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涂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760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液体涂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涂覆装置。液体涂覆装置包括夹持组件、输液组件和动力组件,夹持组件用于对管路进行夹持,输液组件包括储液容器、流道和涂覆口,流道的两端分别与储液容器和涂覆口连通,涂覆口呈周向设置于夹持组件上,对管路涂覆液体;动力组件与输液组件连通,使得储液容器中的液体通过流道后从涂覆口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体涂覆装置,通过夹持组件可以实现对管路的固定,并将涂覆口呈周向设置于夹持组件上,可以实现在动力组件的作用下,使得液体从输液组件的储液容器中依次通过流道和涂覆口后涂覆在管路的周向,实现对管路上接触面的涂覆,可同时对环连接结构的管路的周向同时涂覆液体,提高涂覆的效率。覆的效率。覆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涂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液体涂覆
,具体涉及一种液体涂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0003]现有技术中环连接的结构,通常是是在两个部件之间的接触面上手工涂覆密封液等液体,效率较低,且在操作时无法对管路的周向同时进行涂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环连接的结构的管路的周向同时涂覆液体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液体涂覆装置,包括:
[0006]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对管路进行夹持;
[0007]输液组件,所述输液组件包括储液容器、流道和涂覆口,所述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液容器和所述涂覆口连通,所述涂覆口呈周向设置于所述夹持组件上,对所述管路涂覆液体;以及
[0008]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输液组件连通,使得所述储液容器中的液体通过所述流道后从所述涂覆口流出。
[0009]根据本技术的液体涂覆装置,通过夹持组件可以实现对管路的固定,并将涂覆口呈周向设置于夹持组件上,可以实现在动力组件的作用下,使得液体从输液组件的储液容器中依次通过流道和涂覆口后涂覆在管路的周向,实现对管路上接触面的涂覆,可同时对环连接结构的管路的周向同时涂覆液体,提高涂覆的效率。
[0010]另外,根据本技术的液体涂覆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体、第二夹持体以及连接轴,所述第一夹持体和所述第二夹持体通过所述连接轴相互交叉转动连接;
[0012]所述第一夹持体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一手柄;
[0013]所述第二夹持体包括第二夹持部和第二手柄;
[0014]通过驱动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相向运动,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或者驱动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背向运动,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互远离;
[0015]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用于对所述管路进行夹持。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均呈半环形;
[0017]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轴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夹持子部和第二夹持子部;
[0018]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沿着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轴向并排设置的第三夹持子部和第四夹持子部;
[0019]所述第一夹持子部和所述第三夹持子部相对设置,当所述第一夹持子部和所述第三夹持子部接触时,形成第一圆柱形孔;
[0020]所述第二夹持子部和所述第四夹持子部相对设置,当所述第二夹持子部和所述第四夹持子部接触时,形成第二圆柱形孔;
[0021]所述第一圆柱形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柱形孔的直径。
[00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道包括相互之间连通的第一子流道和第二子流道,其中,所述第一子流道的输入端与所述储液容器连通,所述第二子流道的输出端为所述涂覆口。
[00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子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子部的内部和所述第四夹持子部的内部;
[0024]所述第二夹持子部朝向所述第一夹持子部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豁口,所述第一豁口包括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的凹面朝向所述夹持组件的轴向;
[0025]所述第四夹持子部朝向所述第二夹持子部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豁口,所述第二豁口包括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的凹面朝向所述夹持组件的轴向;
[0026]所述涂覆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面和所述第二弧形面上。
[002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子部和所述第四夹持子部中的至少一个为沿周向分布的分体式结构。
[002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流道和所述第二子流道的数量均为多个,二者的数量相同;
[0029]且所述第二子流道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子流道的流通面积。
[003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
[003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推杆,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储液容器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远离所述流道;
[0032]所述推杆可推动所述第一端部移动,使得所述储液容器中的液体进入所述流道。
[003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体涂覆装置还包括弹性皮带,所述弹性皮带设置于所述储液容器的侧壁靠近所述推杆的端部,所述弹性皮带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推杆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储液容器连接。
附图说明
[0034]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35]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液体涂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图1所示的液体涂覆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3为图1所示的液体涂覆装置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4为图1所示的液体涂覆装置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5为图1所示的液体涂覆装置的第五视角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夹持体未图示);
[0040]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1]图7为图5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2]图8为图1所示的液体涂覆装置的应用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0043]附图标记如下:
[0044]100为液体涂覆装置;
[0045]10为夹持组件;11为第一夹持体;111为第一夹持部;1111为第一夹持子部;1112为第二夹持子部;112为第一手柄;113为第一豁口;1131为第一弧形面;1132为第一平面;12为第二夹持体;121为第二夹持部;1211为第三夹持子部;1212为第四夹持子部;122为第二手柄;123为第二豁口;1231为第二弧形面;1232为第二平面;13为连接轴;14为弹性件;
[0046]20为输液组件;21为储液容器;211为第一端部;212为第二端部;22为流道;221为第一子流道;222为第二子流道;23为涂覆口;
[0047]30为动力组件;31为推杆;32为弹性皮带;
[0048]40为定位组件;
[0049]200为第一管路;
[0050]300为第二管路;
[0051]400为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对管路进行夹持;输液组件,所述输液组件包括储液容器、流道和涂覆口,所述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液容器和所述涂覆口连通,所述涂覆口呈周向设置于所述夹持组件上,对所述管路涂覆液体;以及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输液组件连通,使得所述储液容器中的液体通过所述流道后从所述涂覆口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体、第二夹持体以及连接轴,所述第一夹持体和所述第二夹持体通过所述连接轴相互交叉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体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一手柄;所述第二夹持体包括第二夹持部和第二手柄;通过驱动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相向运动,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或者驱动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背向运动,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互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用于对所述管路进行夹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均呈半环形;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轴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夹持子部和第二夹持子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沿着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轴向并排设置的第三夹持子部和第四夹持子部;所述第一夹持子部和所述第三夹持子部相对设置,当所述第一夹持子部和所述第三夹持子部接触时,形成第一圆柱形孔;所述第二夹持子部和所述第四夹持子部相对设置,当所述第二夹持子部和所述第四夹持子部接触时,形成第二圆柱形孔;所述第一圆柱形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柱形孔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相互之间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宗阳任彦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