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穿戴的智能理疗暖宫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858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穿戴的智能理疗暖宫贴,涉及理疗暖宫技术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艾灸机构,所述艾灸机构包括与壳体顶部固定连接的两个艾灸盒,所述艾灸盒的外部螺纹套设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盖子,所述盖子的外部固定有齿轮一,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按摩和艾灸组合在一起,同时进行,在疏通经络的时候,对经络上的关键穴位进行作用,在整条经络都通畅的情况下,作用在经络穴位上艾灸就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用,效果更佳,而且及时自动更换点燃艾柱,无需人工频繁更换,避免出现理疗中断的情况发生,保障理疗效果,对艾柱储备在设备内部,更加方便携带。更加方便携带。更加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穿戴的智能理疗暖宫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理疗暖宫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穿戴的智能理疗暖宫贴。

技术介绍

[0002]宫寒属于中医的医学名词,如果女性变成了宫寒性的体质,还可能慢慢的引发妇科疾病,比如痛经、月经量少、流产、不孕等情况,宫寒分为实寒和虚寒,实寒的病理机制是寒邪凝滞于胞宫,使气血流通不畅,虚寒的病理机制是脾肾阳虚,虚寒内生,气血流通不畅。
[0003]现有宫寒治疗手段大都是通过按摩、艾灸或暖宝宝对子宫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和宣痹止痛,但都是单一进行操作,无法结合在一起,导致理疗时间过长,而且艾灸时内部艾柱燃烧情况不明,需要不断打开才可确认艾柱燃烧进度,不能做到及时更换,从而导致理疗中断,效果锐减,艾柱频繁更换点燃也比较费时费力,而且艾柱携带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穿戴的智能理疗暖宫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穿戴的智能理疗暖宫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艾灸机构,所述艾灸机构包括与壳体顶部固定连接的两个艾灸盒,所述艾灸盒的外部螺纹套设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盖子,所述盖子的外部固定有齿轮一,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壳体的外部安装有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多个透热口二,所述固定盘的底部固定有多个弹簧筒,所述弹簧筒的内壁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有橡胶球,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保护机构,所述壳体的外壁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艾灸机构旋转,且其驱动按摩机构旋转并上下往复移动。
[0006]进一步地,所述艾灸机构还包括套设在艾灸盒内部的钢网,所述艾灸盒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钢网的外壁固定有凸块,所述凸块套设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钢网的顶部固定有多个插针,所述插针的外部套设有艾柱,所述钢网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与盖子固定连接,所述圆环的外部固定有手拧环,所述壳体的底部贯穿开设有两个透热口一,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有防烫纱布,艾灸机构通过艾柱燃烧产生温度,作用在关元穴和神阙穴,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对子宫进行理疗。
[000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壳体顶部固定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有齿轮二,所述壳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一,所述转轴一的外部固定有单向齿轮一,所述转轴一的外部固定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的外部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皮带,所述壳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往复螺杆,所述往复螺杆的外部固定有齿轮三,所述往复螺杆的顶端固定有单向齿轮二,所述单向齿轮二的一侧与齿轮二相啮合,位于左侧所述单向齿轮一的一侧与齿轮二相啮合,位于左侧所述单向齿轮一的一侧与位于左侧所述齿轮一相啮
合,位于右侧所述单向齿轮一的一侧与位于右侧所述齿轮一相啮合,驱动机构通过一个电机分别带动按摩机构和艾灸机构运行。
[0008]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机构还包括与固定盘转动连接的轴承一,两个所述轴承一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有同一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螺纹套设在往复螺杆的外部,所述固定盘的顶部固定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固定有轴承二,所述轴承二的内壁固定有多个滑块,所述艾灸盒的外壁开设有多个滑槽,所述滑块套设在滑槽的内部,所述固定筒的外壁固定有齿轮四,位于右侧所述齿轮四的一侧与齿轮三相啮合,位于左侧所述齿轮四的一侧与齿轮三相啮合,按摩机构通过往复螺杆和齿轮三旋转,使固定盘和橡胶球上下往复旋转移动,对穴位进行按摩。
[0009]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机构包括与壳体顶部铰接的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一侧固定有磁铁一,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有磁铁二,所述磁铁一与磁铁二相吸,保护机构通过保护盖对电机和单向齿轮一进行保护,避免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
[0010]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盖的内壁固定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电机通过电性连接,所述保护盖的外壁固定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电机通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蓄电池通过电性连接,蓄电池对电机和控制器进行供电,保障其正常运转。
