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774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型用模具,能够减小块体之间的间隙的大小。该成型用模具具备合模而使用的多个模具构件,多个所述模具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具备:在与所述合模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配置的多个块体,以及收容多个所述块体的收容部,多个所述块体中的相邻的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具有彼此互补的形状部,使得沿着所述第一块体和所述第二块体排列的排列方向不脱落。体和所述第二块体排列的排列方向不脱落。体和所述第二块体排列的排列方向不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型用模具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基于2021年5月1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1

83651的日本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型用模具。

技术介绍

[0004]对于对树脂部件、金属铸件等进行成型的成型用模具,有时将多个块体进行组合而形成模具。例如,日本特开2005

14486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成型用模具,其中,利用螺栓将形成模具的多个块体固定到模板,最后安装中心块体,从而使各个块体之间的间隙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6]然而,在日本特开2005

144866号公报中记载的成型用模具中,由于基于螺栓的固定是对每个块体进行的,因此,相邻的块体之间可能产生间隙,或者块体之间的间隙可能变大。
[0007]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0008](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具备合模而使用的多个模具构件的成型用模具。在该成型用模具中,多个所述模具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具备:在与所述合模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配置的多个块体,以及收容多个所述块体的收容部,多个所述块体中的相邻的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在所述第二块体与所述第一块体的相对面具有彼此互补的形状部。根据该方面的成型用模具,由于第一块体与第二块体的相对面具有互补的形状并且彼此啮合,使得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的啮合精度变高,能够减小第一块体与第二块体之间的间隙,抑制偏差的产生。
[0009](2)在上述方面的成型用模具中,也可以是,作为互补的形状部的一方,所述第一块体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块体突出的凸形状部、即在与突出方向相交的方向上至少一部分收细的凸形状部;作为互补的形状部的另一方,所述第二块体具有接收所述凸形状部的凹形状部。根据该方面的成型用模具,凸形状部与凹形状部由于收细部分而牢固地啮合,从而能够使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难以彼此分开。
[0010](3)在上述方面的成型用模具中,也可以是,当假设所述凸形状部为第一凸形状部,所述凹形状部为第一凹形状部时,作为互补的形状部的一方,所述第二块体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块体突出的第二凸形状部、即在与突出方向相交的方向上至少一部分收细的第二凸形状部;作为互补的形状部的另一方,所述第一块体具有接收所述第二凸形状部的第二凹形状部。根据该方面的成型用模具,由于第一凸形状部与第二凹形状部啮合,第二凸形状部与第一凹形状部啮合,因此能够进一步使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难以彼此分开。
[0011](4)在上述方面的成型用模具中,也可以是,所述彼此互补的形状部具有使所述第一块体和所述第二块体在所述合模的方向上滑动而啮合的形状。根据该方面的成型用模具,容易将块体收容于收容部。
[0012](5)在上述方面的成型用模具中,也可以是,所述收容部和所述第一块体在彼此的相对面具有互补的形状部,使用时,将所述收容部和所述第一块体的所述互补的形状部组装。根据该方面的成型用模具,能够使收容部与第一块体难以彼此分开。
[0013]本专利技术也可以通过成型用模具以外的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可以通过用于成型用模具的块体等方式来实现。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注射成型用模具的剖视图。
[0015]图2是注射成型用模具的固定模具的俯视图。
[0016]图3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用模具的固定模具中使用的4个块体的说明图。
[0017]图4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用模具的固定模具的俯视图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1.第一实施方式:
[0019]图1是注射成型用模具10的剖视图。图2是注射成型用模具10的固定模具20的俯视图。注射成型用模具10具备固定模具20和移动模具60作为多个模具构件。固定模具20具备收容部30、第一块体40、以及第二块体50。移动模具60具备收容部70、第三块体80、以及第四块体90。本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用模具10具备多个块体40、50、80、90。如果使用多个块体40、50、80、90,则能够通过不更换收容部30、70而更换块体40、50、80、90来形成各种大小和形状的树脂部件。
[0020]收容部30是面向固定模具20的外侧的模具,具备凹部32和制冷剂流路38。凹部32形成于收容部30的内侧,在凹部32中,在与合模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排收容有第一块体40和第二块体50。制冷剂流路38用于冷却被加热而以熔融状态填充的树脂。
[0021]第一块体40具备型腔41,第二块体50具备型腔51。第三块体80具备型芯81,第四块体90具备型芯91。型芯81侵入型腔41的内侧,型芯91侵入型腔51的内侧。由型腔41、51和型芯81、91形成的空间200填充有树脂。
[0022]从合模方向观察,第一块体40和第二块体50相邻配置。第一块体40在与相邻的第二块体50相对的相对面42具有朝向第二块体突出的凸形状部44。凸形状部44具有前端侧的第一部分441和根部侧的第二部分442。但从合模方向(z方向)观察时,第二部分442比第一部分441细,在与突出方向相交的方向(x方向)上收细。虽然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二部分442在+x方向和

x方向两个方向上收细,但在+x方向和

x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收细即可。第一部分441相对于第二部分部442位于第二块体50侧,也可以说是以下形状:当从

y方向观察时,第一部分44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部分442所占范围的外侧。第二块体50在与相邻的第一块体40相对的相对面52具有接收凸形状部44的凹形状部54。凸形状部44和凹形
状部54为彼此互补的形状,彼此啮合。第一块体40和第二块体50可以在合模方向上滑动而啮合。即,通过将一方的块体配置于收容部30,另一方的块体在合模方向上滑动而啮合,能够容易地配置并收容2个块体。
[0023]第二块体50在型腔51的外缘部具备树脂的填充口57和树脂流路58、59。树脂流路59沿着型腔51的侧面形成,树脂流路58连接填充口57和树脂流路59。树脂从填充口57通过树脂流路58、59供给/填充至由型腔41、51和型芯81、91形成的空间200,形成树脂部件。
[0024]第一块体40在相对面42的相反侧的与固定模具20接触的面具有余壁46(为型腔41的外缘部)。第二块体50在相对面52的相反侧的与固定模具20接触的面具有余壁56(为型腔51的外缘部)。在树脂向由型腔41、51和型芯81、91形成的空间200填充时,树脂侵入余壁46、56,由此余壁缓解基于树脂的要将固定模具20和移动模具60分开的压力。需要说明的是,在树脂部件从注射成型用模具10取出之后,去除树脂流路58、59中残留的树脂、以及侵入余壁46、56的树脂。
[0025]同样地,第三块体80在与第四块体90相对的相对面具有凸形状部,第四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用模具,其具备合模而使用的多个模具构件,多个所述模具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具备:在与所述合模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配置的多个块体,以及收容多个所述块体的收容部,多个所述块体中的相邻的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在所述第二块体与所述第一块体的相对面具有彼此互补的形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用模具,其中,作为互补的形状部的一方,所述第一块体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块体突出的凸形状部、即在与突出方向相交的方向上至少一部分收细的凸形状部,作为互补的形状部的另一方,所述第二块体具有接收所述凸形状部的凹形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用模具,其中,当假设所述凸形状部为第一凸形状部,所述凹形状部为第一凹形状部时,作为互补的形状部的一方,所述第二块体具有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口惠太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