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便携式差速器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807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量化便携式差速器壳,属于差速器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壳体的表面开设有四个第一减重槽,四个第一减重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保护板。该轻量化便携式差速器壳,通过设置保护板、第一减重槽、第二减重槽、第三减重槽、第四减重槽和第五减重槽,当石子与该差速器壳接触时,保护板可对石子进行阻挡,使得石子不易与壳体接触进而对其造成剐蹭,使得该差速器壳不易在使用过程中损伤,因保护板的重量低于第一减重槽去除部分的重量,且壳体内开设有第一减重槽、第二减重槽、第三减重槽、第四减重槽和第五减重槽减轻了该差速器壳的重量,使得该差速器壳可轻松的进行携带。使得该差速器壳可轻松的进行携带。使得该差速器壳可轻松的进行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便携式差速器壳


[0001]本技术属于差速器
,具体为一种轻量化便携式差速器壳。

技术介绍

[0002]差速器能够使汽车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当汽车遇到坑洼或凸起石块较多的路面,差速器壳体可能会与外界的石子接触,外界的石子可能会对差速器壳体剐蹭进而发生损伤,且差速器壳的重量校准,不方便携带,因此需要一种具有防护且轻量化便携式差速器壳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轻量化便携式差速器壳,解决了当差速器壳体可能会与外界的石子接触,外界的石子可能会对差速器壳体剐蹭进而发生损伤,且差速器壳的重量校准,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量化便携式差速器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壳体的表面开设有四个第一减重槽,四个第一减重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保护板,四个保护板相接触的一面搭接,所述保护板内设置有若干个固定组件,若干个固定组件设置在壳体内。
[0007]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减重槽,所述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若干个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之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降噪组件。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母,所述螺母卡接在保护板表面,所述螺母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分别与壳体和转盘相靠近的一面搭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第三减重槽,所述第三减重槽开设在壳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三减重槽内卡接有第一密封圈。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三减重槽的形状均设置为圆形,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三减重槽均设置在若干个通孔的外侧。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第四减重槽,所述第四减重槽开设在壳体的下表面,所述第四减重槽内卡接有第二密封圈。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密封圈和第四减重槽的形状均设置为圆形,所述第二密封圈和第四减重槽均设置在若干个通孔之间。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降噪组件包括四个第五减重槽,四个第五减重槽均开设在壳体内,四个第五减重槽内均固定连接有吸音棉。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吸音棉和第五减重槽的形状均设置为弧形,所述吸音棉设置在四个保护板之间。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该轻量化便携式差速器壳,通过设置保护板、第一减重槽、第二减重槽、第三减重槽、第四减重槽和第五减重槽,当四个保护板相互配合可对壳体进行包裹时,且因保护板的材质设置有橡胶,当石子与该差速器壳接触时,保护板可对石子进行阻挡,使得石子不易与壳体接触进而对其造成剐蹭,使得该差速器壳不易在使用过程中损伤,因保护板的重量低于第一减重槽去除部分的重量,且壳体内开设有第一减重槽、第二减重槽、第三减重槽、第四减重槽和第五减重槽减轻了该差速器壳的重量,使得该差速器壳可轻松的进行携带。
[0018]2、该轻量化便携式差速器壳,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因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形状均设置为圆形,且若干个通孔设置在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当使用者使用多个螺栓将该差速器壳与外置的部件连接在一起时,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可对壳体和外置部件之间的间隙进行双重密封,使得外界的雨水不易通过该间隙进入壳体和外置部件的内部进而对壳体和外置部件内部的差速器结构上造成污染。
[0019]3、该轻量化便携式差速器壳,通过设置第五减重槽和吸音棉,因壳体内开设有四个第五减重槽,且四个吸音棉均固定在四个第五减重槽内,四个吸音棉可对壳体内差速器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使得差速器在工作时产生的声音不易通过壳体传出,使得该差速器壳内部的差速器可以低噪音的进行工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壳体俯视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壳体正视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壳体仰视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壳体、2通孔、3第一减重槽、4保护板、5固定组件、51螺母、52螺纹杆、53转盘、6第二减重槽、7第一密封组件、71第三减重槽、72第一密封圈、8第二密封组件、81第四减重槽、82第二密封圈、9降噪组件、91第五减重槽、92吸音棉。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7]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轻量化便携式差速器壳,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通过设置通孔2,使用者可将外置的螺栓穿过通孔2进而与外置的零部件连接在一起,壳体1的表面开设有四个第一减重槽3,通过设置四个第一减重槽3,四个第一减重槽3去除的部分可减轻该差速器壳1的重量,四个第一减重槽3内均滑动连接有保护板4,四个保护板4相接触的一面搭接,保护板4内设置有若干个固定组件5,若干个固定组件5设置在壳体1内。
[0028]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减重槽6,通过设置若干个第二减重槽6,若干个
第二减重槽6去除的部分可减轻该差速器壳1的重量,壳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7和第二密封组件8,若干个第一通孔2设置在第一密封组件7和第二密封组件8之间,壳体1内设置有降噪组件9。
[0029]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组件5包括螺母51,螺母51卡接在保护板4表面,螺母51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2,通过设置螺母51和螺纹杆52,因螺母51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2,转动螺纹杆52,当螺纹杆52与壳体1接触时,且保护板4卡接在第一减重槽3内,螺纹杆52和第一减重槽3相互配合可将保护板4固定在第一减重槽3内,螺纹杆52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和转盘53相靠近的一面搭接,通过设置转盘53,因转盘53与螺纹杆52连接,工作人员可通过转盘53轻松的对螺纹杆52进行转动,第一密封组件7包括第三减重槽71,通过设置第三减重槽71,第三减重槽71去除的部分可减轻该差速器壳1的重量,第三减重槽71开设在壳体1的下表面,第三减重槽71内卡接有第一密封圈72,第一密封圈72和第三减重槽71的形状均设置为圆形,第一密封圈72和第三减重槽71均设置在若干个通孔2的外侧,第二密封组件8包括第四减重槽81,通过设置第四减重槽81,第四减重槽81去除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便携式差速器壳,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所述壳体(1)的表面开设有四个第一减重槽(3),四个第一减重槽(3)内均滑动连接有保护板(4),四个保护板(4)相接触的一面搭接,所述保护板(4)内设置有若干个固定组件(5),若干个固定组件(5)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减重槽(6),所述壳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7)和第二密封组件(8),若干个第一通孔(2)设置在第一密封组件(7)和第二密封组件(8)之间,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降噪组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便携式差速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螺母(51),所述螺母(51)卡接在保护板(4)表面,所述螺母(51)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2),所述螺纹杆(52)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和转盘(53)相靠近的一面搭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便携式差速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7)包括第三减重槽(71),所述第三减重槽(71)开设在壳体(1)的下表面,所述第三减重槽(71)内卡接有第一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巢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市北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