[00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固定有点火器,所述点火器的一侧固定有温度检测器,所述控制器和蓄电池均与点火器通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和蓄电池均与温度检测器通过电性连接,点火器启动与艾柱接触使其点燃,无需人工点燃,温度检测器检测内部温度,从而知道内部艾柱是否燃烧结束,无需人工打开确认。
[00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与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的两个绑带,位于左侧所述绑带的底部固定有魔术勾贴,位于右侧所述绑带的顶部固定有魔术毛贴,固定机构通过绑带、魔术毛贴和魔术勾贴将本装置绑在腰上,方便携带移动。
[00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驱动机构、保护机构和固定机构,其中驱动机构通过一个电机分别带动按摩机构和艾灸机构运行,保护机构通过保护盖对电机和单向齿轮一进行保护,避免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固定机构通过绑带、魔术毛贴和魔术勾贴将本装置绑在腰上,方便携带移动,魔术贴更加方便穿戴。
[0014]2、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艾灸机构和按摩机构,按摩机构通过往复螺杆和齿轮三旋转,使固定盘和橡胶球上下往复旋转移动,对穴位进行按摩,按摩机构通过往复螺杆和齿轮三旋转,使固定盘和橡胶球上下往复旋转移动,对穴位进行按摩。
[0015]综上所述,该设备设计新颖,操作简单,该设备将按摩和艾灸组合在一起,同时进行,在疏通经络的时候,对经络上的关键穴位进行作用,在整条经络都通畅的情况下,作用在经络穴位上艾灸就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用,效果更佳,而且及时自动更换点燃艾柱,无需人工频繁更换,避免出现理疗中断的情况发生,保障理疗效果,将艾柱储备在设备内部,更加方便携带,进而使得穿戴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穿戴的智能理疗暖宫贴的打开状态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穿戴的智能理疗暖宫贴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穿戴的智能理疗暖宫贴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穿戴的智能理疗暖宫贴的打开状态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穿戴的智能理疗暖宫贴的壳体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穿戴的智能理疗暖宫贴的图3内A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壳体;2、艾灸机构;201、艾灸盒;202、钢网;203、插针;204、艾柱;205、固定杆;206、盖子;207、齿轮一;208、圆环;209、手拧环;210、透热口一;211、防烫纱布;212、限位槽;3、驱动机构;31、电机;32、齿轮二;33、往复螺杆;34、单向齿轮二;35、转轴一;36、单向齿轮一;37、皮带轮;38、皮带;39、齿轮三;4、按摩机构;401、滑槽;402、滑块;403、轴承二;404、固定筒;405、齿轮四;406、固定盘;407、弹簧筒;408、橡胶球;409、轴承一;410、连接板;411、透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穿戴的智能理疗暖宫贴,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艾灸机构(2),所述艾灸机构(2)包括与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的两个艾灸盒(201),所述艾灸盒(201)的外部螺纹套设有圆环(208),所述圆环(208)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盖子(206),所述盖子(206)的外部固定有齿轮一(207),所述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驱动机构(3),所述壳体(1)的外部安装有按摩机构(4),所述按摩机构(4)包括固定盘(406),所述固定盘(406)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多个透热口二(411),所述固定盘(406)的底部固定有多个弹簧筒(407),所述弹簧筒(407)的内壁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有橡胶球(408),所述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保护机构(5),所述壳体(1)的外壁安装有固定机构(8),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艾灸机构(2)旋转,且其驱动按摩机构(4)旋转并上下往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穿戴的智能理疗暖宫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机构(2)还包括套设在艾灸盒(201)内部的钢网(202),所述艾灸盒(201)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212),所述钢网(202)的外壁固定有凸块,所述凸块套设限位槽(212)的内部,所述钢网(202)的顶部固定有多个插针(203),所述插针(203)的外部套设有艾柱(204),所述钢网(20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杆(205),所述固定杆(205)的顶端与盖子(206)固定连接,所述圆环(208)的外部固定有手拧环(209),所述壳体(1)的底部贯穿开设有两个透热口一(210),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有防烫纱布(2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穿戴的智能理疗暖宫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与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的电机(31),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端固定有齿轮二(32),所述壳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一(35),所述转轴一(35)的外部固定有单向齿轮一(36),所述转轴一(35)的外部固定有皮带轮(37),两个所述皮带轮(37)的外部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皮带(38),所述壳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往复螺杆(33),所述往复螺杆(33)的外部固定有齿轮三(39),所述往复螺杆(33)的顶端固定有单向齿轮二(34),所述单向齿轮二(34)的一侧与齿轮二(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拓田田李思橦陈霄
申请(专利权)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