叉处架设有的环岛桥,环岛开设有若干对进口和出口;每条路口道路同向车道至少设有内侧的左转道、中部的直行道以及外侧的右转道;相邻两路口道路的邻侧右转道之间通过右转高架相连通,右转高架包括上坡段、右转段以及下坡段;在出口处接有直行高架,直行高架通过转向段与位于出口左侧的右转高架的右转段相连通;在环岛桥的转向段的下方路面为路口道路右侧车道的左转道上行驶车辆停靠道路对面的交叉穿行通道,交叉穿行通道的一端通过上行坡道与相对侧的环岛桥的进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满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路口交叉处连续畅行,可避免设置红绿灯轮流通行,导致交通拥堵的情况。导致交通拥堵的情况。导致交通拥堵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环连通式立交桥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立交桥,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向环连通式立交桥。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车辆的不断增加,城市道路拥堵状况越来越严重。造成道路拥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个交叉路口的交通指示灯轮流变换,终断行车所致。为了有效解决城市道路拥堵状况,最常见的做法是在各大主干路口架设立交桥,直行的车辆可从立交桥上通过继续前行,立交桥下方可设置从道路一侧通行到另一侧的桥下通道。这样一来,可减少交叉路口设置交通指示灯的数量,进而可有效缓解城市道路的拥堵现象。目前虽然有很多城市通过在道路中的瓶颈地段修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立交桥来解决拥堵现象,但事实表明,现有的立交桥结构占地面积大、建造成本高,其不适于在每个易拥堵的平交十字路口处建设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双向环连通式立交桥,以解决现有的立交桥占地面积大,建造成本高,且不能解决某些十字路口易于拥堵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向环连通式立交桥,在路口道路交叉处架设有的环岛桥,所述环岛桥相对每条路口道路一侧均开设有一对进口和出口,进口位于出口的左侧;每条所述路口道路均为左右双向车道,且同向车道至少设有内侧的左转道、中部的直行道以及外侧的右转道;相邻两路口道路的邻侧右转道之间通过右转高架相连通,所述右转高架包括上坡段、右转段以及下坡段,所述右转段连接在上坡段和下坡段之间,所述上坡段的起点与路口道路的右侧车道的右转道相接,所述下坡段的终点与右邻路口道路的右侧车道的右转道相连通;相邻两右转高架之间夹有一对环岛桥的进口和出口,在所述出口处接有直行高架,所述直行高架通过转向段与位于出口左侧的右转高架的右转段相连通;在所述转向段的下方路面为路口道路右侧车道的左转道上行驶车辆停靠道路对面的交叉穿行通道,所述交叉穿行通道的一端通过上行坡道与相对侧的环岛桥的进口相连通。
[0005]相邻两所述路口道路的相邻侧边均设有相互连通的非机动车道。
[0006]所述非机动车道包括内侧的自行车道和外侧的行人道。
[0007]所述路口道路的机动车道与邻侧的自行车道之间设有机动车出入口。
[0008]所述环岛桥、所述右转高架、所述直行高架、所述右转段以及所述上行坡道下方为停车场。
[0009]所述路口道路的左右双向车道之间设有隔离带。
[0010]本技术可实现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路权分离,当机动车路过交叉口时,左转向、右转向以及直行向可以实现连续畅行,避免了设置红绿灯轮流通行,导致路口拥堵的情况。本技术整体占地面积小,线性交通流量大。另外,本技术的环岛桥的下方设置为停车场供人们停车使用,提升了土地的利用率,有助于缓解城市停车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实施例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实施例2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环岛桥;2、直行高架;3、右转段;4、行人道;5、右转道;6、自行车道;7、左转道;8、交叉穿行通道;9、出口;10、上行坡道;11、进口;12、上坡段;13、下坡段;15、转向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1
[0015]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在多条路口道路的交叉处架设环岛桥1,环岛桥1上行驶的车辆均沿顺时针方向,环岛桥1相对每条路口道路一侧均开设有一对进口11和出口9,进口11位于出口9的左侧。本实施例中的路口道路设有四条,内环车道1与路口道路相对位置处开设有四对进口11和出口9。
[0016]本实施例中每条路口道路均为左右双向车道,左右车道之间设置有分离带,同向车道至少设有左转道7、直行道以及右转道5,其中左转道7位于内侧,直行道位于中部,右转道5位于外侧。
[0017]如图1所示,相邻两路口道路的邻侧右转道之间通过右转高架相连通,右转高架包括上坡段12、右转段3以及下坡段13,其中右转段3连接在上坡段12和下坡段13之间,上坡段12的起点与路口道路的右侧车道的右转道5相接,下坡段13的终点与右邻路口道路的右侧车道的右转道5相连通。
[0018]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的相邻两右转高架之间夹有一对环岛桥1的进口11和出口9,在出口9处接有直行高架2,直行高架2通过转向段15与位于出口9左侧的右转高架的右转段3相连通。右转段3的下方路面为路口道路右侧车道的左转道7上行驶车辆停靠道路对面的交叉穿行通道8,交叉穿行通道8的一端通过上行坡道10与相对侧的环岛桥1的进口11相连通,直行道上的车辆可以通过交叉穿行通道8后,通过上行坡道10驶入到环岛桥1上。在环岛桥1上绕行的车辆通过出口9进入到对应的路口道路的左侧车道上。在本技术中右转的车辆既可以通过右转高架拐入右邻的路口道路,又可以通过直行道进入到环岛桥1,从环岛桥1进入后拐入到右邻的路口道路,这样可以对车辆起到分流的作用,缓解右转车辆的通行压力。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在相邻两路口道路的相邻侧边均设有相互连通的非机动车道,本实施例中的非机动车道包括位于内侧的自行车道6和位于外侧的行人道4。路口道路的机动车道与邻侧的自行车道之间设有机动车出入口。路口道路右侧左转道7上行驶的车辆可通过交叉穿行通道8停靠到道路对面的自行车道6上,也可以通过自行车道6与机动车道之间的出入口进入到机动车道内,从而实现车辆的换向行驶。
[0020]为了提升地面的利用率,本技术在环岛桥1、右转高架、直行高架2、转向段15以及上行坡道10的下方均为停车场地。
[0021]实施例2
[0022]本实施例中立交桥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相似,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立交桥的结构适用于三条路口道路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环连通式立交桥,其特征是,在路口道路交叉处架设有的环岛桥,所述环岛桥相对每条路口道路一侧均开设有一对进口和出口,进口位于出口的左侧;每条所述路口道路均为左右双向车道,且同向车道至少设有内侧的左转道、中部的直行道以及外侧的右转道;相邻两路口道路的邻侧右转道之间通过右转高架相连通,所述右转高架包括上坡段、右转段以及下坡段,所述右转段连接在上坡段和下坡段之间,所述上坡段的起点与路口道路的右侧车道的右转道相接,所述下坡段的终点与右邻路口道路的右侧车道的右转道相连通;相邻两右转高架之间夹有一对环岛桥的进口和出口,在所述出口处接有直行高架,所述直行高架通过转向段与位于出口左侧的右转高架的右转段相连通;在所述转向段的下方路面为路口道路右侧车道的左转道上行驶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王小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