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装置刀具的布置方法和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8212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破碎装置刀具的布置方法和破碎装置。其中,破碎装置刀具的布置方法包括:提供破碎装置,破碎装置包括转动体和设置于转动体外周面的多个刀具,多个刀具呈多条螺旋线排布;确定相邻两个刀具在转动体的轴向上的间距T0;根据间距T0计算刀具的刀具数量S0;确定螺旋线数量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破碎装置刀具的布置方法和破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破碎装置刀具的布置方法和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对公路、地铁和隧道等交通设施的修建与维护工作的开展,地下开挖、山体隧道掘进以及公路翻修维护工程量日益扩大,这其中不可避免地要对地下岩石、山体、公路路面等脆性工程介质进行铣削破碎,这一破碎过程通常是由多组铣削破碎刀具组成的旋转装置完成的,目前市场上的铣削破碎刀具的排列设计多数依靠经验,尤其刀具间距这一关键参数通常被简单地设计成等差数列,然而刀具间距的大小一方面关系到铣削破碎效果,另一方面关系到铣削破碎装置的成本和施工经济性,刀具布置设计得不合理会造成施工过程出现铣削破碎不彻底、刀具施工成本高等问题。
[0003]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破碎装置刀具的布置方法和破碎装置,可以针对不同工况对刀具的间距进行调整,提高刀具布置的合理性。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破碎装置刀具的布置方法,包括:
[0006]提供破碎装置,破碎装置包括转动体和设置于转动体外周面的多个刀具,多个刀具呈多条螺旋线排布;
[0007]确定相邻两个刀具在转动体的轴向上的间距T0;
[0008]根据间距T0计算刀具的刀具数量S0;
[0009]确定螺旋线数量L
n

[0010]判断刀具数量S0是否为螺旋线数量L
n
的整数倍;
[0011]若是,则根据间距T0确定刀具在转动体的轴向上的位置;
[0012]若不是,则先根据公式S=L
n
*int(S0/L
n
)对刀具数量S0进行校正得到刀具数量S,再根据刀具数量S计算相邻两个刀具在转动体的轴向上的间距T,并根据间距T确定刀具在转动体的轴向上的位置。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相邻两个刀具在转动体的轴向上的间距T0的操作包括:根据破碎装置的预设工作参数计算破碎装置的实际铣削厚度T
h
;若实际铣削厚度T
h
小于第一常数M,则根据第一公式计算间距T0;若实际铣削厚度T
h
大于等于第一常数M且小于等于第二常数N,则根据第二公式计算间距T0;若实际铣削厚度T
h
大于第二常数N,则根据第三公式计算间距T0。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工作参数包括旋转速度n、前进速度v、铣削深度H和铣削直
径D,根据破碎装置的预设工作参数计算破碎装置的实际铣削厚度T
h
的操作包括:根据公式计算T
h
,其中,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二公式计算所得的间距T0的值大于根据第一公式计算所得的间距T0的值且小于根据第三公式计算所得的间距T0的值。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公式为T0=K
t
,其中,K
t
为刀具的铣削宽度。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公式为其中,A、B和C均为常数。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公式为其中,K
t
为刀具的铣削宽度,T
p
为被铣削材料的最大有效崩落深度,β为被铣削材料的有效崩落角。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间距T0计算刀具的刀具数量S0的操作包括:根据公式S0=int(W
d
/T0)计算刀具数量S0,W
d
为破碎装置的铣削宽度。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螺旋线数量L
n
的操作包括:确定单条螺旋线在转动体的周向上占据的相位角Q;根据公式L
n
*Q=m*360
°
确定L
n
,m为大于0的整数。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破碎装置刀具的布置方法还包括:若刀具数量S0是螺旋线数量L
n
的整数倍,则根据刀具数量S0计算相邻两个刀具在转动体的周向上的圆周差角并根据圆周差角确定刀具在转动体的周向上的位置;若刀具数量S0不是螺旋线数量L
n
的整数倍,则根据刀具数量S计算相邻两个刀具在转动体的周向上的圆周差角并根据圆周差角确定刀具在转动体的周向上的位置。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破碎装置,该破碎装置的刀具采用上述的破碎装置刀具的布置方法来进行布置。
[002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破碎装置刀具的布置方法,先通过确定相邻两个刀具在转动体的轴向上的间距,然后根据该间距计算刀具的刀具数量,再根据螺旋线数量对刀具数量进行校正,并进一步确定最终的相邻两个刀具在转动体的轴向上的间距,可实现针对不同工况对刀具的间距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刀具间距,从而保证破碎装置的破碎效果,提高破碎装置的施工适应性;而基于螺旋线数量和刀具数量之间的关系对刀具的间距进行修正,可以进一步合理化刀具的布局,以便于对破碎装置进行生产和加工。通过增加对刀具数量的校正步骤,还可以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实现对破碎装置客户定制化需求的快速响应。
附图说明
[002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6]图1a和图1b分别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破碎装置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0027]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破碎装置刀具的布置方法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刀具间距和刀具数量的流程图;
[0028]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破碎装置一个实施例中刀具间距与材料崩落效果的示意图;
[0029]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破碎装置一个实施例中刀具实际铣削厚度的示意图;
[0030]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破碎装置刀具的布置方法一个实施例中刀具布置的流程图;
[0031]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破碎装置刀具的布置方法一个实施例中刀具的布置位置的示意图;
[0032]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破碎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a、图8b和图8c分别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破碎装置一个实施例的三种运动方式;
[0034]图中:
[0035]1、转动体;2、刀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碎装置刀具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破碎装置,所述破碎装置包括转动体(1)和设置于所述转动体(1)外周面的多个刀具(2),多个所述刀具(2)呈多条螺旋线排布;确定相邻两个所述刀具(2)在所述转动体(1)的轴向上的间距T0;根据所述间距T0计算所述刀具(2)的刀具数量S0;确定螺旋线数量L
n
;判断所述刀具数量S0是否为所述螺旋线数量L
n
的整数倍;若是,则根据所述间距T0确定所述刀具(2)在所述转动体(1)的轴向上的位置;若不是,则先根据公式S=L
n
*int(S0/L
n
)对所述刀具数量S0进行校正得到刀具数量S,再根据所述刀具数量S计算相邻两个所述刀具(2)在所述转动体(1)的轴向上的间距T,并根据所述间距T确定所述刀具(2)在所述转动体(1)的轴向上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装置刀具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相邻两个所述刀具(2)在所述转动体(1)的轴向上的间距T0的操作包括:根据所述破碎装置的预设工作参数计算所述破碎装置的实际铣削厚度T
h
;若所述实际铣削厚度T
h
小于第一常数M,则根据第一公式计算所述间距T0;若所述实际铣削厚度T
h
大于等于第一常数M且小于等于第二常数N,则根据第二公式计算所述间距T0;若所述实际铣削厚度T
h
大于第二常数N,则根据第三公式计算所述间距T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破碎装置刀具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公式计算所得的所述间距T0的值大于根据所述第一公式计算所得的所述间距T0的值且小于根据所述第三公式计算所得的所述间距T0的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破碎装置刀具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式为T0=K
t
;和/或所述第二公式为和/或所述第三公式为其中,K
t
为所述刀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蹤雪梅贾海波王树景谢晓兵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