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型装载机驱动桥差速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378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济型装载机驱动桥差速器壳体,它包括大端外圆1、12个均匀分布的差速器螺栓安装孔3、辐板5、小端轴头7和内腔9部位;在大端外圆1上沿周边铸有减重通槽2,减重通槽2的位置位于相邻两差速器螺栓安装孔3间,在12个均布位置中共设有8个减重通槽2,使差速器壳大端外圆1呈花瓣状;相邻两差速器螺栓安装孔3间剩余4处未铸造减重通槽2的位置铸有减重槽4;辐板5上位于4个减重槽4的轴线上铸有4个减重孔6;小端轴头7位于4个减重槽4的轴线上铸有4个减重凹槽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轻便、质量可靠、制造成本低,解决现有技术中整体重量较重、材料消耗较大、经济性较差的问题。经济性较差的问题。经济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济型装载机驱动桥差速器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装载机驱动桥设备
,具体涉及经济型装载机驱动桥差速器壳体。

技术介绍

[0002]差速器壳体作为差速器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安装半轴齿轮、锥齿轮、十字轴、半轴齿轮垫片、锥齿轮垫片等组成差速器总成。差速器总成为主减速器总成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可将主减速器输入的力矩通过连接在半轴齿轮上的半轴传递至轮边,且当装载机在转弯时使两侧轮胎实现差速行驶。
[0003]现有技术的差速器壳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它是一个包括大端外圆1、差速器螺栓安装孔3、辐板5、小端轴头7和内腔9等部位的整体部件,由于未作任何减重处理,使整体重量较重,材料消耗较大,经济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轻便、质量可靠、制造成本低的经济型装载机驱动桥差速器壳体,解决现有技术中整体重量较重、材料消耗较大、经济性较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经济型装载机驱动桥差速器壳体包括大端外圆1、12个均匀分布的差速器螺栓安装孔3、辐板5、小端轴头7和内腔9部位;在大端外圆1上沿周边铸有减重通槽2,减重通槽2的位置位于相邻两差速器螺栓安装孔3之间,在12个均布位置中共设有8个减重通槽2,使差速器壳大端外圆1呈花瓣状;相邻两差速器螺栓安装孔3之间剩余4处未铸造减重通槽2 的位置铸有减重槽4;辐板5上位于4个减重槽4的轴线上铸有4个减重孔6;小端轴头7位于4个减重槽4的轴线上铸有4个减重凹槽8。
[0006]上述结构的经济型装载机驱动桥差速器壳体通过增加减重通槽2、减重槽4、减重孔6和减重凹槽8,在不影响差速器壳体强度的同时,有效的减轻了重量,节省了材料,降低了制作成本,起到了较好的经济效果;同时4个减重孔6可使在工作过程中驱动桥里的润滑油更好的进入到差速器壳体的内腔9里面,有效的保证半轴齿轮、锥齿轮和十字轴等的润滑。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现有技术装载机驱动桥差速器壳体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现有技术装载机驱动桥差速器壳体右视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是本技术经济型装载机驱动桥差速器壳体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4是本技术经济型装载机驱动桥差速器壳体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标记:大端外圆1、减重通槽2、差速器螺栓安装孔3、减重槽4、辐板5、减重孔6、小端轴头7、减重凹槽8、内腔9。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经济型装载机驱动桥差速器壳体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图3

图4所示,本技术经济型装载机驱动桥差速器壳体包括大端外圆 1、12个均匀分布的差速器螺栓安装孔3、辐板5、小端轴头7和内腔9部位;在大端外圆1上沿周边铸有减重通槽2,减重通槽2的位置位于相邻两差速器螺栓安装孔3之间,在12个均布位置中共设有8个减重通槽2,使差速器壳大端外圆1呈花瓣状;相邻两差速器螺栓安装孔3之间剩余4处未铸造减重通槽2 的位置铸有减重槽4;辐板5上位于4个减重槽4的轴线上铸有4个减重孔6;小端轴头7位于4个减重槽4的轴线上铸有4个减重凹槽8。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济型装载机驱动桥差速器壳体,它包括大端外圆(1)、12个均匀分布的差速器螺栓安装孔(3)、辐板(5)、小端轴头(7)和内腔(9)部位;其特征是:在大端外圆(1)上沿周边铸有减重通槽(2),减重通槽(2)的位置位于相邻两差速器螺栓安装孔(3)之间,在12个均布位置中共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辉任高奇卜习燕
申请(专利权)人:龙工福建桥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